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网_好看的小说免费阅读_网文欣阅 - 阅文集团旗下网站

首頁 歷史

大明:接管錦衣衛,百官慌了

第四十九章 才子解縉出現

大明:接管錦衣衛,百官慌了 落斤 2312 2022-06-17 15:46:17

  朱柏這幾日天天看著這張地形圖,愁得連飯都吃不下。

  徐妙錦和老黃也不知道他在想什么,又不是行軍打仗,看地圖干什么呢?

  朱柏自然也無法說,他沒有說接下來的行程,難道就一直在這個寧海縣住著。

  也沒有人去問,時間還是這樣過著,他們以為朱柏在等什么人,或者什么消息。

  消息倒是有,一切都如他安排的一樣,譚明出發了,也在沿途的縣城安派了人手,還的確查出了幾個縣官。

  不過,他們級別太小,加上探馬軍司送信隱蔽,看到信后他們就燒了,所以沒有其他有用的證據。

  這幾個縣官被查,無非是自己的俸祿和自己的開支出入太大,在縣城被多人舉報導致的。

  可是不管是什么原因貪了就是貪了,所以一番審理后,上交三法司,由刑部匯總給朱元璋,朱元璋下令秋后問斬,現在就是秋天,所以也就不能多等一年了。

  這幾個地方朱柏特意在地圖上面圈了出來,都是位于浙江的沿海,但這里很是復雜,不適合藏糧,加上浙江多雨,這放久了要是發霉了就不好了。

  所以那里不是很合適,而且那里離湘地太遠,糧食存放不能太久,需要定期換糧。

  畢竟這些糧食要儲存到大用的時候,要等到真正開戰的時候,所以之前就需要保障好這些糧食不壞,一則是天氣。

  還有就是不能放太久。

  這就需要新糧換舊糧。

  到時候自己已經在湘地就藩了,按照明朝的藩王制度是不能離開藩地的,也不能去和朝中大臣或者軍政要員有聯系,否則就會被認為是謀反。

  那么這些糧食也就需要離自己比較近,最好的當然是放在藩地,但現在不好實現。

  中間沒有直接可以過去的船只。

  這么看來湘地的鄰省江西倒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一條贛江入海,這條江所經過的城市也比較少,加上這一路本來就是產糧帶,因為不聲張的話,他們只會以為這是征糧船。

  只要不上岸,沒有人知道。

  可是這些糧食怎么可能不上岸呢,不僅要上岸,還需要搬運很久,這就不可能不被發現。

  朱柏真是焦頭爛額,與他心情差不多的還有一個人,那就是方孝孺。

  方孝孺的郁悶則是懷才不遇,好不容易找到了人推薦,結果卻沒有受到重用,別說用了,連一點影子都沒有。

  可是自己明明很有學問啊,自己的老師同學朋友,都這樣夸自己的。

  他們都混得不錯,怎么到了自己這里就這么慘呢。

  他是不信命運的,現在還是開始有些信了。

  原本他遇到了朱柏,以為能夠得到一些機會,結果朱柏卻沒有表現出任何欣賞,只是非常平淡地說了些話,然后就讓自己走了。

  他想起上一次見面,他還特意表現出自己的剛毅正直的形象給朱柏看。

  他想法很簡單,朝廷不用,那跟著一個藩王,在藩地也可以做點事情吧,實在不行在藩地寫寫詩,練練書法也行啊。

  但前提是要有俸祿啊,作為讀書人不就是為了這個嗎?

  讓自己去種田也不會啊,去做生意也丟不下這個臉,去幫人寫信什么的,這不是砸了自己大才子的臉面嗎?

  所以方孝孺郁悶啊,加上之前差點被胖縣令整死,自己的家庭也是一天不如一天,現在父親也不在了,一家人的重擔全部落在自己的肩上,雖然現在可以說自己是在守制。

  可是明年就是三年期滿了,前途呢,還是依然渺茫。

  但要他直接去找朱柏求收留,這也是不現實的事情,讀書人的氣節還要不要了。

  孔子有言:“士志于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于議也!”

  這些圣賢學子,不就是為了追求那個‘仁’道嗎?

  怎么能去貪圖那種富貴呢。

  的確方孝孺就算是再想出來做官,可是他也不會低三下四去求,如果不行,那就算了吧!

  現在湘王朱柏就在寧海縣,他要是去求說不定能求到,但他不會去求,他想的是應該是湘王禮賢下士,高調地用八抬大轎的來請他才行。

  可是他怎么會知道,就算他去求,朱柏也不敢接受他,因為他是朱元璋點名要的人。

  只是他自己不知道而已。

  正當這種困難糾結的時期,一個人來到了方孝孺身邊,他的出現徹底解決了這兩個人的問題。

  此人名叫解縉。

  對,就是那個編纂《永樂大典》的解縉,他現在還只是一個秀才,但也已經是一個名人了。

  因為太有才了。

  進士還沒有去考,他是來謝謝方孝孺的指點的,他們兩人本是朋友,又都是人才。

  自然是無話不說了,解才子原本是想寫信的,可由覺得不合適,反正明年的進士考試自己也胸有成竹,復不復習無所謂,這就自己親自來了。

  結果他就落榜了,直到洪武二十一年才中進士。

  這個解才子的確是太驕傲了,而且屬于直腸子性格,最后的下場還是被朱棣賜死雪中了。

  他的功績不用說,自然是很高的,他的性格也成為了他的毛病,皇帝的家事是你一個外臣能去干預的嘛

  那時候他雖然是內閣首輔,可那時候內閣制度還是朱棣設立的,它不是明朝后期的首輔,所以他算是生錯了時代。

  要是晚生幾十年,那他就可以指著皇上鼻子罵了。

  就是這個人的到來,一下子解決了朱柏的難題和方孝孺的窘境。

  方孝孺大方地將此人介紹給了朱柏,至于為什么說可以解決窘境了呢,因為解縉家庭條件不錯,自己幫了一下他,所以解縉會謝謝他。

  其實解縉并沒有想要他幫,他想著憑自己的實力考個三甲不是什么難事,不過既然能夠接觸到現在的大紅人湘王,那也是不錯的。

  解縉還是傲慢的,他看重的不是朱柏是湘王,因為藩王沒有什么用,將來只能偏安一隅,他有更大的志向,他要立于朝堂之上,去做豐功偉業。

  他看重的反而是朱柏現在是錦衣衛指揮使,以及節制三法司之權,這權力可就大了。

  可以說是想搞誰就搞誰,加上朱元璋將御賜金牌都給了他,這可是大大的紅人,去交往一下,自然是沒有錯的。

  所以,解縉還是謝謝方孝孺,當看到方孝孺家庭情況的時候,他也就慷慨解囊了。

  而朱柏得到了解縉也就得到了一個藏糧的好地方,此事并不是說交給他去辦,而是因為他可以提供幫助,因為他的家就在江西吉安,吉安瀧江接連贛江,贛江又接大海。

  而且吉安里荊州也近,這是極佳的地方。

  朱柏則是可以借解縉之才名,去行禮賢下士之舉。

  對于這種人才,送點糧食不過分吧,白天慢慢地運點少的,晚上加快速度多運點,當然不是放在解縉家,只是需要這個一個合理的由頭,解縉自己也不會知道。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