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21日——春分,村里的路通了。隨著這條路而來的還有高壓電線,網絡寬帶。自春分之后,自線路完備之后,我們的發展速度,將會再上一個高度。
順便說一下,秦晴也踏著此路來,到了我們村,他在村中學校任教。
早在那天——我在爸爸背前哭的那天,我就發現這里雖是山地繁多,但也是一項美妙的地理資源。
山坡上的樹長得格外茂盛,為何呢?我研究了一段日子,利用了我的地理知識。
山坡向陽,光照充足;降水豐沛,水分充足;坡度較大,水多而不澇。這是非常好的種樹條件,一個大膽的想法,萌生在我的大腦中。
根據市場的需求,結合當地的優勢條件。
我打了電話給忠化興,并將我的想法告訴了他。
“那你們那可是一塊寶地呀!”他說。
“可我不知該怎么利用。”我說。
“就我看市場這個走向,建議你們種植芒果樹。美國的‘肯特芒’非常好的品種,子小肉大,耐存,品相好,易賣!”
“那……”我有些不好意思,他心領神會。
“準備簽合同。”他說。
“謝謝!”
4月5日,忠化興來了。我在村的黨群服務中心接見了他。
“你怎么會這么黑呀?看看你的手,跟老樹皮一樣!”忠化興說,“我的天哪!你還能彈鋼琴嗎?你彈琴可是很好聽的。”
我笑了笑,“沒什么,我要是當軍人的話也得這樣的。”
在鞭炮聲中,我們村簽下了第一份商業合同,也是改變村子命運的合同。
這里地多人稀,男人們代表家庭來承包山坡種植芒果。此間,忠化興會派人培訓男人們一年,我作為法律擔保人。
經營大概是這樣的,也算得上是忠化興的投資了:他給村民們提供樹苗及相關器具,在對人們進行種植培訓一年。而后到了豐收的季節,他在派人來收購,按照該給的價格付錢。
這也就代表著:誰的汗流的越多,誰的回報就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