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投資建廠
朱四踩滅了煙頭,回到了屋里。
七嫂在朱四母親的安慰下已經止住了眼淚。
朱四開口道:“七嫂,清醒了嗎?”
牛彩霞羞愧的點了點頭,要說做思想工作還得是老太太。
七嫂也是一時糊涂,加上對丈夫絕情的傷心才做了錯事。
朱四繼續問道:“以后有什么打算?”
“還能有什么打算,種地唄,把孩子拉扯大就行了。”
朱四也說出了自己的打算。
“七嫂子,我準備投資在縣里建廠,到時候會需要很多女工,你可以去廠子里上班,也把孩子接到縣城,教育總比鄉里的學校好一些。”
朱四又對父母說道:“爹娘,我想把十里八鄉家庭有困難的人拉到廠子里工作,總是一條活路。”
朱四娘不懂這些,但是朱四的父親表示支持:
“好事啊,不過咱們農村人就會種地,怕是干不好啊。”
“沒關系,到時候肯定要培訓的,而且我準備開的廠子技術難度不會很大。”
“那你準備干什么廠子啊?”
朱四也想起了自己去京城前的想法。
“就建一個衛生護墊廠。”
“啥廠?”
朱四爹沒聽懂。
“什么護墊?”
“額......”
朱四怎么給他老人家解釋呢?
“就是女人來月事用的衛生用品。”
這下老頭明白了:“你怎么建這么個場子啊?那有人買嗎?再說你讓大姑娘小媳婦怎么去廠子里上班?這不讓村里人說閑話嗎?”
得,朱四這才知道自己爹也是個老頑固。
“我跟你說不清,不過這老百姓日子好了,總會追求生活品質的。我娘這些年每個月受折磨你看著不心疼我還心疼呢!我這也算是婦女之友!對,以后就叫婦友牌衛生護墊!婦友、富有,一個意思!”
就這樣,第二天朱四帶著二老坐著李大友騎得摩托車回了縣城。
先到得是王德民家。
“這兩位是親家吧!你好你好,我是小琴的爸爸,我叫王德民。這事我愛人吳學芝。”
“你好,我是朱長勇,這是我老伴方鳳英。”
“你好你好!親家母你好。”
倆家人這算是正式見面了,王德民一家已經擺好了飯菜。
等到大家都入了席,兩方老人開始商量起婚事了。
過程不必贅述。
反正朱四有錢,只要錢能解決的問題都不是問題,朱家老兩口都聽兒子的。王德民家也已經被朱四拿捏。
這女婿在王家說話也是非常有分量。
原本朱長勇還著還想三定三看,過彩禮。
但最后在朱四的主張下,婚禮大辦但不復雜,用朱四的話說:“革命的愛情不需要繁文縟節。”
等到婚事商量落定。
朱四也把自己的想法和王德民提了。
“我想在咱們縣投資建個衛生護墊廠。”
“這是好事啊!現在縣里也是開會說要引進外資,加快經濟建設呢!”
王德民一聽眼睛一亮。
自己怎么早沒想到,這女婿這么有錢,掏點錢給自己刷點政績,沒準自己退休前還能升上一級半級的,畢竟自己還不到五十,政治生命還沒結束呢。
“現在衛生護墊南方已經由廠家生產推廣了,但是我們北方還沒普及,這就留給了我們市場和時間。而且現在市面上的衛生護墊賣的太貴了,很多普通家庭女性和農村女性根本負擔不起,所以我想生產便宜又實惠的衛生護墊打開市場。最主要的還是能幫家鄉做點貢獻,鄉親們能有個工作。”
“對對對,國家提倡的先富帶動后富嘛。不過......姑爺,你怎么能保證你生產的衛生護墊就能便宜呢?你也說了,太貴老百姓也買不起。”
王德民不愧是輕工業部門的干部,經濟知識也懂一些。問的問題也是問到了點上。
“其實很簡單,您知道那個恒安廠的安樂牌是哪里的廠子嗎?”
“哪里的?”
“胡建!”朱四繼續說。
“現在國家交通還沒那么發達,尤其是便宜量大的鐵路運輸運力還跟不上。所以很大成本都在運費上了!”
“咱們扎根本鄉本土,省了運費,就省出了很大一部分成本。”
“還有一點,就是咱們的工人也比沿海的工人工資低一些。”
朱四說到這賣了個關子:
“最主要的是,我們生產的東西老百姓能接受!”
“這又是為什么?”
朱四的爹也被勾起了好奇心。
但是朱四沒有在飯桌上說。
畢竟有些話不齷齪也不骯臟,但是畢竟是在飯桌上。
還有自己的媽和丈母娘大姨姐。
這話真的不太好說。
其實朱四想說的也很簡單。
自從衛生護墊這個生意在他腦子里出現后,他雖然暫時放棄了,但是一直沒有停止關注。
在京城的時候朱四忙活自己裝修公司的空余,他還考察了一下衛生護墊的市場。
后世常見的什么護舒寶、安爾樂、蘇菲全都不見蹤影。
這也讓朱四意識到,這些耳熟能詳的品牌全是外購貨。
一個沒什么太高技術含量的衛生護墊竟然被外國品牌把持著半壁江山,朱四即使不在老家的縣城設廠,也要到京城去開場做衛生護墊。
這次想把自己父母和小琴一大家打包帶走也是有這個考慮。
而且現在市場上的衛生護墊產品非常單一,別說什么日用、夜用、超薄、加厚了。
長得都一個樣,長方形的一條。
甚至還有很大本分是衛生棉條。
很多男讀者可能不知道衛生棉條是個什么東西。
其實就是一根圓柱形的長棉棒。
使用的時候需要......
