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周泰啊,你要名留青史了
尚食令府,御膳房內(nèi)。
今日皇帝駕臨御膳房,一眾太監(jiān)們驚訝不已。
所謂君子遠庖廚,古往今來,莫說帝王、諸侯了,就是士大夫們,也都不屑于進入廚房的。
但皇帝不僅來到御膳房視察,還親自上陣,指揮著幾個廚子干活,太監(jiān)們看得目瞪口呆,完全摸不清頭腦了。
皇帝到底想干嘛?
楚夏穿著常服,卷起袖子,一疊聲下令道:“香菇清洗干凈,然后晾曬一陣子,放進鍋中與雞湯一同熬煮;雞湯一定要熬煮充分,湯汁越濃越好,雞肉剔除干凈,把骨頭搗成碎末。”
知道端木蓉是個吃貨以后,楚夏計上心頭,決定以此為突破點,征服端木蓉。
要征服一個吃貨,就要先征服她的胃!
楚夏根據(jù)記憶,準(zhǔn)備研制出粗陋的雞精,用來調(diào)味。
大秦的食物烹飪簡單,調(diào)料也沒有后世那么多,甚至連辣椒都沒有,可謂清湯寡水。
受到調(diào)料的限制,想要做出后世的美味佳肴,確實十分困難。
什么火鍋,什么宮爆雞丁,什么水煮肉片,什么麻辣魚……想都不要想,做夢都做不到!
但楚夏知道簡易版雞精的制作法子,用香菇和雞骨頭磨成粉末,經(jīng)過熬煮、蒸發(fā),便能提煉出雞精來了。
雖然如此制作的雞精十分簡陋粗糙,但在大秦這個時代,足夠了!
幾個時辰后,太監(jiān)們搞出了一些雞精來,顆粒很大,看上去色澤不亮,且有很多雜質(zhì)。
楚夏吩咐人端來一碗羊湯,放上些雞精,對一個小太監(jiān)道:“來,你試一試。”
小太監(jiān)謝了恩,先是小心翼翼喝了一口,隨即猛地瞪大眼睛,仰起脖子咕嘟嘟往下喝,喝完后舔著嘴唇,意猶未盡道:“太好喝了,嗝!”
“真的?”御膳房里的宮人們湊了過來。
小太監(jiān)點著頭,叫道:“味道很鮮美,我從來沒喝過這么鮮的羊湯!今生能喝一碗這樣的羊湯,死了也值啦!”
有這么夸張嗎?人們面面相覷。
楚夏道:“所有人都有份,盛湯喝吧。這種東西叫做雞精,專門用來調(diào)味的,你們有口福啦,朕研制出雞精來,倒讓你們先嘗鮮了。”
不多時,御膳房中響起一片喝湯聲,而后爆發(fā)出震天響的贊嘆聲。
看著宮人們的表現(xiàn),楚夏面帶微笑,暗想:“端木蓉,朕為了你,可謂煞費苦心哪!”
……
卻說隨著舉賢大典日期的迫近,來到咸陽城中的各門各派學(xué)子越來越多,舉賢堂里人滿為患。
周泰忙得不可開交,舉賢堂中的大小事情,全都落在了他的肩上,既要維護治安,又要負責(zé)賢才們的衣食起居,簡直成了一個大管家。
這一日傍晚,周泰忙完公務(wù),想著去找個花魁解乏。他走在舉賢堂庭院中,突然聽到一陣吵鬧聲。
循聲走過去,卻是有兩人發(fā)生了沖突。
四周站滿了圍觀之人,周泰打起官腔道:“怎么回事?”
“這兩個人好像曾經(jīng)有仇,不想一同來到了舉賢堂中,冤家路窄,當(dāng)場對峙起來。”有人道。
“他們是什么人?怎么到了咸陽,還如此不安分?”周泰大皺眉頭。
方才說話的人回頭一看,急忙行禮道:“原來是周大人,您來了就好,快制止他們吧,搞不好要鬧出人命的。這兩人一個叫作韓信,一個乃是農(nóng)家弟子,聽他們的對話,似乎仇恨不小呢!”
韓信?
周泰記得,皇帝千叮嚀萬囑咐,一旦韓信現(xiàn)身,務(wù)必穩(wěn)住此人。
抬眼看去,只見名叫韓信之人長得面如朗月,一表人才,只是穿著打扮十分寒酸,一副落拓窮困的樣子。
另一人長得五大三粗,袒露胸膛,一撮胸毛在風(fēng)中抖動,唾沫橫飛罵道:“姓韓的,我們之間的恩怨該了結(jié)啦!今日不是你死就是我亡,拔劍吧!”
