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夜扎營安寢之后,劉琦就帶著大軍繼續一路南下。
襄陽位于南郡最北方,幾乎就在南陽郡的郡界邊上,而攸縣處于長沙郡的南部,故而雖然劉琦是前往鄰郡就任,但這一路上的路途其實十分遙遠。
沒辦法,南郡與長沙郡都太大了。
而且最令劉琦無法忍受的是,是這時代幾乎沒有十分精準的地圖。
雖說這時候紙張已經漸漸流行起來,但主要還是在世家貴族上層之間流行。
按這時代普遍的情況來說,主要的記錄載體依然還是竹簡。
竹簡這種記錄工具,根本就不適合記錄地圖這種,信息繁雜而且要求精確的圖集。
當然在荊州中,是有記錄詳細的各郡地圖的。
但那些地圖,都被當做軍事要密放在州牧府中。
劉琦此次前往長沙在劉表看來只是一次尋常的換防,劉表自然就不會將州牧府中珍藏的地圖賜予劉琦。
劉表只是在劉琦的軍中,給其配了個向導。
這也是這時代大多數軍隊,行軍認路的主要手段。
但是向導指路,完全是憑借記憶指路。
而且從襄陽到攸縣的一路上,路途又遙遠,經過的縣又多,這些因素都影響了向導的記憶,
導致劉琦軍中的這位向導,為劉琦所指的路也并不是完全正確的。
幸虧這位軍中向導的基本素質還是在的。
故而一路上劉琦這支大軍雖走了一些彎路,但總體上并沒有偏離路線,
而幾乎每到一縣境內,向導都會向劉琦稟報到了何縣境內。
此時劉琦的大軍在經過數日跋涉之后,已經漸漸進入了南郡中的當陽縣境內。
劉虎騎坐在高頭大馬上,正目不轉睛的看著他前方的劉琦與徐庶。
見劉琦與徐庶議論不停,談笑風生的模樣,劉虎的心里有點不是滋味。
自從那日劉琦辟除徐庶為功曹后,為了以示親愛,劉琦與徐庶夜則同榻,日則并馬。
那副親密無間的作態,讓一直自視為劉琦第一心腹的劉虎,心里不是滋味。
劉虎不是個藏得住心思的人,他曾私下里向劉琦抱怨過,言劉琦如漢武帝一般,用人后來居上。
后來居上這個典故出自《史記》,
“始黯列為九卿,而公孫弘、張湯為小吏。及弘、湯稍益貴……或尊用過之。
黯褊心,不能無少望,見上,前言曰:‘陛下用群臣如積薪耳,后來者居上。”
劉虎是借用這個典故提醒劉琦,他有點喜新忘舊了。
但劉琦聽劉虎這么說后,頓時給了劉虎一個腦殼蹦,隨后他叮囑道,
“吾得元直,猶魚得水也,萬復再言。”
男人喜新厭舊一點怎么了,劉琦不在意這點。
受到劉琦叮囑的劉虎雖然沒有再找他說過什么,但心里的不平依然存在。
劉虎其實是看不起徐庶的。
劉虎覺得當今亂世需要的是他這種沖鋒陷陣的猛將,至于像徐庶這種只會夸夸其談,以美言迷惑君上的謀臣,那是一點用都沒有。
劉虎心中暗暗發誓,將來一定要在劉琦面前揭穿徐庶的真實面目。
就在劉虎看著徐庶的背影暗自發誓的時候,前軍的向導來到劉琦馬下,對著劉琦稟告道,
“中郎將,前方便是當陽縣治了,是否要停下修整。”
劉琦抬頭看了一眼天色,見離天黑還有好一段時間,便不想這么早停下來修整。
他正要讓向導繼續引路,豈不料這時一旁的徐庶聽聞已經到了當陽縣治了,便對劉琦進言道,
“當陽縣中有一俊杰,縣君何不前往辟除之?”
聽到當陽縣中有俊杰在野,劉琦頓時來了興致,他問徐庶道,
“元直所言是何人也?”
徐庶回答道,“此人名司馬芝,字子華,河內溫縣人也,其性亮直,不矜廉隅,可為諍臣耳。”
劉琦一向相信徐庶的眼光,因此他此刻對徐庶口中的這個司馬芝也好奇了起來。
既有俊杰,當然沒有錯過之理。
念及此處,劉琦轉身像身后不遠的劉虎招了招了手,劉虎見狀立即興奮的驅馬近前,
在劉虎到了近前后,劉琦對著劉虎言道,
“我要前去招攬一位俊杰,大軍的行進就暫時由你負責,徐徐前進到達當陽縣外后,停駐休息便好。”
又來?
