第二百七十二章 四面圍城
將陳規送出府后,回到臥房的徐寧久久無法入睡。
岳飛肯定是少有的優秀將領,但后世歷史明顯將其神話了。
歷史上,岳飛只是當時南宋六大軍事集團之一。
而宋金戰爭中,宋軍賴以為傲的中興十三處戰功,不免有夸大之嫌。
雖然歷史上,宋金都在史書中宣布自己取得了中原之戰的勝利,但結果是南宋全面退出了中原地區。
史書中,廢齊之后,當金人提議將淮河以北黃河以南地區退還給南宋時,宋廷主流的觀點是金人想將宋軍主力誘至中原地區,然后憑借騎兵的野戰能力殲滅,絕對是個大陰謀,換句話說,在平原地區,宋軍打不過金人是宋廷上下的共識。
以徐寧對宋金齊三方面實力的了解,歷史上岳飛深入中原之后所謂的郾城大捷明顯是他的孫子將牛皮吹上了天,以五百破十萬金騎,這未免也太玄幻了些,更何況,宋金史書,包括宋孝宗為岳飛平反之后,也都未承認郾城大捷的存在,中興十三功上也無此戰之名。
當時南宋六路主將,唯有岳飛遠離宋境深入中原,不僅孤軍深入,而且連續敗于金人兩位聲名不顯的將領手中,形勢已然相當危急。
宋廷看到了這種形勢,才詔令岳飛退兵,但岳飛不知出于何原因,不僅不退,反而喊出了直搗黃龍的口號,這在當時的宋廷上下看來,都是不可理解的事情,因為都知道這口號根本就不可能實現,這也讓宋高宗認為岳飛不遵號令,反而意圖以兵權裹挾朝廷支持岳飛自己的戰略,為日后莫須有冤獄埋下了重要伏筆。
徐寧不會看輕這個時代的任何一個人,尤其是岳飛、吳玠、李顯忠、韓世忠等一大批當世名將,但他同樣也異常清醒,宋金之間的實力對比,尤其是在缺乏騎兵的情況下,在中原地區與金人作戰,宋軍很難取得決定性的勝利,至于直搗黃龍這種狂言妄語,更是讓清醒的人笑掉大牙。
完顏宗弼在后世的描述中,屢戰屢敗于宋軍的幾位名將,真實性或許毫無疑問,但其間的水分怕是深得很。
因為宋金之戰的最終結果是宋軍一退再退,徹底退出了中原地區,甚至一度讓出了淮河地區,退過了長江,而完顏宗弼則在與宋軍的征戰中一步步掌控了金人的兵權。
徐寧對岳飛的謀劃有所猜測,同樣也知道實現起來的難度有多大。
而自己現在在安陽,是真的將自己身陷于險境之中。
金軍已進抵安陽北面的鄴鎮與西面的天禧鎮,李成進據東面的永和鎮,距安陽都已不過半日馬程,對安陽形成三面合圍之勢。
只有南面的湯陰,岳飛留下了楊再興的一萬人馬,作為安陽的接應。
但徐寧不可能不戰而逃,所以隨時可能陷入重圍之中無法脫身。
徐寧在關鍵時刻,再次選擇了冒險。
以自身為誘餌,將金齊聯軍的主力與兩國高層的注意力都吸引到安陽了。
所以,徐寧故意泄露出自己正在安陽的消息。
當然,安陽城中還有岳飛統率的五萬精兵。
完顏宗弼在聽說徐寧、岳飛皆在安陽之后,親臨鄴鎮,并派出兩萬騎兵直趨湯陰與安陽之間,切斷了安陽守軍的退路。
楊再興數次出城,皆被金人騎兵擊敗,不得不退守城中。
安陽就此成為孤城。
李成的偽齊軍首先向安陽城發起了進攻。
偽齊軍在安陽城東面投入了數十架投石車,數百架云梯,上百具沖車,以萬人為一隊,輪番攻城不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