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了商品房,從農村搬入市區。或許是新鮮感,也或許是內心的滿足感,反正心底總有種怡然自得的欣喜。這種欣喜一直留存于心,仿佛喝了蜜一般的甜。
可是鄉下的老人們卻老說:“有這個錢,為什么不在村里蓋個大房子,風光風光。再說,那城市里的房子像關牢房,都是鐵的。”
肖銘明白老人的意思,只好苦口佛心的與老人們解釋:“這房子是用貸款先付一定的錢,再一年一年的還的??”可是老人們根本不懂什么是貸款,反正在他們的心里,只有在鄉下蓋個大房子才是厲害的主。
因為觀念的不同,肖銘越來越不愿意回鄉下了。因為總有種“鬼子進村”的感覺。或許是自己心虛,可是自己靠實力購下的房子,要心虛什么?他總是自問。漸漸的,回家的次數少了,窩在市區的時間多了。
老話常說“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如今這種狀態,肖銘自己也搞不清楚,是算在家呢?還是算出門?不管怎樣,現在就得進行感情投資,至少旁邊這幾戶住房是自己的鄰居,應該搞好關系吧。
平常里,上班時間相遇鄰居,一起入電梯,肖銘總會向對方報以微笑。
對門是一位白白胖胖的中年人,似乎是單身,常見他單獨一人出門。男子在等電梯時,不管遇到哪個總是用濃重的地方口音問候著。熱情十足,時間長了,也就熟識了。
有趣的是,男子總是問長問短,仿佛不問清對方的底細決不罷休的樣子,會給人一種親切般的溫暖。每次進電梯相遇,總會望見他笑呵呵地與認識的,不認識的打招呼,大家也都會禮貌的回敬。
看著他熱情大方的樣子,肖銘看得出來,他是一位陽光爽朗的人。每次電梯口相遇肖銘總是瞇笑著與他打招呼,熟人般的閑聊,感覺男子學識淵博、談吐不凡。
時間如流水一般,轉眼一年過去了。當生活趨向于平淡后,許多慵懶隨之而來。突然間發現,真如老人們說的那樣,肖銘心底真的有種坐牢的感覺。每天上班、下班,然后進入房內,鐵門一關,自己的空間內還是自己。
猛然間,肖銘心里開始懷念起鄉下的塵土氣息,懷想著老牛在田埂慢慢悠悠地甩著尾巴行走。蜻蜓、蝴蝶在田間嘻戲、飛舞,孩子追逐著、歡笑著。老人們彎腰在地里忙活,一臉的平靜與閑適。這一切,好像每天隨著關上的鐵門,不復存在了。
“周末,回家看看,老爸爸、老媽媽去。”肖銘對自己念叨道。
終于,周末了。肖銘起了個大早,因為要回鄉下的家里。
突然,門外一陣碰撞聲、腳步聲、嘈雜聲。肖銘從門洞里往外一瞧,一群人正揪著對門的胖男人往外走,這群人是警察。肖銘趕忙打開房門,望著警察逮捕的胖男人,心里甚是不解——這樣好的一個人怎么會惹上警察?
事件馬上升溫,很快整個小區全知道了。
這個胖男子竟然是一個搶劫、盜竊團伙的頭目,這個家是他們的一個中轉站。胖男子以這樣的方式來隱藏自己的身份,每次實施犯罪,他都是以手機與網絡進行控制。只有一個他的心腹才知道他的具體位置。胖男子并不親自參與,經過兩年的偵破,警察終于從他的心腹那里打開了缺口。
肖銘此時,愣住了,鐵門后的世界,哪個明了?他瞬間拿起包裹,走出房門,快速走向鄉下老家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