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時節雨紛紛。”自古以來,清明節便是與雨連在一起的。
今日的天是陰沉的,厚重的云彩把日光遮住,從早晨起便盼著那場春雨。
可惜天意欺人,這雨終是沒能落下來,清明節也失去了它那凄美的韻味,變得不再完整。
記得我還在上小學的時候,那日也是清明節。
我乘坐班車回家,天空中剛好飄起了細細的雨絲。班車一個大轉彎,雨仿佛突然變大,大理石人行道被很快打濕;車窗上布滿雨痕,像碎裂的玻璃。
我望著那雨出神,鄰座的小姐姐突然說要給我講個故事。
故事的內容我已記得不大清楚,只依稀記得那是個有關邪物與雨的極恐怖的故事,她還用每年清明節都會下雨來證明她那故事的真實性。
此后的很多年,每到清明節我都害怕極了。
看著清明節那日在空中飄著的雨絲,我對她的話深信不疑。
直到我漸漸長大,那故事被我淡忘,如今只是記得,清明節是定要下雨的。
而今日的一日未雨,不正是對那在我心中植根的命題的駁證嗎?
如今想來,雨反倒變成我所期盼的了。
雨是下不成了,但墓還是要掃,墳還是要祭的。
說到墳,便想到了一個英文單詞womb-to-tomb,這tomb便是墳墓的意思。而把七變w便是子宮的意思。
“womb-to-tomb”從子宮到墳墓,譯為“永恒”。
說起“永恒”,這詞也不過是個謊言罷了。
自古以來,有什么是亙古不變的呢?
原子在破裂,板殼在運動,喜馬拉雅在不斷增高。
長春也在一夕之間發生劇變,從車水馬龍到居家隔離。
這墓也終究是不能掃了。
但對故人的思念是永恒的嗎?
或許是吧,畢竟還是有人放不下。
但海水很濃,也會被蒸餾成淡水;牛奶很純,也終有變質的那一刻。

第七棵樹tree
謝謝每一位讀者!求評論指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