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其后的故事便沒有什么波瀾,男孩弱冠之年,便向父母袒露心聲,向女孩的家人提了親。
兩家既是鄰居,也是世交,雙方家長都非常支持這門親事。而且雙方家長也都家境殷實,成親之日,十里紅妝,男孩兒,騎在高頭大馬上,一身喜慶的新郎服。
看著四周人不停的說著恭喜恭喜,男孩兒當真覺得志得意滿。在眾人的恭賀聲中新娘下轎,過火盆,跨馬鞍,拜堂。
主禮人宣讀二人證詞,兩姓聯姻,一堂締約,良緣永結,匹配同稱。看此日桃花灼灼,宜室宜家,卜他年瓜瓞綿綿,爾昌爾熾。謹以白頭之約,書向鴻箋,好將紅葉之盟,載明鴛譜。此證。
故事的主人公男孩叫簡思齊,女孩叫虞蕓
或許故事到這里,二人就應該這樣幸福美滿,白頭偕老。
終歸是世事難料,兩個青梅竹馬,拜堂成親后,當真說得上是舉案齊眉,結婚后的一年,也誕下了他們愛情的結晶。
或許是老天爺不想讓二人如此美滿,抗日戰爭爆發了,之前雖說身處亂世,但終歸還有一絲安穩可言。
但時逢外敵入侵,倭寇猙獰,這最后一絲安穩,也讓這群畜牲給打破了。街上的流民越來越多,報紙上的消息也越來越讓人沉重。
二人亦是飽讀詩書之人,也都有一腔熱血。思齊對蕓兒說:“我欲參軍報國,但終歸是放不下你。戰場之上,槍炮無眼,若此一去,不知還能否回來。”
蕓兒看著丈夫堅定的目光,知道他已下定了決心,只是說了一句:我等你回來。
離開的那一天,海棠花開得正盛,雙方即使再不舍,但雙方沒有任何一個人表露出來。害怕對方擔心,在思齊出門的那一刻。蕓兒朝他的背影說了一句小心。
思齊的背影沒有轉身,只是揮了揮手。讓他回去。
思齊參軍后,前線戰事愈發吃緊,因為雙方父母年事已高,蕓兒擔負起照顧整個家庭的重任。為了父母的安全,云兒決定拋棄祖宅向后方撤離。
他們來到重慶,又買了一個院子。蕓兒在院子又栽了一棵海棠樹。戰火紛飛的年代,蕓兒甚至不知道思齊是否已經死在戰場上了。
蕓兒不忙的時候就會坐在院子里看著海棠樹。但他不敢想思齊,因為心真的會痛。
這時,思齊正在前線浴血奮戰,他現在是一名連長。以前的一名溫潤如玉的公子已經不見了。變成了一個糙漢子,一言不合就會罵娘。
連長,日本鬼子又他娘的沖上了。你他媽吼個屁,你手上是他娘的是燒火棍啊!小日本他媽的敢上來,給我突突死他。這幫畜牲回東洋老家。
思齊打的正興起的時候,扣動扳機竟然沒有聽到槍響的聲音。低頭一看,沒有子彈了。狗子,你他娘的子彈呢?快點給我拿點來,沒子彈了。
連長沒了,一顆也沒有了,狗子哭喪的臉像連長抱怨。思齊狠狠的罵了一句,操。還有喘氣的嗎?給我嚎一嗓子。思齊一看,連里剛上戰場的100多人,只剩下20幾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