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負責人是什么鬼?
“柳,能暫時回避一下嗎?我和林檎小姐有話要說。”
察覺到兩個女人氣氛不對,柳很識趣地找到了借書的借口,撇下兩個女人,踩上通往四樓宗教文化閱覽室的樓梯。
臨行前,杏按住他的肩膀,專門囑咐他一定要戴好口罩,千萬不要再和女人瓜葛。
現在,離兩個女人越遠,柳越覺得身體輕快,光線明亮,連空氣都是甜美的。
他并不是很懂氣場這種東西,他只是本能感覺到兩個女人都希望他暫時回避。
既然如此,那么他沒有不離開的道理。
洛城市圖書館是一個類似巴別塔般的環狀建筑,內環是供讀者安靜閱覽的公共讀書區,外環則是閱覽室。
關于宗教文化,則位于四樓正北方的位置,但只能通過樓梯到達。
不同于其他閱覽室,密密麻麻坐滿了年輕讀者或者寫作業的中學生。
宗教文化閱覽室的空曠得出奇,十五六張桌子,只有八九個滿臉皺紋的老奶奶扶著額頭做注。她們有的穿著女巫般樸素的灰斗篷,宛如奇幻故事的老魔法師;有的則是正常的西裝襯衫打領帶,散發著大學教授般的書卷氣;也有的像是清潔工一類的體力勞動者……
相同的是,她們都被城堡般高高摞起的書籍包圍,宛如被囚禁在一個個密封的書房。
一般人可能以為她們是宗教信徒,旁邊的文獻可能是教典、經注、講義之類的神學理論。
但事實上,她們應該是研究宗教學的職業或業余學者,身邊的文獻是專門語言的小詞典、符號學工具書、或者經濟、政治、歷史類的文獻。
上輩子,柳在某個長假,出國玩耍,曾經去拜訪本校一位在耶魯做訪問學者的老師。
恰好一位生物學在讀耶魯女博士是他的小學同學,于是一起去旁聽耶魯大學神學院的課程,順便看看培養計劃。
雖然國外的神學院,和國內的哲學院一樣會涉及到神學與哲學領域。
但他們還承擔著希伯來文、拉丁文、中古英語、古希臘語等偏門小語種的傳承工作。
就業方向,除了牧師、神學史學者之外,也有古代語言學家、古籍翻譯作家等工作。
比國內哲學院的就業方向稍寬一些。
那時候,他稍稍看了一下神學院發展史。
好家伙!
物理學院、文學院、哲學院很多分支是從神學院分離出來,1908年前,古希臘文是必修課。
說起來,這學校的訓言就是拉丁文與希伯來文寫成“真理與光明”,與哈佛一樣,這所學校也是教會學校出身,創辦者就是一位牧師,并且管理層長期由牧師擔任。
對比母校哲學院的發展史。
柳發現一件小事,馬院是從哲學院分出的。
當時,他還在猜想從哲學院分裂出來的馬院,會不會設立德語與法語課程,以及數學院與經濟院的高等數學和統計類課程。
畢竟要強調一個字,“專”!
中特、D建總歸是要有的吧。
馬老的原著文本語言,不是中文或者英語,而是德文與法文。
馬老的工作,可不只是窩在大英圖書館里磨鞋底,還要下基層,要設計實驗,要坐下來和工人們談談。
馬老的女婿還說,馬老生前一直努力學數學。
走文本路線,肯定要學法語德語,對接國際。
馬理論又強調實踐與群眾路線。
不走文本,走實踐路線,這種關心勞苦大眾的政治學、社會學、經濟學,應該更接近茅教員的《湖農運考察報告》或者費先生的《江村經濟》的工作。
而不是蘇慈宗陛下的教科書體系。
對比馬老,哪有政治經濟學人才,卻連數學分析都做不到的?
對比教員,哪有馬學人才只懂理論,不懂社會調查的?
既訓練專業的文本解讀人才,又有在培養實踐馬理論的人才,分工明確。
這樣的話,馬院算是脫胎換骨,與哲學院馬學的故紙堆工夫,分道揚鑣!
