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原雄給父親守孝三年后,開始了運作蓄謀已久的叛亂。
首先,他下令七云子秘密囚禁了桂平將軍,完全控制西界守衛大軍。
然后故意引起地方叛亂,蠱惑鶴白族首領賀禮拜陀歸順,但鳳城城主拒絕當奸臣,執意不與七云子同流合污,攻擊京城。
最后,七云子只好圍攻鳳城,俘虜了城主賀禮拜陀。帶著大隊人馬,押送鶴白族首領進京。沿途制造恐慌言論,說是鶴白族造反叛亂,正帶隊攻向京城而來。
青云王,坐立不安,只因愛將桂平下落不明,無法真實知曉西界的局勢。慌亂中只好命大將軍李原雄鎮守京城,保護京城安全。又命李原雄派一部分軍隊前去京城邊界,以抵擋或者打探造反之敵的動靜。
這樣以后,李原雄恰好與七云子里應外合,當時候篡位奪權,易于反掌。
青云王為了不引起恐慌,封鎖了所有關于這場叛亂的消息,整個京城依舊繁華熱鬧,車水馬龍。
作為愛妃,李秋霜得到消息馬上告之了上官鐘。
張九天聽罷,急忙說道:“這定是李原雄的陰謀,我與上官兄弟去過鳳城,鶴白族人性純樸,叛亂真是嫁禍。那個七云子,尖嘴猴腮,一瞧就不是個好東西。”
上官鐘苦思了一陣,并沒有正面發表言論,而是拐彎抹角。
“不知松兒,身在何處?若他還在西界,定第一時間奔回京城,告之我們這是一場前無古人的陰謀。”
“這!”
張九天無話可說了,提到上官松,他的內心充滿了悔恨與愧疚。若不是自己沖動,急于立功,不聽勸阻,上官松定與自己平安歸來。而如今,是生是死,無法想象,無法判斷。
“對呀,我徒兒腦瓜子聰明伶俐,定會回來的。都別著急呀,該吃就吃,該喝就喝,等我徒兒回來。”黃君龍非常贊同上官鐘所說。
見到上官鐘一臉愁容,定是掛念兒子上官松,張九天只好安慰道:“黃前輩說的對,上官兄弟定會快馬加鞭,咱們只等他回來便是。”
但上官鐘覺得此事不容小看,李原雄居然敢讓西界動蕩,分明是不懷好意,一場巨大浩劫即將上演?
情急之下,上官鐘讓張九天跟著自己,速去“錦玉堂”一趟。
自從李秋霜當了愛妃,西門決再也沒有為難過上官鐘等人了,反而主動來了一兩次與上官鐘暢飲暢談。
不錯,此刻上官鐘覺得情勢危急,必須去“錦玉堂”與西門決商討一下,闡明最壞的后果。
剛要出門,討厭的李銀鳳表哥陳允泉又來了。
最近他經常來,目的只有一個,拜師學藝。但遭到了上官鐘無情拒絕。
陳允泉死纏功夫不錯,拒絕后依舊堅持,不惜認上官鐘為干爹,也想學習他的獨門功夫。
這令上官鐘極為頭疼,一見到陳允泉便溜之大吉了。
“上官前輩,出門呀?”陳允泉興沖沖跑過來問道。
“嗯,我又要事,你隨便坐,別跟我。”上官鐘冷冷說道。
“好,等你回來,收我為徒之事,望你再三斟酌,我誠意滿滿,絕無半點猶豫。”陳允泉說道。
“哦。”
上官鐘拉著張九天轉頭就走,沒有多看陳允泉一眼。
望著二人遠走,陳允泉咬緊了牙關,露出惡相,心里嘀咕:“這老東西,完全不把本少爺放在眼里。”
于是,陳允泉,搖搖頭,苦笑了一下,去找怒河三鬼解悶。
來到“錦玉堂”,西門決也心神不安,壓力山大。
恰好上官鐘秘密拜訪,西門決喜出望外,在后院密室接待了來訪二人。
上官鐘干脆利落分析了當下形勢,張九天也把前些日在西界所見所聞告之,西門決聽罷更加緊張起來。
李原雄這頭猛虎難道要下山吃人?
