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驚嚇
山塘,榮耀集團廠區。
昔日車流稀少的道路上,一輛輛載滿煤炭的卡車川流不息,往返于煤場和工廠之間。
一間大型車間內,文博、吳炳恒、王華、李建軍等人都在,另外還有扶桑新日石油的原田弘樹,棒子SK集團理事韓東植,棒子GS集團采購部次長李敏健,龍油集團副總經理張松,等。
原田弘樹臉色平靜,偷偷打量著文博等人的表情,直到此刻,他依然將信將疑。即便是煤炭能轉化為石油,價格也不應該這么便宜才對。
韓東植等人的心思也都差不多。
張松等人愿意過來,完全是看吳炳恒的面子。來之前是完全不信的,來之后將信將疑,畢竟廠區面積太大了,誰會拿這么多錢開玩笑?
最激動的是王華,等會如果真生產出石油來,他將成為最大的受益者。每年利稅兩千億?什么概念?山塘的GDP瞬間躋身第一,超越北上廣深。
“來了,”文博向前一步,他前面是一截透明的玻璃管道,中間有一個小閥門,石油流經時,可以取樣。
吳炳恒等人瞬間聚精會神了起來。
‘嗡,’
伴隨著機器低沉的嗡鳴,淡黃色的石油滾滾而來,從管道中奔涌而過。
文博笑著說道:“原田次長,韓理事,李次長,歡迎你們取樣檢查。”
原田弘樹笑著問道:“文社長,可以去貴公司的生產車間參觀一下嗎?”
文博擺擺手,“生產技術屬于機密,還請原田次長理解。我們生產出石油來,是為了賣出去。石油品質不好,是砸我們自己的招牌。”
“一天的產量能到多少?”張松心里還是不太相信。
“最大產量能達到139萬噸。”文博說道。
張松凝視著文博,“文總,什么價格呢?”
“略低于迪拜石油的價格。”
張松略一沉吟,“文總,如果能一直保持這樣的石油品質,我們一年可以買一億噸以上。我現在就可以和你簽合同。”
“謝謝張總您的支持,我們一定保持品質,讓您滿意。”文博笑著說道。
吳炳恒笑著問道:“文總,咱們生產出來的石油怎么是淡黃色的?”
“吳知事,石油的顏色和石油分子中的碳原子數量有關系,碳原子數量越多,色澤就越黑,密度越大,越不容易被煉成汽油,所以油品越差。我們通過煤液化技術轉化的石油,對其進行了脫硫處理,品質可以說是最好的,關鍵還很便宜。”
吳炳恒滿意的點點頭,“科技是第一生產力,這話真是一點都沒錯。好,好,榮耀集團這次爭光了,我回去就研究,一定要獎勵你們,好好獎勵。”
“吳知事,我們什么都不缺,等生產走上正規,您幫我們多調度些煤炭來,讓我們的產能能滿負荷運轉,我們就很感激了。”
“什么時候能走上正規?”吳炳恒關切的問道。
“關鍵看銷量,我們的儲藏能力有限,我相信會很快,我們的石油不愁買家。”
“李秘書,你記著提醒我,回去第一件事,幫榮耀集團協調解決煤炭的問題。”吳炳恒當眾吩咐秘書,自然也有作秀的成分。
龍油集團的張松、龍化集團的王春明,兩人對視一眼,都沒有言語。有外人在,說話不方便。再者說,這件事太大,他們必須確認產量是真實的,然后抓緊回去上報,肯定得驚動樞密院。
五億噸什么概念?去年龍國的原油消耗量才三億噸,一半以上進口。如果是真的,龍國不但可以一舉摘掉貧油國的帽子,還能搖身一變,成為石油出口國。這項技術的威力不比核彈差,將是爆炸性的。
“文社長,我們如何相信貴公司的產量是真實的?”原田弘樹問道。
文博笑了笑,“原田次長,賣東西,一手交錢,一手交貨。咱們可以簽訂一份長期合同,不論是石油數量還是質量,如果是我們違約,我們不但承擔責任,還愿意賠償由此造成的損失。我知道大家心里不放心,但事實勝于雄辯。我們一視同仁,愿意和各方簽訂相同的合同。”
“如果貴公司違約,貴公司賠不起怎么辦?”原田弘樹問道。
文博淡淡一笑,“原田次長,我們榮耀集團掌握的煤液化技術,是無價的。技術是無價的,我們也是無價的。您放心,我們不可能違約。我們更希望,能鋪設一條輸油管道,直通扶桑,進一步降低石油成本。”
“文總,貴公司的技術注冊專利了嗎?”韓東植問道。
“沒有,也不需要。我對我們的技術有信心。”
原田弘樹問道:“文社長,貴公司在生產環節中,有沒有侵犯其他公司的專利權呢?”原田弘樹的算盤是,打著榮耀集團侵權的幌子,想辦法參觀它的生產車間,爭取獲得一些秘密。
“當然也沒有,除了我們,還有其他公司能把煤炭轉化為石油嗎?”文博笑著說道。
吳炳恒低聲問王華,“五億噸相當于多少桶?”
“40億桶左右,按35美元計算,是1400億美元。”王華知道吳炳恒想問什么。
吳炳恒捋了捋頭發,緩了幾秒,“一會等扶桑人和棒子人走了,咱們和文總好好聊聊。”
“是。”
石油嘩嘩的流過,所有人都有種置身夢中的錯覺,太魔幻了。
原田弘樹手心有些冒汗,激動的,龍國人能研發出這項技術,他相信,只要給扶桑一段時間,扶桑也一定可以。
“文社長,今天試生產要生產多少石油?”
“一百萬噸,我們目前的儲藏能力就是一百萬噸。”文博笑著說道。
“我回國后立刻匯報,爭取早日簽訂協議。”原田弘樹說道。
“好,我靜候您的佳音。吳知事,車間里也沒什么好看的,要不咱們去會議室?”
“好,去會議室,咱們好好聊聊。”吳炳恒笑著說道。
“您請。”文博請吳炳恒先行。
因為廠區面積太大,從車間到辦公主樓只有六公里多,自然需要坐車,三輛考斯特。
辦公主樓已經竣工,但裝修工作還未完全結束。辦公樓里也空蕩蕩的,只有寥寥幾個工作人員。
“文總,這座工廠從建造到投產用了多長時間?”張松問道。
“規劃用的時間長,建造時間很短,四個月的時間,我們雇傭的人手多,是三班倒干活。”
張松心里震驚,說道:“厲害,這項技術,您是發明人嗎?”
文博搖搖頭,“不是。”
張松沒有再多問,剩下的事,已經不是他能做主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