劉琦今日的吩咐與前幾日如出一轍,令劉虎的心中警惕起來。
來了一位徐庶已經令其有危機感了,要是再來一個,他的地位可就真是不保了。
劉虎斟酌著言語,抱拳對劉琦言道,“中郎將不如帶上我一起前往,在路上我也可護中郎將周全。”
看著劉虎那副期待又有點緊張的神色,劉琦一瞬間就明白了他心中擔憂的是什么,他不禁覺得有些好笑,
“我自會帶親衛前往,若是百余親衛都不能護我周全,縱是加你一個又有何用。”
劉琦對自己的生命是很看重的。
他有一部百余人的親衛,這些親衛俱是當初他從荊州軍中親自挑選出的佼佼者。
每人皆是十人敵,這樣的護衛團隊若是都保護不了劉琦,劉虎再勇猛,去了也是無用。
況且,當陽縣在南郡腹地,是不可能有大股敵軍的,而要是小股流寇山賊什么的,他的百余親衛足以保護其。
見被劉琦拒絕了自己的提議,劉虎失望至極,他只能甕甕的抱拳接下了劉琦給他安排的這個差事。
在安排好了大軍行進的事宜后,劉琦就帶著百余親衛在徐庶的指引下,朝著某個方向奔去。
劉琦百余人皆是騎馬而行,行進的速度極快。
在徐庶的帶領下,劉琦一行人很快來到了一處鄉村之中。
在來到這處鄉村外之后,劉琦下令命眾人止住疾馳的速度,勒馬緩行起來。
在遠處劉琦就看到了這處鄉村多有炊煙升起,劉琦不想疾行的馬匹沖撞到了這鄉村中的人。
在眾人緩行起來之時,徐庶便向劉琦詳細介紹起了司馬芝此人來,
“司馬子華年少時要來荊州避亂,而在他行到魯陽境內時,在那里遇到了山賊。
與其同行者皆棄老弱走,唯有司馬子華坐在其母身旁守護著她。
當山賊來到司馬子華身前后,用手中刀刃敲著他的頭,司馬子華那時叩頭對那些山賊說:
“母老,唯在諸君!”(我母親已經年老了,諸位殺了我之后,放過她吧。)
那些山賊被司馬子華的孝心感動,
于是就互相之間商量說:“此孝子也,殺之不義。”
司馬子華因此免遭殺害,后來以鹿車推載其母,到了這當陽縣外躬耕為生。”
聽完徐庶的介紹后,劉琦不禁嘆息道,
“世間竟有此等孝子乎!”
雖然當世的人受教育的平均程度比后世的人低太多,但是道德素養卻比后世的人要好上太多。
就連山賊都會因為孝義之道,而放棄自己謀生的本職。
后世為了錢財,別說你媽媽年紀大不大,就算你媽是我媽,該砍的我也照砍不誤.....
但是劉琦疑惑起來,“元直與這司馬子華是如何相識的?”
徐庶答道,“吾在聽聞此事后,對司馬子華傾心不已,故而曾經來拜訪過他幾次。”
劉琦又疑惑道,“元直既然都聽說了此事,州中不可能不知,既然如此,州中為何沒派人來辟除他呢?”
劉表的性格劉琦太了解了,劉表最愛招攬名士,對于司馬芝這種孝動賊人的孝子,一向就是劉表的最愛。
徐庶答道,“州府曾經三次派人來辟除司馬子華,但都被其一一婉拒。”
“為何?”劉琦不解。
對于一個士人來說,被州府辟除,最低也是從州屬吏做起,這是很高的起點了。
徐庶想起司馬芝拒絕劉表的原因,臉上頓時浮現笑意,他說道,
“司馬子華那時言道:躬耕足以養母,不缺州糧。”
聽到司馬芝的這個的回答,劉琦先是一愣,隨后大笑起來。
拒絕辟除的理由可以有多種。
但大多士人都會選擇冠冕堂皇的理由,
一是為自己揚名,二是顧及辟除者顏面。
如司馬芝這般的直言不諱,說自己“不差錢”的,劉琦還是第一次聽說。
劉琦對于方才徐庶所說的司馬芝“亮直”的性格,這下有了初步的了解了。
同時,劉琦也對這個“不差錢”的司馬芝深深好奇起來。
劉琦在徐庶的帶領之下,邁入了鄉村之中。
劉琦這一行身穿軍裝,胯騎駿馬的的百余人在踏入了鄉村之中后,鄉村之中的人頓時嚇得全都回家躲藏起來。
方才在劉琦等人到來之前,還頗有行人行走的鄉道,此刻瞬間變得人跡罕至起來。
在這時代,百姓畏虎不如畏兵呀。
鄉道窄小,沒辦法讓劉琦等人騎馬進入。
于是劉琦與徐庶下馬來,在留下了一部分親衛看守馬匹后,劉琦就帶著剩下的數十親衛,跟著徐庶往著鄉村中的一處院落走去。
很快的,劉琦等人就來到了一處不起眼的院落之前。
徐庶上前敲響了這處院落的大門,在沒一會兒之后,就有一位身穿粗襦的男子打開了門。
這名男子在打開門后,第一眼看到的是徐庶,臉上閃過一絲喜色。
而后他在看到徐庶身后的一群人后,他黝黑的臉龐閃過了驚訝之色。
在司馬芝開門后,劉琦這才看到了他的樣貌。
只見司馬芝身穿粗襦,頭戴草帽,黝黑粗糙的臉龐上遍布著溝壑,
而細細觀之,劉琦還發現司馬芝的手上沾有尚未洗干凈的泥土,
司馬芝的這副相貌哪里有名士的半點氣質,活脫脫就是一個鄉間老農呀。

18年夏天
前兩天的感冒加重了,今天頭很痛,就先更一章。 不好意思了。 弄了個書友群,有興趣的可以加下1032767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