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國,長安城,平國公王府中一棵大榕樹下,一群奴仆在下面喊著:“少爺呀,快下來吧,上面太高了。”只見樹上樹葉一陣抖落,竟從樹上竄下一位少年,在樹干借力,在空中輕輕一扭,便穩穩的站到地上。
只看這位少年,唇紅齒白,模樣俊俏,身著黑色蟒龍袍,一頭短發顯得分外瀟灑。正是唐國李氏平國公的公子。有道是“鯤鵬展翅扶搖直上九萬里”,平國公只有這一獨子,因此抱有厚望,便取名單字為“鵬”。
“好了,莫叫喚了。什么事啊,擾我午睡。”
為首的奴才忙俯首道:“少爺,老爺請您過去。”
“哦,帶我更衣。”李鵬皺了皺眉頭。
少頃,已是沐浴更衣的李鵬來到書房,見父親正在俯首寫著什么東西,暫沒有理會李鵬。平國公家教素來威嚴,李鵬行了禮便坐在一旁候著。盞茶功夫過去,父親抬頭緩了口氣,將墨跡吹干,折好放入信封。
“送出去吧。”平國公抬了抬手,從陰影中走出一位黑袍人,無聲的飄過來拿了信便又退入黑暗中。李鵬對此也是見怪不怪,此前已多次見過“神異”之事,父親雖未講,但皇家子弟到底見識不凡,隱約知道這世上多有神仙之事。
平國公抬頭問道:“鵬兒,當今這七國鼎立,你可有何看法。”
李鵬忙正襟危坐,心想今天竟是考較,不過平國公沒有急于回答,思索了一會兒,緩緩開口:“七國,北方犬戎,蒙元二國,以游牧為生,民風彪悍,兩國在草原上沖突不斷。犬戎不善生產,每逢秋便南下劫掠他國,近年來已快吞并宋國北部二省。”
“蒙元自蒙青帝上位后,在納蘭氏全力輔佐下,開放邊境,與七國互通有無,已是做到民富國強,不可不妨。”
“北方之下,為宋晉二國,宋國地大物博,然而國君荒淫無度,不事朝政,大小事為燕首輔把持,燕家勢大,怕是過了幾年這宋國就要改叫燕國了,且宋國常年與犬戎交戰,國力消耗甚大,內外憂患,不足為懼。晉國幾代以來精于通商,四通八達,雖產糧不多,卻素來碳礦甚多,北與蒙元,西與我唐國,東與宋國,南與楚越二國,是以藏富于民,幾大經商家族手眼通天,國不成國。”
“南方楚越二國,楚國多山多水,國內政令不通,自保有余卻也難以寸進。越國漁業發達,風調雨順,生活滋潤,因邊境多環海,無外敵威脅,自古多產文人騷客,民風奢靡。”
李鵬頓了頓,知道下面該講唐國了,也不免緊張。
“我唐國,位在西方,背靠雄山峻嶺,坐擁青龍關,若有戰事可經通天河入主中原,退可至青龍關外,以天險據守。近年來,陛下與父王內外兼治,父王率兵南征北伐,10數年間徹底扭轉唐國頹勢,唐國在天南七國中已是數一數二的強國。陛下在內教化萬民,百姓夜不閉戶,路不拾遺。唐國此時萬眾一心,國力強盛。”
李鵬抿了抿嘴唇,繼續道:“如若再向外擴張,卻需面臨晉、宋、楚三國,目前看來唐國攻勢不足守勢有余。”就這樣一問一答,從國之大事到市井小事事無巨細,只見外面已近夕陽西下,這場考較才結束,李鵬此時已是渾身濕透,頭昏腦脹。
平國公最后講道:“你今年已歲滿二六(即12周歲),明天開始文華閣和武英殿便不要去了,會有一位新的師傅來教你。”
文華閣和武英殿是唐國皇家子弟讀書習武的地方,他自5歲起便日日去那里修習,明日卻不需去學習,感到有些意外。李鵬抱著一頭霧水回了自己的住處,一進門便見一位白衣丫鬟抱著一只黃狗崽子走了過來。
“殿下回來了,晚膳已經備好了,快快更衣來吃飯吧。”
雖是王府,但平國公向來簡潔,李鵬也只有位老嚒嚒伺候。田玉兒是3年前平國公從外面帶回來的,也正是豆蔻年華,便作了李鵬的貼生丫鬟。
“王嚒嚒,玉兒一起來吃吧。”
桌子擺滿了菜,雞鴨魚肉樣樣俱全,王嚒嚒見天色已晚,點了蠟燭后也坐了下來。吃飯期間不時地給李鵬碗中夾著菜,嘴里念叨著:“多吃點多吃點,正是長身體的時候。”王嚒嚒沒有子嗣,便將李鵬看作自己親生的一般。
一旁玉兒正抱著小黃狗,給它喂食。李鵬看了看,不免有些疑惑:“你們說阿黃是什么品種呀,吃的比我還多,幾年了也不見長大,好是奇怪。”
“興許是什么奇藝品種吧。”玉兒說罷就撓了撓阿黃下巴,十分寵溺這只小狗。
阿黃聽到在議論自己,抬起頭大眼睛滴溜溜的打轉,突然看到一旁的大雞腿,爪子一抬,撇頭看向玉兒,“汪!”。玉兒似乎也見怪不怪,扯了雞腿喂給懷中的小狗。
飯后,走到院子里,李鵬開始演武。平國公武功過人,子嗣自然也是如此。這一套《黑龍勁》分為身法以及心經,李鵬自小開始修習。只見少年在院中上下翻飛,伴著呼吸之間,漸漸地,身上仿佛有條黑龍游動,逐漸由虛向實,而隨著演武繼續,黑龍漸漸由實化虛,又融入了李鵬體內。
還記得父親教他的時候講過,這套《黑龍勁》如若只練身法,則易損傷筋骨,而只練心經,則易讓人狂躁,失去本我。唯有內外兼修,方能在外錘煉筋骨,在內孕養精神。
遠處書房內,一位青衣老道看了看李鵬所在的方向。
“沒想到小小唐國竟有上古五帝之一黑帝的傳承,真是令人意外,傳聞黑帝融道魔為一體,是古今少有之大能。你這個兒子小小年紀已經是摸到了練精化氣的門檻,根基如此扎實,可以說是未來可期。”
平國公聽聞他人夸獎自己孩子,也是難免流露出一絲笑意。“哈哈,多謝道兄夸獎,望日后多多教導犬子。”
“哼,要不是為了還你救命之恩,誰愿意趟你這灘渾水。希望你好自為之,如若事情敗露,我會第一時間帶著鵬兒離開,免得被昆侖找上門來。”不等平國公多言,老道便隱去了蹤跡。
有道是:
唐國五帝顯傳承,
麒麟隱隱現人間。
慈父輾轉尋仙蹤,
真人下山收靈童。

南宮業
心中的仙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