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外公的手術沒有很成功,后來又做了很長時間的化療。
有一次我去看望外公,他身上蓋著厚厚的毯子,頭上帶著一頂紅色毛線織的帽子,正坐躺在屋子里門前的椅子上,眼睛平平的看著前方,我從外公面前走過,輕聲的叫了他一聲,外公也一動未動,臉上再也沒有望日的精氣神了,是呀,誰又能在生命被病魔折磨的面前不妥協呢!
我坐在外公后面的沙發上,靜靜的看著他的背影心想,這也許就是生命的浪潮吧,是我的長大在崔著他老去,他累了。
在我那次離開沒多久,外公就安詳的走了,沒有遺言沒有交代。只是我媽之后經常在下雨天,坐在院子的臺階上,看著雨滴發呆。
有一次我走到媽媽身邊輕聲的問她怎么了,媽媽說想起外公以前嚴厲的樣子了,那時候家里孩子多,沒錢上學,外公天天讓家里幾個孩子搬著小板凳,坐在院子里拿著過去陳舊的老書自學,你外公雖然是個粗人,但是很愛學習,思想一點也不老舊。這樣沒過多久你外公就去了部隊入伍,那時候是前線的預備軍,一直在后方做實彈訓練。
媽媽說外公還聽見過子彈從耳邊飛過的聲音,還有坦克從頭頂軋過去的轟鳴聲震耳欲聾。
媽媽說那時候家里苦,經常饑不裹腹,外婆一個人照顧家里六個孩子太累了,所以就讓在部隊上的外公退伍了。
外公戀戀不舍的退伍后,被分配到了市里的鋼廠工作,為了給外婆分擔家里的負擔,外公把家里的大女兒也是我現在媽媽,帶到了市里的廠子里照顧,那一年我媽八歲。
媽媽說那時候的生活是最幸福的,跟著外公天天都能吃到好吃的,偶爾還會和外公去廠子外面下一次飯館,順便外公還會帶著媽媽去附近的公園逛逛。
媽媽說當時在公園里溜達的某一瞬間,她感受到了做為一個女孩的天真。

樹下無風
陳舊的時代,也有現代人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