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那短發下的分頭怎么看都不像工程師。
“那好吧。”
說著禮儀小姐放行了張謙,也慶幸他們是最后一批進來的人,不然還會被后面的人不依不饒起來。
王雄感謝的看了看禮儀小姐,笑呵呵的走在最前面,同時在王四喜臉上看了幾眼,他總覺得這個禮儀小姐是因為認識王四喜才讓張謙進去的。
“乃文,你這要是讓老師知道了,會不會批評你?”
“你別在這裝好人,由果,要是老師知道四喜學長回來,你猜他會怎么想?”
高個子保安竟然不說話了,他們只是臨時在這里當的保安和禮儀,人手嚴重不夠的情況下只能讓他們來做,更何況那些競標的監工和老板看了不認識的人,就只能進去兩個人,畢竟是政府組織的,沒人敢到這里鬧事。
王雄看著空曠的大廳中間有一片草地在前方,別有天地的建筑中央竟然有個十幾米不規則形狀的天井。
“這建筑方式夠前衛,就沖這個這次就沒白來。房子中間有個洞,你們想過么?要不當年的光明市規劃方案從這里舉行,原來這個建筑這么有意義。”
王雄跟張謙是看的目瞪口呆,王四喜則是看的回憶綿綿。
大廳左右兩邊都有兩個碩大的柱子,或者說是四個柱子。而墻體用白石灰拉毛處理,根本沒有找平的意思,能看出來些許藝術感。
在柱子旁邊擺著一個引導牌子,只有這個牌子與大廳顯得格格不入,影響了整個大廳干凈的美感。
順著大廳向上看去,三層錯落有致的樓層展現,有的地方還有太陽傘打開著在陽臺上,幾條藤椅正好可以在午后享受陽光,植被在樓層頂上裝飾而下,一口新鮮空氣鋪面而來。
“好啊,好啊,這樣整的是不是里外都能曬太陽?”
王雄看著王四喜,興奮的根本都沒理張謙,反正他侄子啥都不懂。
“應該可以。”
說著王四喜帶頭走向了一面白墻,要不是那個引導牌在這誰都不會注意這個白墻,更不會注意到白墻后面有兩扇木門,門上玻璃圓洞里正好能看到競標室里的情況。
保安輕輕推開木門,王四喜王雄他們順勢走了進去,有些話音的競標室內,滿滿當當的坐著人,幾個人順勢看了過來,又回過頭繼續聊了起來。
王雄跟四喜三人找個角落坐下了,看著滿滿當當的人,王雄意識到這個標是多么的不好拿下!
“王雄?王胖子。”
說著一個有些瘦弱,尖耳猴腮的人坐在了王雄身邊,帶著調侃的意思。
“怎么今天來投標了?是準備做什么項目啊?”
王雄見了這個又瘦又嬉笑的家伙,氣是不大一處來。
“趙帖,怎么那個地方都能見到你?是不是上輩子挖了你家祖墳,這輩子你找我來了?”
趙帖被王雄這么一說,心中有些不悅。
“我挖沒挖你家祖墳,我不知道。這次我要讓你沒墳。”
“看來你對你的標書很認可?”
“那是,你準備做什么項目啊?醫院?商場?還是工人宿舍啊?”
趙帖這么說著,王胖子卻不以為意,結果引來了不少人的目光,的確能做的東西大家伙都心知肚明,就看誰能把光明市規劃的更好。
當所有人在招標會場上看著王雄和趙帖的熱鬧時候,會場門口處一連走進來幾個人。
更有甚者直接認出來其中的兩位,全部都驚呼不已,實在是沒想到這場招標會這么的重視。王四喜更是眼神盯住了一個白條格襯衫的老者,慈眉善目的眼神掃過會場上的每一個人,有些蒼老的手拖了拖臉上的黑框眼鏡。
看著幾個人在會場講臺上落座,一個西裝革履的青年人站了出來,清了清嗓子。
“嗯,大家安靜一下。接下來咱們今天的競標會就開始了。”
“各位,請把你們的標書拿出來放在桌子上。”
嘩嘩的拉開背包的聲音響起,在書本翻閱的聲音中結束。
“關于城南濕地投標項目現在開始。”
主持人說著站到了一旁的桌子前,在上面立起來第一塊牌子,上面寫著醫院。
“請大家把投醫院的標書放到這里,在標書的封面寫上自己的名字。”
會場上一片安靜,沒有人計劃建設醫院,看臺上的幾個人都笑瞇瞇的看著沒有舉動的監工和老板,說明這些人還是有好項目的。
“好,沒有醫院的計劃書,那么就開始第二項。”
“把商場的標書拿出來放到這里。”
這話一出,不少人都爭先恐后的向著那個桌子而去,生怕去晚了吃不上熱湯,可到最后大家伙發現一件事,最后放的標書會在最上方,爭先恐后的步伐又慢了下來。
慢慢的會場臺上的幾個人眉頭緊皺起來,尤其是那個黑邊框眼睛的老者。
“最后一分鐘,在不把計劃書遞上來的,商場招標計劃書結束。”
主持人說完,又來了幾人遞上了計劃書。
“好,現在招收工人宿舍的標書。”
會場中站起來剩下一部分人,趙帖眼神冷冷的盯著王雄,你在不去送標書,恐怕連送的資格都沒有了。王雄也眼神等著趙帖,也好像在說著同樣的話。
“工人宿舍標書投標結束,還有沒有人要投?”
