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是什么?什么是生活?生活為了什么?真沒想到,這種問題我竟然會去考慮。曾經我大學同學告訴我:人吃飯就是為了活著,但活著不僅僅是為了吃飯。你看,我生活在鄉村,毫無疑問農村是沒有什么好條件的,尤其是錢財。所以說我的父母成為了村里第一批去外面漂泊的人,不得不放下小小的我和哥哥,現在聽起來父母的經歷,也感同身受了,那處境絕對不可能好受,遠離自己長大的村子,背井離鄉,不知道多少次的心酸與辛酸,不知道多少次掉下眼淚。
可是如果父母不忍下心出去漂泊,那我又怎能讀書,更別說大學了。父親總是在我想放棄時鼓勵我苦口婆心地告訴我一個道理:多讀心中有本。
終于到了可以和父親碰杯的年紀,可是卻沒能活成父親期望的樣子。沒能分擔分擔一些壓力,反而成了一個又一個的壓力。而我曾多次和父親交談所謂的理想。父親卻說自己沒讀過多少書,不知道什么是詩和遠方,只知道如何苦錢,讓我和哥哥多讀書就行了。那一瞬間我心中除了感激流涕還有為父親感到不值得。為什么?憑什么?我的父親就大字不識。我能干什么?我能改變什么?我什么干不了也改變不了什么。只要不讓父親失望,可能就是我的孝心了吧!
有時候我也在想,父母年少時肯定也有自己的理想啊!可是就是在那個年代飯也吃不飽的生活不容許啊!尤其是有了我和哥哥之后。他的滿腔抱負也就隨之而然蕩然無存了。想想也是,為了養活兒子,讓其吃口飽飯,哪還怎么學人談什么理想呢?對吧!
錢不是萬能,沒錢是萬萬不能。說的太對了。一句為了生活就只能茍延殘喘,唯唯諾諾。
無論再過多少年,錢依然可以解幾多愁,好像這個世界就在慢慢的告訴我們這么一個道理。但是感覺又有點不妥卻又說不出來。我認為物質是基礎,除了物質,還有精神支柱,而其是靈魂。你看,世人千千萬,千千萬都稱心如意了嗎?還不是一樣過。所謂各有各的活法。沒有誰求誰,只是各有所需罷了。所以請但行好事,相信冥冥之中自有天意,天意自有公道,公道自在人心。
生活沒有哪個是容易的。不必大費周折的用盡心機。也許只是簡簡單單的升華自己,悄悄努力。相信有了花園,還怕沒有蝴蝶嗎?
生活只是看問題的角度不同,答案自然也不盡相同。生活就是活著。
活著是為了更好的死去,死去是為了更好的活著。不然為什么要無故地走一遭。歷史的經驗告訴我們,人不留下點什么,就會被時間洗刷殆盡,而人就是不想留下遺憾,每個人都不想留下遺憾,每個人都有無法釋懷。江湖真的沒什么好留念的,只有放牛還行!逍遙自在豈不樂哉!人生何其短,人生何其多,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