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秀記得自己的媽媽就是童養媳(又稱“待年媳”“養媳”,就是由婆家養育女嬰、幼女,待到成年正式結婚。舊時,童養媳在我國甚為流行。在民間,一般認為兒子可以傳宗接代并增加勞動力,而女兒遲早要嫁人還要賠一份嫁妝,生養女兒就如幫別人家養媳婦,嫁女兒時還要忍受一次親人別離之苦,所以大部分家庭把女兒送人家,或交換,買賣,指腹為婚,為小孩預做婚嫁規劃等)。住進劉家,情緒沒有多少波瀾。
劉祖能每天會定時到田下山監工,家里的日常細用和菜食,素蓮會送來,翠玉和黃秀則被叮囑不外出,只管安心在家生活。
翠玉不比黃秀大多少,但她是名義上的婆婆,除了煮些飯菜,家里大大小小的家務活都由黃秀做。
黃秀照顧劉世吉就極具挑戰性:這個十二歲的小男孩,吃喝拉撒都在床上,黃秀少不了來來回回地洗曬端送哄喂;他是癱了,但脾性急暴,稍不合意,就大嚷大罵,有時趁著扶起時,手還會靈活地掐打扶他的黃秀,黃秀忍讓著,盡量順依著他。
翠玉待黃秀仍算和氣。
天一亮,黃秀就開始忙活:每天屋里院內、廳中堂邊的衛生;全家衣服的洗曬;祠堂內供奉的生果香燭;打井水、集柴枝(燒飯燒水用);還有初一十五,逢年過節要準備的祭祀擺設和供品(一整套專門的桌椅碗筷、酒杯菜品、紙錢燒爐),黃秀毫無怨言地做著。
大饑荒剛過,貧田還沒有大量作物產出,糧食市場仍蕭條一片,劉家平日煮的飯食,幸有紅薯稀粥和一些菜蔬。
翠玉用過飯后,還會有一些剩粥剩菜,黃秀端給劉世吉吃過后,才把剩余地吃了,盡管肚子仍是不飽,但不餓,只要有吃的,黃秀就覺得沒有困難的事。
不停勞作下,轉眼到了1944年夏天,日本忙著和美國太平洋戰爭(這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一部分:以日本帝國為首的軸心國和以英美國為首的盟軍于1941年12月7日至1945年8月15日期間進行的戰爭,范圍遍及太平洋、印度洋和東亞地區)。
1936年8月,日軍政府為“在外交和國防兩方面確保帝國在東亞大陸的地位”,以“侵略中國”為國策基準,以“北進”和“南進”為國策方針。當日軍陷于中國戰場無力自拔時,他們于1938-1939年先后對蘇聯用兵,但以失敗告終,于是日本急于以“南進”尋求新的突破口。
1940年夏,當時國際局勢:德國成功閃擊西歐、何法降敗,英國岌岌可危。歐美帝國主義在歐洲戰場上無暇東顧,東南亞遂成了“真空地帶”。在此期間,日本帝國主義趁機完成了作戰兵力的準備和軍備生產(航母、戰列艦、巡洋艦、飛機、潛艇)。他野心膨脹地要用武力奪取歐美在東南亞的殖民地。
此前,除泰國為形式上的獨立國,英國占領緬甸、馬來西亞和新加坡;美國占領菲律賓;法國占領印度支那(越南、老撾、柬埔寨);荷蘭占領印度尼西亞;葡萄牙占領帝汶。
日軍兵分幾路,在占領東南亞各國時,還偷襲了美國珍珠港,美國隨即對日宣戰。太平洋戰爭開始時,日軍取得了戰爭初期的暫時優勢,后來中途島和瓜島戰役失勢,喪失了戰略主動權,日軍不得不從戰略進攻轉為戰略防御,戰局開始向著有利于美國及其同盟國方面發展,美方逐島作戰,屢戰屢勝。
1944年6月,盟軍根據電臺發出的信息(太平洋戰爭爆發后,美國及盟軍在遮浪半島的施公寮島設立了無線電臺,并派來了兩名美國人及1名翻譯),數次命中了圍繞汕尾港的數處敵艦,施公寮居民趁值守日軍整頓之隙,得以在近海捕撈并加緊往返于遮浪島內販售交易。
素蓮某天給劉家帶來了久未見售的粉簽(當地人純手工制作的一種紅薯粉,粉細細的曬成一團,主要可做炒粉,味道勁道糯軟),翠玉炒了一大盤自顧自地吃了起來。在家忙碌的黃秀聞到香味,滿心期待,畢竟太久沒吃過了,她心想著翠玉吃完這午餐會剩下些,誰知等她忙好來看:炒粉連盤被藏了起來,桌上除了沒收拾的碗筷,只剩一些早上吃過的菜葉湯,黃秀感到失落,但也沒法子多想。
因為接下來的日子,連菜葉湯也成了大家的奢望。
日軍接連退敗防御,他們預料美方下一步的戰略意圖,可能在東南沿海汕尾登陸,重點是碣石灣、紅海灣及大亞灣沿岸。于是他們決定搶占汕尾港,防止美及盟軍在海陸豐沿海登陸,同時打通華南沿海交通線,維護日軍在大陸撤兵的退路。
1945年一月,日軍大派兵團占據這些要地,104師團統率步兵、野炮兵、工兵、輜重兵等約3.5萬人壓境而來,汕尾港、鲘門、馬宮港、海城、可塘圩、龜齡島、捷勝、田墘、遮浪到處被日軍占領。日軍在汕尾大德港至長沙灣海城;海陸豐交界的法留山至大嶂山、將軍山;海豐的蓮花山至塔尾湖、龍須徑等,沿線分別構筑洞窟式防御工事;戰壕碉堡防御工事;飛機場等三道“馬蹄形堡壘戰術”的防線。
日軍持續強勢占領并有日偽處處掣肘及打家劫舍下,汕尾的民眾日子過得更加艱辛。而在施公寮島的劉祖能,因在田下山上的殘存的石獅頭古炮臺里藏了干糧(石獅頭炮臺始建于清康熙年間,東距施公寮村兩公里,西南距施公寮村半公里,北臨碣石灣。所有墻體均為灰沙夯筑,現墻殘高4米),與外界隔絕的劉家及村中鄉民得以堅持下去。
1945年,在國內及國際反***力量的打擊下,日軍的侵略行動迅速土崩瓦解,五月到六月,美飛機轟炸了盤踞在紅海灣一帶的日艦,大量日軍尸體漂浮到沿岸海灘上。8月15日,日本天皇發布停戰詔書。至10月7日,國民黨部隊的繆培南中將,代表第七戰區司令長官余漢謀上將,接受日駐守惠州和汕尾地區的104師全體官兵的投降。
日本投降,汕尾民眾歡慶抗戰勝利后,汕尾港慢慢步入正常商貿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