會場內一片寂靜,趙帖和王雄互相看了一眼,心中都是相互驚訝,你難道還有別的標書?
“現在開始已經把標書交上來的,坐在會場的左側,沒有把標書交上來的坐在會場的右側。”
熱鬧的會場里人流涌動,除了趙帖和王雄外還有許多人坐在了會場的右側。
“張書記,商場,醫院,還有工人宿舍的標書已經摘了出來了。”
“好,小張,你做的不錯。”
講臺上靠著中間的位置,一個眼神有著光彩的老年人說著,手指在紅色的話筒上按了按。
“大家好,我是張建業,光明市市高官。就由我來說明一下以上三類標書為什么要摘出來。”
“并不是因為大家的標書不好,主要是因為光明市正面臨著,改革開放以來第一次長久規劃發展。不是不敢建,而是怕建設不好影響到光明市民的生活,到時候指責我們的可是每一張老百姓的嘴。”
“醫院是肯定不能建設在南濕地的,那里都是垃圾廢物堆,怎么能能建醫院,同時醫院要服務與人民,把醫院建出了城外面,老百姓難不成要天天坐公交,騎著車去看病?那也太不方便了。”
“我很慶幸沒有人投醫院建設的標書。既然醫院要圍繞著服務于人建設,商場是不是也是一樣的?”
“把商場建到天涯海角,人群去買個衣服鞋子逛個街,還得先走個半天,買完了東西在走半天回來,有那個使勁在家門口的商場買不是很好么?”
“肯定該有人說了,那不會把人拉到南邊去,在商場周圍建設一批工人宿舍,讓工人去南邊住?”
“那這個跟去天涯海角建造宿舍又有什么區別,還不得被工人同志罵死?為了城市發展我們天天騎著自行車穿越半個城上下班,那不得瘋了?”
這話一說完,臺下有些人雖然臉上不好看,可還是有些人笑了起來,確實張書記說的沒錯。
“咱們把產業建設出來了,賺了錢不能不管其他人的好壞么,其他人以后怎么受苦就跟咱們沒關系了?那不可能,所以要長久發展戰略。”
“光明市不想把城南建設的事業,給老百姓帶來困難煎熬。”
“所以接下來我們聽一聽右側這些還沒有交標書同志們是怎么想的。您好同志,您把您的計劃書念一下。”
右側第一排坐著的人立馬激動的站了起來,他沒想到自己能猜到領導的心里,那樣他的計劃就能順利實施,到時候帶著自己手底下的工人去工作,會有賺不完的錢。
“張書記,各位領導你們好。我是王葉林,我的計劃標書是畜牧業養殖,帶動勞動生產,先富起來一部分人之后在帶動其他人富起來。”
“嗯,你這個點子也挺好,不過不適合咱們光明市,適合草原多的城市,搞養牛羊經濟一體化。”
聽著張書記說,那個激動的人坐了下去,他知道自己的標書可能沒有通過。
主持人這時候看著已經坐下去的人,笑著說道。
“王先生,請您到會場的左邊入座,標書交到我這里。”
王葉林把標書交上,乖乖的坐到了會場左側。
“好,下一位請開始你的計劃書講解。”
“您好張書記,我的計劃書也是畜牧業發展。”
“好好好,你這么一說我問一嘴,還有誰是畜牧業發展?”
一下子又站出來三位。
“那好,你們的標書也放到小張那。”
張書記等這些人落座,接著說道。
“發展是肯定要發展的,但不能在城南發展,等以后發展起來了,咱們老百姓都住到郊區去?”
張書記眼神掃過左側一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