敵軍的主帥得到自己軍營又一次被偷襲的消息氣得胡子都歪了。
“大唐軍一點都不講規(guī)矩!”主帥伸手抓著他的胡子,那些用很多彩色繩子編成的麻花胡子看起來都沒有平時威風。
“咱也偷襲他們!”一邊主帥的兒子十七八歲的樣子,一副初生牛犢不怕虎的氣勢。
主帥斜眼看了他一眼:“你長腦子了嗎?他們偷襲我們兩次肯定早就做好我們回擊的準備!”
他兒子一時間不知道該說什么好,閉嘴了。
主帥下令所有軍營移動集中到一起駐扎,這樣原本分散三個地方的軍營變成一個大軍營。
主帥親自給全軍下令晚上必須有一半人值守,輪流休息。
他已經恨不得馬上就去大唐軍營殺個痛快。
可是自己大軍連續(xù)兩天被偷襲,糧草也遭受很大的損失,補給還在路上。
既要保持眼下的軍心也要防止大唐繼續(xù)偷襲。
魯肅和陳破玄這邊偷襲成功回營個個興奮的恨不能再回去殺一回。
丶去和太子復命的時候,魯肅還想今天晚上繼續(xù)去偷襲。
太子搖頭拒絕了。
“任何事情都再一再二不再三,這偷襲敵營他們肯定會吸取教訓做好準備,再去就會吃虧。”太子的腦子還算清醒,他的理由張涵春也同意。
魯肅和陳破玄點頭后回去休息。
甲文四個孩子一起過來看太子時提到接下來怎么辦,太子的意思還是想兩軍正大光明的對戰(zhàn)決定勝負。
甲文提議大唐軍隊后退十里,迷惑敵軍,在這斷距離做好陷阱等他們進攻時給予重創(chuàng)。
太子猶豫:“敵人要是不上當呢?不是白做了嗎?再說無緣無故后退不會擾亂軍心嗎?”
太子有疑問也是正常的,他畢竟第一次上戰(zhàn)場沒有經驗,而且不夠果斷。
甲文的思路是來自宮里給他講解兵法的太傅,論經驗太傅肯定有不少。
“父王,兵不厭詐,我們后退敵人會想著趁機報仇,而且他們本來就是來進攻我們的,有這樣的機會定不會放過。陷阱不需要太復雜,挖一些坑讓他們的戰(zhàn)車跑不起來,弄一些帶刺的荊條阻攔戰(zhàn)馬的飛馳。”甲文昨晚就想好了這些細節(jié),因為這些準備起來快且不累。
撤退的理由很好找,就說太子傷重需要靜養(yǎng),然后發(fā)出休戰(zhàn)的信號。
敵軍自然不會那么聽話就休戰(zhàn),只要他們追就會中埋伏,不追也會派兵去引誘他們。
反正甲文想好了各種可能出現(xiàn)的狀況,只要太子同意就可以馬上行動。
大軍先退,留下小部分士兵準備陷阱即可。
敵人追來時只需要百十號人假裝驚慌的逃走制造氣氛即可。
太子最后還是同意了甲文的提議。
大軍上午得到后撤的消息,后面的軍營先行出發(fā)拔營就走。
前面留下一些帳篷做假象防止敵營派人過來探消息。
晚飯前撤退的就剩下一千多人,甲文留下指揮這些人,雙雙跟著太子后撤,乙武和丁全帶著閃靈去準備陷阱。
分工明確速度快效率很高,前半夜就完成了。
第二天,敵營派人過來送戰(zhàn)書發(fā)現(xiàn)大唐軍營竟然后退了。使者回去稟告主帥,主帥真的就和甲文預測的一樣集結大軍要報仇,反正他派人送了戰(zhàn)書,你不打招呼撤退就不能怪他們。
等在陷阱的大唐軍隊眼看著敵人的戰(zhàn)車戰(zhàn)馬進入準備好的地區(qū),很快馬兒嘶鳴,士兵慘叫連連,他們都不忍心出去演戲欺騙這么憨傻的對手。
這一場伏擊下來,大唐又輕松解決了幾千敵軍,還繳獲很多戰(zhàn)車戰(zhàn)馬,兵器一大堆。
敵軍主帥氣的胡子都快揪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