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辰走后,接下來的幾天,李天錫都獨自在忘憂谷內修煉《煉氣術心法》,在一天早上,李天錫忽然有一種醍醐灌頂的感覺,接著便是一種說不出的暢快席卷全身。
按照《煉氣術心法》提供的內容來看,李天錫已經不知不覺突破了第二層境界,可以進入練氣術第三章的修煉當中了。
在李天錫的認知中,這煉氣術心法相當于一門內功,按照學武的常理來說,僅有內功也無外乎是力氣比從前大了一些而已,這在實戰中,并不能一定克敵制勝。還需要學習一些擊技方面的外家功夫,配合著使用才能成為一代高手。
李天錫此刻有一本《太祖長拳》的基礎拳法,但反復練習之后,覺得這門拳法太基礎了,比較適合行伍操(chao,一聲)練,不太適合械斗。
太林派的武學秘籍大多都在傳功堂,只有一些比較高級的師承弟子,才能借閱。
李天錫目前雖然晉升為執事弟子,但是他這個執事弟子,并不在太林派的戰斗序列之中,所以他是無法親自搞到秘籍的。
尋思了一圈,李天錫將主意打到了前一段時間結識的趙妍靈妹子身上,于是傳信給趙妍靈,約她過幾天有時間去五龍鎮上游玩。
李天錫對此相邀,原本并沒有多大的把握,畢竟烽火灣那些沒有半點姿色的閑散女弟子,面對男子的相約,哪個不是猶抱琵琶全遮面,千呼萬喚不出來?
但是趙妍靈很爽快的就答應了,這讓李天錫產生了一種‘這個妹子不一樣’的感覺,心里還稍稍的有些暖心。
游玩自然是請趙妍靈妹子大吃大喝,揮霍瀟灑,只要她高興,什么都可以買,趙妍靈高高興興的度過了一天快樂時光。
傍晚兩人分手之際,李天錫只是略微提了一下自己還不會什么武功,稍微顯得有些失落,那趙妍靈便自告奮勇的要替李天錫搞幾本秘籍。
且趙妍靈行動還很迅速,第二天一大早便送來了《五傷拳》《八脈神劍》《七陰真經》之類的高深武學。
經過一陣篩選比較,李天錫選了《八脈神劍》,并且偷偷的復刻了下來,因為他覺得自己修煉的《煉氣術心法》讓自己已經具備一定的‘內力’,修煉《八脈神劍》是比較合適的。
經過十余天的練習,李天錫已經能按書中所說的那樣,從手指發出劍氣,且威力大大超出李天錫預期,這股劍氣能直接劈斷一顆中等規模的柏樹,其殺傷力之強大,讓李天錫心理安全感大大增加。
唯一的缺點便是,每次催動八脈神劍之后,總感覺十分疲憊,猶如身體被掏空一樣,需要通過打坐才會恢復。
李天錫把這個副作用歸結于自己的‘煉氣術’級別還不夠高,于是日以繼夜的修煉。
又半月后,李天錫迎來了他上任忘憂谷的第一次葬禮。
墓主人是太林派第二十七代弟子,木天封木師叔,三十七八的年紀,門內通告木師叔是突發腦溢血,意外去世,英年早逝。
不過門內已經出現了一些小道消息,說木天封是與梁州韓姓家族的交戰中去世,但大多數人都沒有當一回事,并沒有出現任何恐慌的情緒。
有些事,有了第一次,就有第九次。
前后不到一個月時間,太林派已有第九位師叔‘突發腦溢血’意外去世了,這一下,就算是再后知后覺的人,都知道太林有難了,而且是有大難了。
恐慌的情緒開始蔓延,但生活還是得繼續。
忘憂谷內新增的九座墳墓,猶如九道長鞭,不斷的鞭策李天錫修煉煉氣術,亂局之中,實力為王,只有不斷的提高自己的實力,才能在大難來臨之際,逃跑的更加從容。
但是這一天晚上,李天錫卻始終感覺心神不寧,無法入定,他時刻都能聽到一種手指抓木板的聲音,特別是后半夜,動靜越來越大。
這是他在忘憂谷第一次聽見奇怪的響聲。
這種聲音讓李天錫心里涼颼颼的,時不時的有一些恐慌,他并不是怕有鬼,而是怕有人,怕有壞人來忘憂谷為非作歹,殘害了他的性命。
李天錫輕腳來到屋外,一動不動,仔細聆聽著手抓木板的聲音來源,不一會兒,李天錫驚訝的發現,這怪異的聲音竟然是從三天前新增的那一座墳墓里傳來。
還記得里面安葬的是一名叫楊仁貴的師叔,難不成這楊仁貴師叔并未死透,被活埋了?
墳塋的動靜越來越大,李天錫連忙悄悄隱藏至遠處的一顆大樹下,趁著月光,觀察著這邊的情況。
此刻他還暗運勁力至指間,關鍵時刻準備催動八脈神劍用以自保。
不多時,墳塋里爬出一個中年男子,看那身形確然是楊仁貴師叔無疑。只見楊仁貴拖著虛弱的身體,慢慢的將他方才破壞的墳墓,恢復原狀。
恢復原狀之后,那楊仁貴步履蹣跚的朝著忘憂谷外走去。
躲在大樹背后的李天錫,全程目睹了這一切,他心中大概猜到了這件事的來龍去脈,這件事大概率是楊仁貴想借假死之名,金蟬脫殼,脫離太林遠走高飛,以躲避太林派即將到來的大難。
目送了楊仁貴離開,李天錫直接呸了兩口,他個人對楊仁貴的行為感到不恥。
因為據他所知,楊仁貴在太林派是有妻子,兒女等家屬的,他怎么能夠拋棄血脈獨自逃亡?李天錫是最看不慣這種連血脈都不顧的人。
李天錫也能感受到太林派即將面臨的大難,這種大難可能會導致自己死在這里,但他之所以還不逃,就是因為他還有阿母和小妹在附近,他不能一走了之。
不過李天錫此刻并沒有打算多事,沒有將此事匯報給太林的高層的想法,畢竟人各有志,這楊仁貴跑了就跑了,與自己何干?
------
走了片刻的楊仁貴,為自己的金蟬脫殼之計,感到十分滿意。
現在太林的高層都知道自己力敵身死,名聲也保住了,小命也保住了,從此遠走萬里,在另一個他鄉圈塊地,再說個小妾,小日子還不照樣過的舒舒服服?
忽然,楊仁貴發現自己犯了一個疏忽,一個可能致命的疏忽。
不知道那守墓的小弟子是否瞧見了自己,若是他瞧見了自己,勢必會將此事稟告到太林的高層,自己身敗名裂不說,更麻煩的是倘若太林派在此次大難中幸存下來,那么今后不管逃的天涯海角,都會引起太林無窮無盡的追殺,實在后患無窮。
如此一來,此次金蟬脫殼之計便是功虧一簣。
楊仁貴決不允許自己策劃多日的計劃有任何隱患,所以他決定返回瞧瞧那守墓的少年是否在房間內熟睡。
倘若熟睡,那么證明他并沒有瞧見自己,這是最好的結果。但倘若并沒有熟睡,那只能殺人滅口,毀尸滅跡了。
主意打定,楊仁貴手里已然多了一把明晃晃的匕首,悄悄的返回忘憂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