從耶魯回校之后,柳立刻到母校馬院打聽培養方案……
結果發現,好吧,理想與現實差距頗大。
課程大概和哲學院沒什么不同,哲學、政治學都有。
只是多了兩三門專門史,兩三門政治學理論。
既沒有社會調查研究的訓練,也不開設小語法課程的訓練,依舊只是扎根中文文本的理論學習,拾人牙慧。
哲院好歹有幾個資深老爺子是從外院小語種專業與文院人類學專業,掉下來研究馬理論的。
人文涵養是很深厚的。
可馬院……好像沒有……
馬院班底是哲學院、歷史院、文學院里的年輕一輩。
既然馬院的培養方式,做不到和哲學院區分,甚至專業性還略有不及。那么……類比數學院、物理學院、哲學院從神學院分離,把馬院從哲學院分出來的意義又是什么?
只是為了培養更多思修老師,或者給徒子徒孫增加就業崗位嗎?
看一眼全國第一所馬院成立的時間,92年。
一個特殊的年份。
好吧。
如此來看馬院誕生確實是燃眉之急,國本大事。
馬院的建設,道阻且長。
……
敲了一下腦袋。
柳從回憶中脫離出來,他必須清楚,他現在已經不是大學老師了。
不該再去關心上輩子的事情了。
他偷偷瞅了一眼這些宗教學研究者摞在旁邊的文獻和打印紙。
令他意外的是,文獻大多是跨醫療、生物領域的核心期刊與前沿專著,或者是一些手稿。
關鍵字始終離不開:半神、野獸、病毒……
似乎是察覺到柳的目光,一個正埋頭做綜述的老婆婆抬起頭,狠狠瞪了他一眼。
打擾到老婆婆工作,柳當即感到抱歉,微微頷首,往最近的書架走去。
指尖從書本的背脊劃過,他對照著書單上的圖書編號,尋找林檎為他準備的書籍。
“找到了。【I447.17/12】《半神編年史》。”
他剛準備把書取出來。
忽然,一只布滿皺紋的手掌輕輕搭在他的肩頭。
“這可不是年輕人該來的地方。”
聲音蒼老而低沉,就像是隨年月而逐漸消失的老房子一樣。
柳的心臟好似被人抓到了一樣難受。
但好在柳轉過身來,看到的是一張和藹可親的臉龐。
一個穿著魔女斗篷的小老太婆,胸前戴著大樹徽章。
裝扮與林檎小姐相似。
這位祭祀找我做什么?
柳心想,明人不做暗事。
“我是來借書的。”
小老太婆皺眉:“真的?”
柳遞出紙張:“這是我的書單。”心想都是穿祭祀袍的,小老太婆應該是林檎小姐的朋友。
小老太婆接過,眼睛睜大。
她抬頭問道:“你確定這是你的?”
“是的。”柳擺出理所當然的表情。
小老太婆表示懷疑:“寫這張紙條的人叫什么?”
“林檎。”柳不假思索地回答,
小老太婆指著他的鼻子,大聲喧嘩道:“你就是第一神學院派來的項目負責人?”
“什么?”柳眨眨眼睛,莫名其妙。
自己只是個借書的,成為負責人是怎么回事?
閱覽室的老家伙們不約而同,往他這里瞧,十分眼熱。
這灼熱的目光讓他想到,某個暑假,他留在母校,不想回家。
博士一年級的他,第一次去古籍閱覽室,不經意間指摘了一處文本校對上的錯誤,被那個銀色眉毛的老家伙抓走,做‘校勘’的往事。
他記得,那一年夏天出奇得熱,陽光大得刺眼,空調都報廢了,他還有好幾套算法,沒來得及學。
結果,他整個暑假都待在陰暗的校勘部里,與三本正德年間的明代古籍作斗爭。再也沒能從老家伙的手里爬出來……

女子小學生
看了2021版北太馬院本科培養方案,厲害,真不愧是92年全國第一所馬院。僅培養方案來看,其他大學馬院的優缺點,都被它注意到了。雖然對本科生來說,課業量有點兒恐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