插進去。
這讓保守的我國女性怎么能接受嘛!
在后世這個東西都沒能普及。
在這個更加保守的90年代,簡直是離了大譜!
朱四雖然是男性,但是后時代那鋪天蓋地的廣告讓朱四沒吃過豬肉,總見過豬跑。
所以說朱四有把握設計出理念時尚超前,并且能被人接受的衛生護墊。
大家看朱四賣關子,也就沒有追問。
朱四這時候問自己的老丈人:“爸,咱們縣要想建廠,得跟什么部門打交道?”
“那就的是招商局了,他們局長我認識,不過不著急去找他。”
“為什么啊?”
朱四有點奇怪,這事還是越早啟動越好,畢竟時間緊迫,自己在京城還有一大攤子事呢,不能把時間都耗在這里。
“這你就不懂了,這上趕著不是買賣。”
王德民一直在氣場成就上被這個年輕女婿壓制,這回終于到了他擅長的領域。
可是要好好賣派賣派。
王德民端起酒杯,滋溜一下把酒喝光,然后雙眼緊閉咧開嘴角發出了了“嘖——哈——”的聲音。
那德行怎么看怎么欠揍。
朱四的丈母娘一個脖摟子打在老丈人后勃頸上。
“裝什么蒜呢,這是你女婿,自己的買賣。你以為這是別人求你辦事呢?趕快說!”
王德民無奈,幽怨的看了自己老婆一眼,然后老實說道:
“這當官的都一樣,你現在去找他,那就是你求他,你找他辦事了。到時候地皮呀條件啥的談判就沒那么容易了。再者說,我要是帶你去,那就是我欠了他的人情。”
朱四點了點頭。
后世有句話,叫投資不過山河關。
這話不無道理啊。
東北作為老工業基地,一直在國家計劃經濟掌控下。私營經濟活力小,思維僵化。
這也是主要原因。
不過不能因為有困難就望而卻步。
朱四既然決定去為這個國家做一些事。
不能說振興東北經濟,但是力所能及的總要去嘗試一下。
“那您說怎么辦?”
“過兩天你和小琴不是要辦婚禮嗎?這就是個好機會。
明天我就去發請柬,把縣里各位領導,各個單位頭頭請到婚禮現場。再把你在京城干的事業稍稍一透露,對了,你說的你干的那個公司叫啥來著?”
小琴自豪的搭話道:“雅閣國際裝飾公司,中央二臺那個健身五分鐘還做著廣告呢!”
一提到這個,飯桌上的女人都精神了。
王德民家和女兒王向云家也是有電視的,而且最近最火的就是這個跳健身操的節目了。很多人跟著電視學著跳,王向云和母親吳學芝也是經常看。
“原來那個雅閣公司就是妹夫開的啊!真沒想到!那可是中央電視臺的廣告啊!妹夫生意已經做的那么大了?”
王德民也是詫異的看著朱四,昨天在給朱四和小琴接風的時候,雖然朱思講自己在京城開了公司也有了錢,但是沒想到都能在中央臺打廣告了。
這下子朱四心里得意了,一年120萬的贊助費沒有白花啊!這就是朱四想要的效果,全國各地,只要是能收到電視信號的地方,再提起雅閣公司,那就是受過中央臺認證的信得過企業。
再想做什么事那就是事半功倍了。
王德民繼續說:
那就更簡單了,只要姑爺把你的公司名字一提,再不經意間顯露點財力。他們心思還不活泛起來?到時候就是他們拉著你求你投資了!咱們什么條件都好談。最后在縣里投資建廠那也是給了我的面子,我以后在縣里也能幫你說上話,什么亂七八糟的事都不會有了。”
說到這王德民哼了一聲:
“哼,在縣里掛了號的企業我看那個小癟三敢搗亂!就是那些底下的小鬼也不敢到廠里打秋風。”
朱四舉起酒杯,真心地說道:“這事還真是多虧了岳父大人啊!我雖然取得了一點小小的成績,但是這家有一寶如有一老啊,這事您還多多幫襯。咱爺倆干了!”
翁婿兩人一飲而盡。
而陪坐旁邊的王向云也舉起了酒杯:“妹夫,你看我和你姐夫也算是你和小琴的媒人。你以后有什么發財的道道,可不能忘了你姐夫啊。”
王向云再看向旁邊已經自顧自喝的有點迷糊的李大友:“你到時說句話啊!”
“啊啊,對!祝你倆百年好合!”李大友迷糊的舉起酒杯。
“哈哈哈哈哈”
“哈哈哈哈哈哈”
桌上的人都笑了出來,只有李大友一臉迷茫,王向云滿面恨鐵不成鋼。
朱四再次舉杯:“放心吧,姐,你和姐夫這個大媒人我不會忘的,到時候你也別干什么護士了!來廠里上班!至于我姐夫嘛......讓她留在系統里沒準會有用,這可是自己企業,萬一遭了賊讓人惦記上,還得靠我姐夫呢!”
一聽自己能去朱四的廠里上班,王向云也是很高興:
“謝謝妹夫了!我先走一個,你隨意!”
說完王向云就干了杯中的白酒。
朱四豎起了大拇指。
感慨著,這東北娘們就沒有不能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