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下半年,格里芬的生意每況愈下。
如果說去年開業以來,靠的是朋友支持和新店新鮮讓格里芬紅火了一年,那一年之后的現在,則必須依托于自然人流量和商圈影響力。
陳耳東的微博營銷不再神奇,他還聯合了一些做團購和點評的app一起推廣,可格里芬每天的上座率依然維持在30%左右,餐廳開始虧損,入不敷出。
更揪心的場面是整條街的商家開始紛紛轉讓,一片死沉破敗。有人走就有人...
2012年下半年,格里芬的生意每況愈下。
如果說去年開業以來,靠的是朋友支持和新店新鮮讓格里芬紅火了一年,那一年之后的現在,則必須依托于自然人流量和商圈影響力。
陳耳東的微博營銷不再神奇,他還聯合了一些做團購和點評的app一起推廣,可格里芬每天的上座率依然維持在30%左右,餐廳開始虧損,入不敷出。
更揪心的場面是整條街的商家開始紛紛轉讓,一片死沉破敗。有人走就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