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二章·蕩平長白山
“報,勾子將軍,甘寧已被虜獲!”
“報,前方又傳來捷報,我軍收獲軍械糧草無數,戰馬千匹!”
“報,凌統已經負傷在身,恐也無力爭斗。”
營帳內,勾子將軍談笑大方,打仗有招,他打仗,從來只講究必勝的法門,沒有所謂的條條框框。
面前的一壇陳釀許久的杜康,也終于在此時剔除了封印,重見天日的感覺,可真是美妙啊。
從來沒有像這樣洋洋得意的勾子將軍,終于在戰斗中找到了必勝的法門。
他捏了兩把胡須,故作沉思,隨后又命人取下筆墨,一筆一畫,精雕細琢地,上面有如行云流水般的字跡,也有出淤泥而不染的華麗文筆:
恩人(阿托甘上將),您好!
這些天,我來到軍帳中,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推崇和熱愛,我不會說什么違心的話語,只能用平淡的字體,來表達我心中的感激之情。
是您,在雪山之下發掘了我,也是您,點燃了我心中宿命的根源,如果您愿意回來,這個位置我會毫不猶豫的讓出來給您。
我雖然不是大家印象中的什么大好人,可誰都是爹生父母養的,烏鴉尚有反哺之恩,羊群亦有跪乳之情,我是人,肯定更明白這一點,希望看到這封信,您能給我回音,將士們無一不在等候著您重回戰場,和我們浴血奮戰呢!
勾子隊長
大吳年間寒月中旬
軍將看到自己的上司,不辭辛勞書寫的這封信,無不感動到動人心弦,一個大男人,生平從未落過眼淚,沒想到第一次是因為這個。
覺察到一絲不對的勾子將軍,細心地觀察了旁人的眼神,發現他們都感覺有些心思,其實他是聰明,相比于阿托甘來說,他不那么莽,更容易覺察人心識人性。
走出軍帳,隱約能看到幾只禿鷲盤旋在長白山脈,發出怪異的叫,時不時的傳來一陣又一陣的怪風。
“糟了,不好,時局于我不利,趕緊傳我號令,令大軍后撤三十里開外駐軍扎營,與吳軍分離此地!”
兩個副手,也就是勾子將軍一手從尋寶洞帶出來,卻還是呆頭呆腦的,目瞪口呆看著將軍。
“這是為何?將軍!”
“現在不便多說,傳我號令就是,日后你們自會領悟。”
“……”
言畢,大家都不再多嘴,只有勾子還在仰望著天上的老鴉:黑褐色的羽毛,看似搔首弄姿,實則,是在為遷徙做最后的掙扎。
“其實,我的內心又何嘗不是跟這天上的老鴉一樣呢?”
“將軍,甘寧不愿跟隨一起撤退!”
“那可由不得他,非常時期,非常手段,留著他,就有談判的籌碼。”
遍地煙塵,覆蓋在被雪山堆積的表面,那景象,像夾雜特殊芳香的芳草奶昔。
果不其然,不出勾子所料,前段時日,向孫策請命的諸多人選,除了孫策和黃蓋,其余人選全都趕赴奔到長白山地帶,勢如破竹之勢,仿佛要把勾子等人一舉拿下,再橫掃整個戎國邊境。
“元代,承淵,子義,你們怎么都來了。”
聽聞自家大軍趕到,凌統強忍著頭上的傷痛,繃帶都散開,可他還是一路策馬揚鞭,率軍前去接應。
風塵仆仆的眾人,看到傷病在身的凌統,可沒了蹤影的甘寧,無不震驚,垂首懊悔,自責自己為什么不早日趕到,導致戰事焦灼成這樣。
經過連夜的商量,一向耐不住性子的董襲和太史慈,決定親率五千輕騎兵,前去連夜洗劫戎軍的陣營。
剛到之時,此時也已經是凌晨時分,董襲看到軍帳都紋絲不動,心中大笑:小毛賊,你董爺爺正想會會你們。
“元代,不可輕敵冒進。”
被勸告不聽的董襲,手持大刀,沖進軍帳,只見里面生活物資一應俱全,人卻都沒有蹤跡。
“報,兩位將軍,我們都搜過了。”
“不好,這不會是敵人的空營計吧。”
“元代言重了,我早年跟諸葛亮打過較量,這空營計的使用是有一定風險的,不但萬不得已的時候,是萬萬不會使用的,這戎敵全軍告捷,這個時候全身而退,說明他們早有防備,不作較量。”
“子義分析的是啊。”
“撤軍”的號令落下,在空蕩寒冷的長白山脈,有些冷清和落寞,一行人趕馬走回軍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