西門決坐立難安,李原雄已被封為御守京城第一將軍,若與七云子里應外合,那么京城定會搖搖欲墜,青云王的江山恐不保。
“必須去面見我王,稟報實情,除掉亂臣賊子。”西門決有點情緒失控了。
上官鐘急忙攔住了西門決,勸阻道:“如今大勢已去,靜觀其變為上策。再者應未雨綢繆,已應對意外惑亂。”
“此話怎講?愿上官前輩,指點迷津。”
“萬一李原雄要攻打紫霖宮,青云王應該金蟬脫殼,出走京城,保留火種,從頭再來,光復王朝。”
“這?堂堂我王,怎能如此狼狽?任人擺布?”西門決猛地拍了一下桌子,怒火沖天。
“西門大人,為紫霖宮第一守衛者,理所應當保護青云王安全。但李原雄為京城第一守衛大將軍,擁有大隊人馬,我等如以卵擊石,脆弱無比。當務之急,我等必須找一條路,萬一李原雄真的叛亂,我等好保護青云王殺出血路,保留王家血脈。”
西門決點點頭,贊同上官鐘的想法,于是二人開始商議如何未雨綢繆,金蟬脫殼之法。
……
……
……
五日后,七云子已達京城外郊,駐扎兵馬等待李原雄命令。
李原雄下令讓前方將軍故意節節敗退,一直退守到離京城十五里處。
此刻,整個京城開始騷動起來,開始有人準備收拾行囊逃跑。
西門決借機勸說青云王離開紫霖宮,來日方長,不料卻被青云王痛罵一頓,誓言與京城共存亡。
西門決只好沉默不語,加強紫霖宮守衛,防止逆賊來犯。
此刻,李原雄已經拒絕入紫霖宮面見青云王了,他的理由很簡單,戰事危機,不可脫身。
青云王,并沒有表現出火爆一面,而是冷靜沉著分析了形勢。他徹底明白了,違抗王命的李原雄意圖,但為時已晚,本想除掉心頭大患,誰曾未知李原雄出手如此之快?
李原雄已與七云子匯合,大隊人馬浩浩蕩蕩朝著京城奔來。而整個“花海堂”殺手們,隨時等待命令攻打紫霖宮。
一場篡權奪位政變已經不可逆轉,王權基本唾手可得。
紫霖宮一片寂靜,青云王封鎖了所有風聲。密報而來,認定李原雄叛亂事實,青云王長嘆一聲,認定自己為亡國之君。
西門決趕緊相勸離開紫霖宮,保留王種,卷土重來,并把早已定制的出走路線稟報給了青云王。
兩條路線,一條為青臺山一帶,上官鐘熟悉地形;一條為西界一帶,張九天熟悉地形。
青云王痛定思痛,豈能斷送老祖宗的鴻基偉業?果斷選擇了青臺山路線。
西門決帶領著大內侍衛與“錦玉堂”所有人馬,從紫霖宮東門疾馳,直奔白馬坡而去。
大司馬得到消息,西門決出逃東門,迅速帶人阻截,可誰知上官鐘等人早已蹲守在“花海堂”外,反阻截大司馬等人。
上官鐘覺得時機成熟,速速命怒河三鬼放火“花海堂”,大司馬左右為難后,只能留一部分人救火,保護堂中安全。
大司馬帶一部分人趕去東門之時,恰好被上官鐘阻截。
面對面,展開殊死搏斗。
“上官老賊,壞我大事,閃開!我可饒你一命。”
大司馬著急了,恨不得一劍殺了上官鐘,同時他也知曉不可浪費時間,以免西門決帶著青云王逃離京城。
“哈哈哈哈,今日你死我活,切不可大言不慚。”上官鐘談笑風生,不慌不忙。
“哼!找死!!!”
大司馬舉起長劍,“殺,一個不留!”
就這樣,上官鐘與大司馬,展開了武力對決。
畢竟,對于上官鐘來說,寡不敵眾,并沒有真正意義上的拼死對決,只為拖延時間,讓西門決速速到達白馬坡。一旦到了白馬坡,遠離了京城禍亂,才可保青云王順利逃脫。
所以,采取了一邊打,一邊跑,一邊跑,一邊打,這樣的戰術。
大司馬著急了,索性一個人騎馬直奔東門。
群龍無首,斗志全無,大司馬先溜了,其他人也消極應戰了。畢竟上官鐘武力高強,人人忌憚。
“張九天,你去追大司馬。切記不要纏斗,一柱香后撤離京城,你與我等白馬坡匯合。”上官鐘吩咐道。
張九天怒馬長嘯一聲,消失了蹤影。
等到大司馬孤身一人來到了紫霖宮東門,東門已大敞開,可見西門決已出走。
剛要追擊,被張九天阻截,氣的怒火攻心,大吼一聲,嗜血長劍呼嘯而來,非要取了張九天的性命。
誰知張九天亮出了冷月刀,天下第一刀,令大司馬立刻鎮定下來。有了冷月刀武力加持,嗜血長劍很難占據優勢。
大司馬見此情形,調轉馬頭,徑直進了紫霖宮東門。
見大司馬進了東門,張九天微微一笑,調轉馬頭,直奔白馬坡。
……
……
……
李原雄包圍了紫霖宮,大搖大擺順利進入了大殿,但青云王已不見蹤影。
他坐在王位上,詢問青云王蹤跡,大司馬如實回答后大怒,一腳踹倒了王位,立刻發布命令追擊青云王。
雖然未俘獲青云王,但李原雄順利坐上了王位,他內心沉浸在萬分喜悅當中,無法自拔,就如同當年掃平各大門派一般興奮。
而城外,白馬坡上,青云王已經抵達。他站在坡上,回望京城,無盡的留戀與不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