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趙柯蘇醒,黑霧來襲
將閭胸前的阿修羅之眼更加龐大,戰意也是節節攀升。
兩具干尸離奇恢復行動能力,而且速度奇快。
但是沒有直撲趙柯而來,只是環伺在中間干尸的左右。
雙方僵持不下,然后干尸來到趙柯的面前,將閭和其余的兩具尸體形成掎角之勢,但是他也不能直接對趙柯有其他的想法。
干尸更加接近趙柯,就在這個時候。
他醒了。
面對一具千年干尸,和自己面對面,大多數人的第一反應都很激烈。
趙柯醒來的時候沒有睜眼,先是和將閭溝通后,這才了解情況。
然后快速地且有效的制定作戰計劃。
果然有效,趙柯的突然醒來,出其不意的雷法球,讓這具干尸大為震驚。
將閭這時候也是按照趙柯的指示,迅速拖住兩具尸體。
然后趙柯繼續快速結印,雷球也是們的猛地開裂。
金光咒開始發力,晶體包裹干尸,趙柯急忙呼喚將閭。
將閭立馬放棄兩具尸體,直撲后面的黑霧而來。
胸前的阿修羅之眼光芒大作,將閭如同鯨吞龍吸,將黑霧中的人臉快速的吸入口中。
被金光咒包裹的干尸,在這個時候終于才表現出慌亂的神色。
兩具尸體失去阻礙,開始向趙柯發起猛烈的攻擊。
趙柯直接功力大開,將金光咒覆蓋全身,至于將閭他也無心顧忌。
發瘋的尸體,和努力控制干尸,形成對比。
將閭如同掉進蜜罐里的狗熊,將身邊的怨氣化形的人臉通通吸收。
身體上暗金色的蟒紋更加明顯,趙柯之前給他畫在身上的刑天戰紋,已經不見了。
這個戰紋可以激發人體極限,提升人體的戰斗力,但是時間一過,畫上去的紋樣就會消失。
現在地局勢詭異的形成,一個對抗的局面,他們都知道趙柯身上的金光咒,應該會劇烈消耗他的能量。
只要再等一會,趙柯金光咒失效,就可以坐收成果。
但是真的如此嗎?趙柯心里也慌得不行。
兩下基礎雷法,再加上裹挾干尸,最后還得覆蓋自己的身體,他感覺自己體內的氣也所剩不多,如果一直這樣,那他真的會寄。
時間又過去一分鐘,趙柯滿頭大汗,急得他瘋狂問候將閭,讓他加快速度。
這黑霧中的怨氣正是他的補品,如果新鮮血食是他不可或缺的東西,那這些濃郁的怨念就是他誕生的本源。
吸收這些怨念,從而在根本上提升自己。
在他形成半截缸的時候,只是吸收了第五關的怨氣,再加上自己心中不甘,最后在這始皇陵的風水寶地中。
將閭復活了,只是復活后的他,失去大半的魂魄,只剩下殘缺的靈智,其余都是本能在操控驅使著他。
有了這些怨氣,他會從本源上讓自己更成功。
將閭遨游在怨氣中,自己的身形開始有了明顯的變異,最后身上的金色蟒紋,如同栩栩如生的崢嶸巨蟒。
趙柯繼續抵擋牽制,殺這幾個死人,沒有任何難度,只是自己需要給將閭一個升級強化的機會。
原本他對將閭的情況有些悲觀,這里哪有新鮮的血食供他服用,后面追趕的人可以肯定是公家的人,自己進祖墳拿點救命寶藥。
最后即使追究他也不至于太過被動,要是縱容將閭殺人,雖然沒人知道是他指使的,但是對于趙柯來說,不想染上過多的因果。
也可能是他心中的善吧。
現在有了這個秘制怨氣桶,基本上是足夠他升級恢復了。
趙柯只從進入環境之后,了解大致的情況,他才可以斷定這個黑霧有很大的可能,可以給將閭帶來提升。
側室外的莽牯朱蛤,發出一聲牯牛般的吼叫,看來是消化得差不多了。
桌子大小的朱蛤,一蹦一跳地來到側室中,看見局勢不妙,嘴巴一張,直接將一個尸體吞入腹中。
嘴巴再次開合,又將剩余的尸體,吞入腹中。
趙柯頓時壓力大減,然后關閉自己的金光咒,將剩余的氣,全部用來裹挾干尸,給將閭繼續吸收黑霧的機會。
時間開始流逝,依稀可以聽到,門戶外面有聲音,越來越響,最后地動山搖,震動不止。
看來追兵即將開啟青石門,趙柯先是將莽牯朱蛤收回體內。
接著裹挾干尸,緩緩向著拐角移動過去。
三具尸體之前待的位置,在他們的這個位置的側面,有一條通道。
經過這次大戰后,他們才有機會通過這里。
舉著干尸,速度就會慢下來,趙柯也不敢加速,害怕干尸掙脫,影響到將閭的吸收情況。
這時候門戶那邊繼續傳來,更加響亮的聲音。
隨著一聲巨響,門戶終于被打開。
趙柯暗咬鋼牙,只能加快速度,他看到盡頭的不遠處,有著詭異的反光。
猜測那里很有可能,是這一關的出口。
想到這里,繼續提速,這么做對于趙柯的消耗也是極大的,但是后面的追兵即將趕到,他也沒有其他更好的選擇。
再說石門這里。
李毅和北極熊隊員,利用滑索快速通過,遍地都是鉆頭蟲的路段,然后開始對石門開始強行開啟。
里面那個時候也傳來詭異的聲音,后面的補給部隊,也是利用滑索快速通過。
集結完畢,利用現代高科技設備,強行開門。
這里的強行開門,不是大面積破壞,而是直接將控制石門開啟的機關搗毀。
然后再利用自己的開關控制石門的開啟。
這樣做就不會對石門有不可逆的破壞。
第一關的青石門闕也是利用這樣的方法,但青石巨門,是開啟的狀態,只是范圍太窄。
所以才決定擴張石門的開合角度。
最后也是簡單的改造后,成功將青石門控制住,第一關徹底地開啟,空間角度都是非常之大。
古人建造始皇陵第一關,需要畢竟大的門戶,不然進進出出,各種運送東西的車馬,不好進入。
后面的門戶卻是逐漸縮小,直到這一關。
利用探測儀器,找到開關的位置,馬上就行動起來。
不管是什么時代的科技,像是門戶這種開關裝置,基本是沒有過多的技術含量,因為是基礎的東西,太過花哨的話,容易壞。
門這種東西,傳承上千年,即使是現在各種智能門鎖,人臉指紋這些東西只是改變了控制開關的方式。
基礎物理結構還是沒有過多變化,最多也只是材質上的不同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