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外篇 奎氏和樂和
奎氏,我本來打算把她寫成一個壞人。有的時候,有的書里還是要有一個壞人角色。但要把主角的母親寫成一個壞人,也是很奇怪的。
任何一位母親都很偉大,每生一個孩子,都是很受罪的啦。所以,那個理所當(dāng)然的內(nèi)鬼,需要一個主角親近和信任的人。那個需要的壞人角色的位置,本來是這位母親的。
奎氏性情溫軟,實在可喜,那也是很有煙霧彈作用的角色。將她寫為一個內(nèi)鬼,絕對很能有感官沖擊效果。
但這樣就會有道德的沖擊和批評。你想這多不合邏輯:一個母親,害自己的孩子們,她有這個壞心思,她當(dāng)初就不用生下那些國家的繼承人們和基石。
就是這樣,所以塑造這個壞人形象不成立,只能用另一個角色代替。我當(dāng)時連奎氏的名字都寫好了,其實奎就是蝰蛇的意思。后來,只好用奎氏這個名字做了一個假幌子。也是文中另一個煙霧彈。當(dāng)然她是一個好人角色。
反正,文中的女主也不能從石頭縫里蹦出來吧。當(dāng)然就有女主母親的角色。這在人類社會中是很正常的。然后,我就又寫了另外一位壞人角色。
那個角色就是樂和,那位淺淺可不是我們的九尾仙。淺淺那個名字完全和她姐姐玉妃深深的小名是一對,深深淺淺,不知深淺。
那個壞人角色塑造的還算成功,那個人物其實是有為惡的內(nèi)鬼情愫。樂和那個女子不但是一個外族,說白了,她為了自己私欲,還洗白了自己的底,成為愈家一族的人。
樂和不但改頭換面,而且洗白身份的時候,她還對宮廷之中的宮人特別狠毒。這很合邏輯。她的姐姐為歌林王永世寵妃,在某種情況下,大地已經(jīng)在深深腳下,而淺淺去和親,很大的程度是消耗掉她,讓她為她姐姐一家的霸業(yè)而下作。
淺淺那人沒什么不明白的,是人都會明白被犧牲的道理,所以,大地也要在她的腳下,這是淺淺的想法。既然亂,就讓天下更亂。為帝王的樂趣,就在于不愛她的人都只能在那個時候,全匍匐在她的腳下。匍匐的也會包括她得寵的姐姐吧。這個樂和很有野心,其實她的初戀就是為霸業(yè)的中心,一切順其自然,很快她就會有自己的王子公主。想象中,愛情和命運都是那樣順利,但那一切都被命運開了一個大大的玩笑。
這樣的內(nèi)鬼角色實在不好定位,因為一個外族,還是要和那伊國爭霸的外族,如何能為一內(nèi)鬼?!其實,淺淺之事也不能全怪那位金聲,但是金聲錯報自己弟弟的名字,他的那位木陽弟弟當(dāng)時也是這樣說白了:他哥哥說錯了。只是佳人已惘然啊。
啥都不順利的樂和,就這樣成為一些大人們的太妃,其實是太后吧!而這樣的情況在日本古代女天皇身上也是有的,為了駕馭群臣,她倒是能深恭下體,這樣的體恤倒是真的很沒必要吧。所以,我就在角色們那里選來選去,就放棄奎氏,而選了樂和,讓她成為一個不易被察覺的內(nèi)鬼。
奎氏,這可能是母親的偉大,實在不應(yīng)該質(zhì)疑她為孩子們做的事情一定是為惡的。而樂和這個角色塑造得還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