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1:為什么艾健俊等人看到死亡預告字條時,沒有要求每個人寫字做筆跡對照?
社團成員中沒有字跡鑒定專家,易梓夏可以故意寫得不像來逃脫普通人的字跡判斷。
問題2:為什么易梓夏對全員下藥時沒有直接用毒藥或在下藥后用刀將所有人全殺掉一次性完成復仇?
因為直接在杯子上用毒藥有一定風險,毒藥見效時間快于安眠藥,如果大家不是同時喝(間隔較久時),例如本文中柴正穎率先喝完,他若中毒身亡,其他人肯定不會再喝飲料,也很容易通過下毒途徑來推斷兇手(柴正穎提供的飲料不會給自己下毒,只剩下提供杯子的易梓夏)。易梓夏第一次用刀殺人,殺害多人需不斷插拔刀產(chǎn)生血腥場面,她還沒膽量一次性用刀來謀害所有人,同時也擔心藥效不夠大家中途醒來發(fā)現(xiàn)她是兇手而無力繼續(xù)復仇,此外也是為了應驗死亡預告。
問題3:為什么易梓夏不趁放耿如一相框在關晉剛床底下的機會,將帶來的毒藥放入其他人房間或其行李箱中?這樣更容易引起剩余人之間的互相猜疑內斗。
如果易梓夏當時將毒藥放入仍活著的社團成員房中有被提前發(fā)現(xiàn)到的可能性(在易梓夏還活著時),比如當天中午大家回房午休時。另外在當時的情況下剩余的三人無法驗證其為毒藥(不會有人去試吃)。如果易梓夏將毒藥放入其它區(qū)域則無意義。不管哪種情況,在易梓夏等四人都還活著的時候,如果發(fā)現(xiàn)多出的毒藥、耿如一相框、粘在白熾燈上的口香糖,會推測出易梓夏有參與布局的可能,也就難有后續(xù)的死亡事件。
問題4:為什么易梓夏要提前自殺,不活到最后看到所有人死亡后再自殺?
易梓夏對翟燕媛、艾健俊和關晉剛的憎恨并不如對其他三人那么深,相比之下她自己更應該為冉秀娟的死負責。除此之外易梓夏也沒有辦法能殺死他們三個,除了能毒殺翟燕媛外再沒機會殺害其他人,在沒有武器的情況下(所有刀早已扔掉),靠偷襲也打不過,所以保持互相猜疑的氣氛、布置好陷阱讓他們自相殘殺是最好的方式。
問題5:社團內部人員之間的情感暗線是怎樣?
艾健俊和關晉剛同時喜歡卓欣婷,這點除了耿如一外大家都知道,兩人準備在畢業(yè)前最后一次探險中不顧社團規(guī)定公開追求。耿如一暗中追求易梓夏,易梓夏加以利用布局整個事件。易梓夏和冉秀娟為秘密同性情侶。
問題6:各個人如何身亡?
冉秀娟死于卓欣婷、柴正穎聯(lián)手的惡作劇加上吊橋意外崩塌墜落摔死
耿如一被易梓夏推下懸崖摔死
卓欣婷服安眠藥后被易梓夏用刀刺死
柴正穎被易梓夏的摻毒胃藥毒死
易梓夏跳崖自殺
翟燕媛吸了易梓夏下過毒的煙致死
艾健俊和關晉剛互斗時被對方掐死
關晉剛攀爬時踩滑意外摔死
作者自評本篇作為本格推理的四點缺陷:
一、死后操縱其它謀殺有巧合成分,才能達成文中“無人生還”
二、死亡預告不夠順口,也有點牽強,實在編寫不出便于記憶的童謠式預告
三、鑒于集中主線分析推理過程和精簡篇幅,各人遇害后其他人的情感波動沒有一一展開詳細描述,因此文中各人物顯得只顧自保冷漠無情
四、寫作偏向于設計各種詭計謎團與描述其細節(jié),文筆不足,有待提高
致敬阿加莎·克里斯蒂的《無人生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