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勤二支隊二站,各種出勤各種訓練,假期之后,還會有若干既定演練,更名之后,任務范圍某種意義上更為廣泛,你也不知道下一次任務,是在CBD還是在石化區,救援現場,一定程度上也是變化莫測,稍有判斷失誤,也可能會有難以挽回的后果。期間有一次大規模調動,包括特勤二站在內七個消防站三十輛消防車出動,不過到達現場確認是誤報。這種誤報,每隔一段時間總會有一次,當然對于各位消防隊員來說,只要不是惡意撥打,也算是能夠理解。
作為特勤消防站,訓練強度一直很大,也就幾個月,基本都有腹肌,老隊員們早已適應,年輕人則也需要不斷調整。裝改之后,執勤模式和之前還是高度相似,這些年即使是普通隊員,待遇也是好了很多,不過這份工作在某種意義上,還是要吃得了苦耐得住寂寞,作為站長,也是要在細微之中觀察,看看哪位是棵好苗子。覺得有潛力的,還是想好好磨練一下,訓練暫時落后的,也是希望他們能夠擺正心態趕上來。老隊員和指揮員們一直強調團隊合作,因為救援現場,不是一個人在單打獨斗。
過節了,食堂也會做出些新花樣,放假第一天,食堂阿姨做出了松鼠鱸魚,也是讓許多消防隊員尤其是年輕的消防隊員欣喜,后來幾天,也是做出了毛血旺、大盤雞、宮保雞丁等各地菜肴,忙碌半天,兩碗飯也不是問題,一桌的菜讓各位忙碌的小伙子們挺驚喜,對于新入職的同事來說,第一次在外過節,也是心態會有些許小波動,吃得安心了,工作也會心靜不少。
閑暇之時,相比于蔣子翼和老婆兒子視頻聊天,錢一飛單調不少,給爸媽打個電話,看看朋友圈。這段時間,津海消防救援局的公眾號做了一個系列,挑選了二十個消防站,介紹其發展歷程,這其中,也有他剛剛加入消防局時工作的消防一支隊五中隊。那時每天都有起床號,每天都要出操,每天都是水帶、二節拉梯、掛鉤梯,做得不好了,俯臥撐也是常態。繁華市區,他們也是一道獨特的風景,也是有人感激有人叨叨,二十左右的小伙子,也是在這個特殊的崗位上,既有感動,也有委屈,漸漸習慣了這份工作帶給自己的復雜情感。
他入職時,整個市消防局就四十八個消防站,每個消防站,都能保證至少六輛消防車,有的消防站也是可以配到八至十輛車,每輛消防車可以坐六至八人。因為在市區繁華地帶,所以他所在的消防站,配置了一輛IVECO云梯車,一九九六年購入,當時全市只有五輛,每次出勤,在一眾“東風”“黃河”消防車中也是及其顯眼,不止一次跟著程子翔背著空呼登上云梯進入燃燒的大樓,好幾次有受困人員恐高,搭乘云梯撤離時不僅系上了安全帶,也是輕輕捂住他們的雙眼。如今五輛車已經退出了救援一線,四輛拆解,一輛則是計劃進入消防博物館……
各種回憶,感覺都像昨天一樣,如今的老部門已經先后更名為中山北路消防站(中隊)與中山北路消防救援站,繼續守在津海最繁華的區域(之一),好幾次,也是在大規模救援行動中遇到過老單位的同事,總是會有些興奮,當然,行動行動現場,也沒有時間敘舊,畢竟,從市中心到海河新區支援,亦或是兩個消防站同時出轄區支援,絕對不是普通的消防救援。
當然,也會和她聊幾句,或許是真的想不出還能找誰聊天,或許是出于一種,禮節。高中一個班,當年選擇穿橄欖綠的,也就他一個,畢竟在津海,即使高考失利,也是會有不少機會。能聊的來的同學,正式越來越少,不是事業有成每天數錢或是開會,就是聊天發一句話還得看兩眼孩子,似乎聊天沒心里負擔的,只剩前女友了。早已分手,卻也不尷尬,聊聊工作,吹吹牛,只要不聊當年的戀愛過往,彼此都不尷尬。
面對前女友,說沒有愧疚,是假的,當年的分手,與周圍人認為的不同,是他提出的分手,是他自己不敢面對小蓉和小晗姐妹倆,也很難接受和前輩一起進火場自己還在而前輩殉職的事實。往后的這些年,各位都認為他已經成長為了一名合格的消防指揮員,而他自己,還是很難放下這個包袱。不是沒有去看過心理醫生,只是各種疏導該做的都做了,剩下的,就靠他自己了。他也曾經天真的一以為,自己可以冰冷到不會后悔,結果那次大型倉庫火災救援,在火場堅守了六個小時,兩人面對面,算是從一線被叫下來開會商討下一步救援方案,會議開完只是喝了一口水,然后她直接吐血,然后迎面倒下,下意識地扶住她,卻感覺那一刻,全身為之一顫,抬上救護車的時候,她還握著對講機,那一刻作為前男友的他,真的,好心疼。
這兩年,也是問過自己,既然彼此都不記恨,是不是還有機會挽回,只是無論是自己還是她,都不能有一個確定的答復,畢竟,分手都已經八年了,八年,會發生好多好多事兒,能回答這個問題的,或許只有時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