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网_好看的小说免费阅读_网文欣阅 - 阅文集团旗下网站

首頁 歷史

歷史讀書筆記:從春秋戰國開始

第五章 《春秋》“禮崩樂壞”初見端倪

  “隱公元年,秋七月,天子使宰喧來歸惠公、仲子之帽?!边@里指的是天子做的這件事情于禮不合。

  傳說,在三皇五帝時期,黃帝首先開始制定了養生送死的禮儀制度(出自《史書》),后來又經過多位國君的改善,在周朝的送葬儀式已經更加完善。

  孔子在《春秋》中就有對送葬儀式的規定:“天子七月而葬,同軌畢至;諸侯五月,同盟至;大夫三月,同位至;士逾月,外姻至。”接著又寫道“贈死不及尸,吊生不及哀,豫兇事,非禮也?!?p>  說的正是魯惠公一事,用大白話來講就是:周平王派來的宰喧送吊喪禮品的時候,并沒有趕上惠公的葬禮,而當時的仲子還活著。死的人已經下葬,活的人還沒死就送葬禮,這些都不是應該有的禮儀。

  說起春秋是一個“禮崩樂壞”的時代,很多人都不理解其中緣由,其實就魯惠公這件事情上“禮崩”已經初見端倪。

  這也就是在當時,周平王雖然式微,但名聲上還是統領眾諸侯國的君主,諸侯們或多或少都會給他一些面子。

  你要是放在現代,來著可能還沒進門就要被主人家轟走。

  而在春秋這個時代,國家本來就很多,和魯國實力相當的諸侯們也有很多。在魯國剛剛送走前任國王,王權交際之時,有很多諸侯國本就虎視眈眈,這時候但凡給他們一個借口,可能就是群起而攻之的局面。

  如果說魯隱公當時真的將周平王派來送喪禮的宰喧拒之門外,那么其他諸侯們就可能會說“你魯國對周天子不敬,是不是想造反”。隨便給你按個借口,幾個諸侯聯合起來,群起而攻之,你這個諸侯國可能就沒了。

  雖然這只是我的猜測,但并不是無跡可尋。之前我一直不明白,東周為什么又叫春秋戰國?

  東周既然有天子,那為什么還有那么多諸侯們為了搶地盤打的你死我活的,國家的上位者不管嗎?

  后來讀了史書我才明白,當時的周平王雖然被各個諸侯擁立,東遷到洛邑,保住了大周的江山,但沒有多少威信力,所有才有春秋戰國這個說法。

  那么反過來說,當時各位諸侯明明有強大的能力,那又為什么不直接推翻周平王的統治,或者是在周平王死后,他的兒子、甚至孫子即位的時候,王位都沒有被直接否定?

  究其原因,一個是當時的諸侯國師出無名,另一個也是各個諸侯相互制衡的結果。

  商湯在推翻夏朝的統治時,是因為夏桀昏庸無能,耽于玩樂;周朝在推翻商的統治時,是因為帝辛殘暴不仁,引起眾怒。

  在周幽王的時候,周幽王“烽火戲諸侯”“改立太子”等行為惹的申侯起先造反,跟之前的性質又有些不同。

  同樣是無能的君主,之前的改朝換代都是一呼百應,而在這一次卻成了擁立舊太子宜臼,也就是周平王,這是為什么?

  個人認為:這跟周天子的分封制脫不開關系,各諸侯之間誰也不服誰,自然就沒有一呼百應的效果,所以他們退而求其次,擁立原太子,既能保持原有的平衡,周朝的實力又能進一步的削弱,而且從中還能撈到一些好處,何樂而不為呢?

  說到這里,不由想起周武王在實行分封制的時候,是不是正是因為自己起兵造反的前車之鑒,害怕自己的后人重蹈覆轍,才搞得這一出“分封天下諸侯”?

  點到為止,言歸正傳,在隱公元年還發生了幾件事。

  “九月,及宋人盟于宿”,這里說的是隱公上位后的第二次結盟。

  在魯惠公的晚年,和宋國打仗,最終魯國獲得了勝利。隱公上位之后,魯國和宋國開始講和,九月在宿地結盟。

  之前咱們就有說過,在春秋這個時代,諸侯國多如牛毛,想要讓自己變的強大,你必定不能把自己置于險境。魯隱公剛剛即位,為了鞏固他手中的政權,他必須多方結盟,才能進一步的穩定魯國的地位。

  “十二月,祭伯來”。說的是祭國的國君訪問了魯國。

  說到這里,隱公元年的事情就告一段落了,下一章咱們接上這一章的內容,也跟著《春秋》的記載,接著說隱公二年的事件。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定南县| 临夏县| 上虞市| 鲜城| 永川市| 游戏| 西华县| 巩留县| 塔城市| 彩票| 工布江达县| 兰考县| 高要市| 营山县| 普兰县| 重庆市| 南宁市| 西城区| 军事| 来安县| 平乡县| 湘潭县| 鄂托克旗| 宜丰县| 武安市| 东乡县| 渭源县| 寿宁县| 开江县| 博白县| 清徐县| 海阳市| 丹江口市| 温宿县| 哈密市| 文登市| 根河市| 左云县| 六盘水市| 黄平县| 黄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