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去春又來,花落花又開,一年時光轉瞬之間已過去,樹上綠油油的果子已經變的通紅,樹葉也開始變成金黃色彩,夜晚的風涼涼的吹著,他依然在流浪。
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石浩走出客棧,看著路上人來人往,對家鄉的思念越來越強烈,周羽繼續去趕考了,阿旺也有了自己想要去做的事,石浩想著自己回去的路,不知去往何處。
路邊車水馬龍,街道熱鬧非凡的景色,石浩內心沒有一絲波瀾,天空中不知何時烏云密布,金雷滾滾,一塊神秘的石頭不知從何而來,石浩體內的補天石和神秘的石頭發生融合,石浩眼前一片模糊,身體也直直的倒下了。
天空中飛來一把飛劍,劍身漆黑,有著無數條龍紋,很是奇異,一眼看去知此劍絕非凡品,石浩恍恍惚惚睜開眼睛,看到眼前的寶劍,先是一愣,后開心,說到:“好寶劍。”
今天是斷更的第六個月了,這六個月的時間,回想起來,卻空空如也,從一開始的滿腔熱血的少年,到萬念俱灰的的少年,消極的情緒充斥著全身,再到現在心如止水,沒有一點波瀾,這期間心態發生的變化,到最后一切也就變了,每天進步一點點,效果很厲害,每天退步一點點,效果也很厲害。
今天想起自己的小說,回想自己的點點滴滴,一切的源頭還是心,以前對于心的感悟,有了一些了解,并不是很確定,社會中充滿著物質的誘惑,物質可以改變心中的想法,還是改變的頭腦中的想法,或者兩者都會改變。
不得不承認,物質可以改變一個人的想法,這個想法是心中的想法,還是頭腦中的想法。
從感受出發,物質決定不了心中所想,當自己的認知和自己的行為不一致時,這個時候就會出現知行不一的行為。
心中就會出現一個聲音,然后去安慰自己的心,企圖用這種方式來說服自己的心,如果這個聲音說服不了自己的這個心,煩惱和痛苦也就來了。
所以煩惱和痛苦的根源來自于心,這個心安頓好了,煩惱和痛苦也就消失了。
如何來安頓自己的心呢?
每個人都有自己想要的東西,這些稱之為人之欲望,人沒有欲望就沒有煩惱,這個結論對嗎?
但人怎么會沒有欲望呢,是人都會有欲望。我們有一個胃,餓了就會有吃東西的欲望,我們有一雙腿,久坐就會有走路的欲望,我們有一雙耳朵,就會有聽的欲望,這是人之常情,如果這些都去掉了,那是對一個人最大的迫害。
那么欲望一直存在,煩惱和痛苦也就一直從在,如果欲望被滿足了,煩惱和痛苦就消失了嗎?
從現實出發,我們有一個胃,就有吃東西的欲望,如果吃了很多東西,吃的不想吃了,吃的很飽了,身體會很開心嗎,會感覺很好嗎?
不會,身體會感覺很痛苦,因為欲望被完全滿足了。
如果吃的還想吃,但現在停下來呢?
有吃的欲望,但身體會很舒服。
所以欲望也并不是要完全滿足才好。
從前面的問題,我們要找到一個答案,如何才能拜托痛苦,安頓好自己的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