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堅雖然是一介武夫,但是他十分重視皇子的教育。
他征聘四方名儒教育太子和諸王,輪班講授。挑選才俊青年伴讀,時時賜宴賦詩,談古說今,討論文字。
其中師傅中最重要、最著名的人物是李綱,負教育皇太子的責任,一言一動都以禮法諷勸,講到有手剴切說明,指出某事該這樣做,不該那樣。
楊堅特地對儒臣指出皇子們的教育方針說:“有一塊精金,得找高手匠人打造;有一塊美玉,一定要有好玉匠才會使它成器。人家有好子弟,不求明師,豈不是愛子弟不如愛金玉?好師傅要做學生模范,因材施教,培養出人才來。我的孩子們將來是要治國管事的,諸功臣子弟也要當差做事。教的方法,要緊是正心,心一正萬事都辦得了,心不正,諸欲交攻,大大的要不得。你每(們)要用實學教導,用不著學一般文士,光是記誦辭章,一無好處。”
學問要緊,德行尤其要緊,皇太子左右除了儒生經師以外,又選了一批有德行的端人正士,做太子賓客和太子諭德,職務是把“帝王之道,禮樂之教,和往古成敗之跡,民間稼穡之事,朝夕講說”
然而,以三個年幼的王子分別藩居三方重鎮,雖給予重名,建立行臺,而以他們的能力、聲望、資歷均難以勝任。
于是他又費盡心機地為兒子盛選朝中“貞良有重望者”輔佐他們為政,配備強有力的輔佐顧問人才,以使年幼的皇子在遠離的情況下,能繼續受到良好的教育,并圓滿地完成政治軍事重任。
永安宮位,楊廣兄弟三人一臉忐忑,秦王楊俊看向嬉皮笑臉的蜀王說道:“四弟你是不是又忍父皇生氣了”
楊秀攤攤手一臉無辜道:“三哥我哪里敢啊上次我不就是打死了一個奴才,被父皇知道后差點打死我,要不是母后你可能就見不到我了”楊秀依然一副嬉皮笑臉,還把他的衣袖拉起來,可以清晰的看到還有一些疤痕。
楊俊點了點頭,雖然楊秀平常看起來不靠譜,但是在即將就藩的前夕他的確沒有必要忍父皇生氣。
楊俊轉身看向正在思索的楊廣,二哥你知道父皇找我們有什么事嘛。
楊廣回過神來,原來是楊俊叫他,要說他們幾兄弟,他就只跟楊俊關系比較融洽。
楊廣說我大概能夠猜到一些,二哥快說楊秀急忙說道。
楊廣清了清嗓子,緩緩說道父皇找我們來應該是給我們選老師和僚佐,畢竟我們年齡和資歷尚淺。
楊廣剛剛說完,楊秀一臉不屑地說道,父皇也真是的還給我們配僚佐,我還以為到益州以后就自由了。
三人正在說話的時候,就聽見有人說太子到,三人轉身果然看見太子緩緩而來,三人行禮道:“參見太子”楊勇一臉微笑的說道:“自己兄弟不必客氣”
突然有人喊道:“陛下叫各位殿下進殿”喊人的這是侍奉楊堅的太監尚喜,四個人都整理了一下衣服相繼進去,楊廣看向尚喜說道:“辛苦啦公公”尚喜臉色一喜道晉王殿下客氣了。
他們四個人一進宮門,就看見楊堅正在教楊諒寫字,四個人都不約而同的看了對方一眼,永安宮里瞬間彌漫著一股淡淡的酸味。
楊秀滿臉笑容的走向楊諒,一把抱起他親親了他的小臉頰,說道:“五弟有沒有想四哥,以后四哥去益州后給你捉一個大大的食鐵獸”楊秀一邊說,一邊比劃。楊諒一臉嫌棄的將他推開。
這時楊堅突然踢了楊秀屁股一腳,楊秀快速站起身說道:“哪個敢踢老子,站出來”楊堅緩緩說道:“你是誰的老子”楊秀輕輕的說道“你是的老子”其它眾人紛紛笑出聲。
楊堅看向楊秀,說你知道我這次叫你們來是干嘛呢,楊秀說道“父皇叫我來是想給我們選擇老師”楊堅暗暗欣慰這混小子什么時候開竅了。
哪知這混小子指了指楊廣,說道我二哥教我的,看著笑嘻嘻的楊秀,楊堅摸了摸額頭心想果然如此,果斷的又踢了楊秀一腳。
楊秀一臉無辜,他不知道父皇為什么要踢他,剛開始的時候他不是感覺挺好的嘛。
楊廣感覺背后一冷,回頭一看就看到楊秀雙手抱著屁股,惡狠狠的看著自己。
楊堅看了看了楊廣,然后說道你們有什么好的人選嘛。
其他人都說道全憑父皇做主,楊廣則一言不發。太子看下楊廣說道:“二弟莫非已經有什么人選”
楊堅也好奇的看向楊廣,楊廣行禮道既然父皇讓我們選老師,那么兒臣斗膽向父皇要幾個人。
楊堅喝了口水然后道,說你要哪幾個人。
楊廣說第一個是王韶,楊堅點了點頭王韶他是了解的,本來也就是讓晉王拜他為師,
楊廣之所以選擇王韶,是因為王韶出自山東門閥的太原王氏,世居京兆。在北周時以軍功官至車騎大將軍,隨北周武帝東征北齊,為其出謀劃策,結果一舉平齊,王韶也以功封晉陽縣公。
可見王韶乃文武雙全的才士。父皇受禪后晉王韶爵為項城郡公,繼續委以重任。又因王韶是太原王氏郡望,性格剛直。
楊廣緊接著說兒臣要的第二個人是李徹,楊堅沒有想到楊廣會要他,的確出乎楊堅的意料,李徹仕周任車騎大將軍,是一員猛將,也曾隨北周武帝東征北齊,率軍力戰,參與攻拔晉陽(今山西太原),以功封蔡陽縣公后從韋孝寬略定淮南,安撫淮南新附,甚得民心。
自己稱帝后,將他征入朝為左武衛將軍,晉爵齊安郡公。因李徹出身邊塞,有軍旅經驗。
楊堅說道還有嘛,楊廣看想了想說道沒有了,楊堅點了點頭然后下令封王韶北道行臺尚書右仆射,任命李徹為總晉王府軍事。
楊廣暗喜得文同王子相、武得李廣達,那么自己以后去并州將無后顧之憂。
最后楊堅給楊秀配置的僚佐有元巖、楊異等,其中元巖王韶在北周曾諫諍周天元而得罪,他們都以忠直“骨硬”聞名。
當時朝中輿論認為,兩人的才能均高于宰相高颎,連隋文帝也說:“公宰相大器,今屈輔我兒。”其意似乎像當年漢高祖讓曹參出朝為齊國相。
楊堅選擇讓這些人來輔佐皇子,可謂是費了一番苦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