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公他十幾歲就去參了軍,在南平。家里人口太多了,想著去參軍既可以減輕家里的負擔,有可以鍛煉自己。在部隊里,他吃苦耐勞,而且每次訓練的成績都是優秀,慢慢地部隊里也對他進行了重點培養,先是入了黨,接著就是提干。他看著我在往簸箕里仍蘿卜,便第一次和我說起他當排長的時候。當時他訓練的士兵各個都是個頂個的刻苦、強悍,扔手榴彈的距離一般30米便會判定及格,而他帶的兵幾乎全部扔出的距離均在50米以上,屬于絕對的優秀。在部隊里就是用訓練成績和比賽演習說話,就是如此,他拿了不少軍功。很快,他便當了連長,團里的領導也對其相當看好。
記得有一次,在過年的團圓飯后,大家在喝著茶,打著撲克,他和我們一群小孩聊天‘吹噓’,說當年他參加過‘對越反擊戰’,也是在南平,不過是最后沒去成,差點。當時他已經和外婆結婚了,而且生下了兩個女兒,一個兒子,外公因為要去準備參戰,所以請假回家和他父母還有外婆他們見面告別。外公父母拉著他,拖著他,死活不讓他走;外婆則一手抱著舅舅,一手抱著外公的腿,兩邊還站著媽媽和小姨。外公安撫勸慰了他們,最后還是回到部隊待命。
最后外公所在的部隊,就在要開拔奔赴戰場的前夕,收到了命令——全軍原地待命,等候進一步指示。
因為,戰爭結束了。
他也因此經常和我們調侃,但凡那時候我只要上了戰場,往那戰場上開上一槍,我的級別也都可能得到進一步提升。
沒辦法,國家強大了。
不過就因為上戰場前外婆他們和他的一番拉扯,讓他覺得自己很少有時間陪在家人身邊,盡管外婆能以軍屬的身份去軍營,但是她總是對部隊的生活不適應,總感覺差了點什么。最后外公再三斟酌下選擇了轉業。當時團里十分看好他,準備進一步送外公去軍校深造,奈何他鐵了心,最后只能放手讓外公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