韓信道:“我來舉賢堂,是為參加舉賢大典,施展胸中抱負。大志未酬之前,我是不會與你爭強斗狠的,人活著,應(yīng)該有更高的目標(biāo)。”
“哼,我看你是慫了。一年前,你是這么說,三年前,你還是這么說,怎么,要當(dāng)一輩子縮頭烏龜嗎?”壯漢罵道。
“隨你怎么想,我今日是不會與你動手的。”韓信道。
圍觀的人們見韓信如此示弱,都搖頭表示輕蔑。
壯漢愈發(fā)得寸進尺,叫道:“窩囊廢,老子實在看不起你!罷了,今日你從我胯下鉆過,咱們的是非恩怨一筆勾銷,以后老子也懶得糾纏你了,沒勁!”
“你說的可當(dāng)真?”韓信問道。
“一口吐沫一個釘!”壯漢拍著胸膛。
“好,一言為定。”韓信面不改色,緩緩跪下去,趴在地上,竟從壯漢胯下鉆了過去。
人們又笑又罵,都說韓信不是個男人。
周泰面皮發(fā)抖,暗想:“此人為何如此沒有志氣,難道皇帝看走眼了?”
就在周泰愣神之際,韓信已經(jīng)起身,若無其事拍打掉灰塵,走進冬閣大堂里去了。
“哈哈,看見沒有,這個韓信就是個娘兒們!”壯漢得意非凡,笑得渾身發(fā)顫。
周泰走進冬閣大堂,坐到角落中,冷眼觀察韓信。
韓信一個人孤零零坐著,臉上帶著蕭索之意。
方才在外面圍觀的人們涌進堂中,對著韓信指指點點,片刻后,韓信從壯漢胯下鉆過的事情便鬧得人盡皆知了。
“呸,丟人現(xiàn)眼的玩意兒!”有人沖韓信罵道。
“狗都不如啊!”又有人扯著嗓子大喊。
韓信皺起眉頭道:“大丈夫志存高遠,自該建功立業(yè)。倘若稍微遇見一件事情,便斗狠逞強,輸了不打緊,可要丟了性命,還如何實現(xiàn)抱負?”
“少給自己找理由了,你就是慫,沒有血性!”
“對,大好男兒沒有血性,還說什么建功立業(yè)?癡人說夢罷了!”
“滾吧,你這樣的人也配稱為賢才嗎?與你為伍,是我們的恥辱!”
人們起哄的起哄,咒罵的咒罵,嘲笑的嘲笑,大堂里亂成了一鍋粥。
韓信嘆息一聲,默默起身,默默走了出去。
周泰苦笑道:“我摸不透此人心性,但在我看來,他確實不像個好男兒!”
招招手,叫來一個手下,叮囑道:“看好這個韓信,有什么情況立即來匯報。”
說完,周泰背著手上了閣樓,找冬閣花魁風(fēng)流快活,還學(xué)皇帝問道:“到底行不行?”
花魁一開始不說話,后來被問得煩了,翻著白眼道:“周大人,別問啦,您倒是到底啊,你不到底,我咋知道行不行?”
周泰默默翻身下床,他捂著胸口,仿佛被刀子扎了一般。
就在此時,手下來報:“周大人,韓信出城了,似乎要就此離開咸陽。”
“哎呀,不能放他走了,皇帝三令五申,我得去把他請回來!”
周泰雖然不太看好韓信,但對于皇帝的命令,他是一點也不會馬虎的。當(dāng)即穿上衣服鞋襪,急吼吼追了出去。
此時月白風(fēng)清,已是夜晚。
周泰驅(qū)馬狂奔,追出城外二十多里遠,總算見到韓信在荒野中踽踽獨行。
趕上前去,周泰跳下馬攔住韓信,客氣道:“韓公子,怎么不辭而別呢?”
韓信道:“我原以為此次來參加舉賢大典的,都是有志之士,不料全是些庸俗之輩,目光短淺,胸?zé)o氣量,我不想與他們?yōu)槲椤!?p> 周泰笑道:“韓公子既然心有大志,又何必在意別人的眼光呢?不瞞公子,皇帝下了令,說你是大才,讓本官好生招待你!”
“二世皇帝真這么說的?”韓信將信將疑。
周泰道:“皇帝還要重用你呢,只是這段日子朝政繁忙,皇帝抽不出時間來看望韓公子。你要是一走了之,豈不是讓皇帝失望?走吧,隨我回城,也別住在舉賢堂中了,住進我府里,如何?”
韓信心頭涌過一陣暖流,點頭道:“承蒙厚愛!”
第二日,當(dāng)周泰將此事稟告給楚夏時,楚夏哈哈大笑:“周泰啊周泰,你要名留青史啦!”
“啊,臣并未做什么了不起的大事,怎么就名留青史了?”周泰一頭霧水。
“你不懂,追回韓信,相當(dāng)于給朕帶來了百萬雄兵,比什么事情都重大!”
楚夏說的是實情,歷史上蕭何月下追韓信的故事,被后世之人不斷傳唱,可謂家喻戶曉。
如今這一段故事發(fā)生在周泰身上,他不名留青史,還會有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