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母親去世后,昔東便一個人住進了山里。
昔東走的時候,他父親不在家,估計又去哪兒打牌去了,他也懶得告知。
他望著門頭心想:或許除了母親,世上再無人肯關心自己。在他父親眼中,自己的存在大不過手中的一副好牌。
昔東打小就瞧不上他。平日里,除了打牌就是在村口胡吹,一點正經事兒不干,在他眼里,他爸活脫脫就一臭無賴。
母親在世的時候,家里大大小小的事兒都歸她干。而他,一輸了錢就回來發脾氣,找各種理由在她身上發泄自己的無能。
昔東早看出了母親的無奈,閑時也會幫著母親干著農活,一起收拾著這個家。
母親為這個家付出太多,昔東也不止一次勸過她,自己都工作了,能夠養活自己和她了,不需要這么操勞。可每次母親都笑著回道:
“沒辦法,習慣了,閑不下來”
人終究不是機器,母親在一個清晨倒下了,倒在清涼的河邊。
昔東趕回來的時候,母親被平放在凹凸不平的院子里,像是特意找的位置,讓他一進院門便能看見她。
他那天格外地冷靜,哪怕是親手將母親抱進棺材,都沒流下一滴眼淚。
倒是他爸哭得稀里嘩啦的,從進院起,到封棺的時候都一直哭個不停。在外人看來,那是正常的感情流露,但昔東只覺得惡心。
昔東為母親守了整整七天的孝,他每天都準時出現在墳頭,跪了整整七天。
而他爸,第二天就忍不住去了麻將館,現在家里沒人做飯,他爸甚至都不怎么回來,偶爾一回來就翻箱倒柜,看有沒有母親生前藏起來沒被找到的余款。
昔東心想可憐的母親,一輩子舍不得為自己花錢,人和心都給了這個家,到頭來卻不能善終,真是諷刺。
倒是他爸,日子過得滋潤無比。
呵。
為母親守完孝后一周,昔東就辭去了縣里的工作,沒告訴任何人,孤身帶著行李上了山。
他向老鄉討了一處地,想著種點什么,好自給自足。山上什么都好,就是徹夜的孤獨讓人難以忍受,不過昔東一想起地下的母親,便覺得自己這點孤獨比起來就小巫見大巫了。
一個月后,昔東漸漸習慣了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他的地從一塊變成了四塊,屋子前也種滿了母親生前最愛的花。待到來春,定是一幅美麗的景象。
雖說昔東并不希望他爸打攪他的生活,但對于這個一次都沒來看過他的父親,他也徹底死了心。
母親走后,他便孑然一身,父親這個角色,結合他的種種表現,也就名存實亡了。
慢慢,昔東越來越享受一個人的寧靜。有時候,他會一邊打理菜園一邊哼著母親喜歡的曲子;有時候,他也會躺在林子里睡上一覺,直到入夜微涼;有時候,他會透著窗,在晨光下看看書……
雖然只有自己一個人,但他活出了生命的本質。
昔東算了算賬,這些年存下的錢省著點用差不多夠了,足以在山上生活很長一段時間。
至于之后的打算,他還沒想過。
這錢原是留著他娶媳婦兒的,可昔東想母親都不在了,而且他也不忍心邀請別人加入這樣殘缺的家,何況這個人還是需要自己去愛的那個人。因此昔東覺得無論如何自己就一個人過了,這樣最好。
人生很長,有價值的時間卻很短。昔東決定解救自己不美好的人生,就這樣,一邊享受著孤獨,一邊在孤獨中老去。
也許這不是他母親想要看到的,可昔東已經認定,自己的人生就該如此。
“這些都是打出生起就安排好了的,沒人可以阻止命運齒輪的轉動,如果有,那他必粉身碎骨”
昔東如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