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媽媽得沒日沒夜的給孩子喂奶,得做啥都先為孩子考慮。孩子日常狀態好壞都是先得媽媽身上找,沒有個體差異一說。
無數次夜里抱著孩子靠著墻,心中迷茫且難過。以為結婚成家就能擺脫父母情感下的陰影,卻沒想到自己也成為了局中人。
看著同齡的孩子前呼后擁,穿著精致,忽而感覺讓孩子活成了自己最不想看到的樣子。但是轉念想到他白胖的樣子,又感覺無比滿足。
生完孩子后,體重沒變,體形卻變了,婚前買的衣服,一個都不合身。只是簡單試穿了下,又在明嘲暗諷的各種話語下下面,道明回家有合適的衣服穿。
背著行李帶著孩子,踏上了生娃后的回家路。在候車廳等待時,竟然帶孩子玩起了滑梯。從一開始的怕麻煩到后來抓拍孩子的玩耍瞬間,留下了不一樣的旅途趣照。路途中因不放心孩子跟著我們兩個新手父母,除了喂奶都是姐姐他們帶著。
想喂孩子吃輔食,卻沒有帶勺子,不得已買了個罐裝八寶粥,應應急。披著外套,強忍尷尬,在人群中給他喂奶。為了坐姿舒服,選擇把包包放地下當凳子墊腳。
終于到了家。在母親的帶領下,買了新的衣服和鞋子,。也許是生了孩子卻沒給一聲新衣原因吧,母親在辦滿月席時所收的禮錢收起來,沒給姐姐。
又是一輪的家庭矛盾,把結婚時關于沒給嫁妝的舊賬翻出來講了又講。那時起,就覺得日子還能繼續下去嗎?
不管有多少矛盾,終究日子還在繼續。到了給孩子斷奶的時候,沒有提前教孩子適應奶瓶適應奶粉,不愿好好喝奶,只吃點面條啥的輔食,身體也不是很好。被帶到老家后,隔三差五的生病,令人擔憂不已。
而每次孩子生病后總要說的就是懷孩子沒管住嘴亂吃喝,才導致體弱多病。每每通道這句話,下意識的想反駁,話到嘴邊只能硬咽下去,難受且憤怒。
真正的矛盾開始與沒有認清彼此的關系界限,一再的用偏見來打壓。
都在用自認為努力的方式生活,但人心總歸是偏的。一次兩次的利己行為,都在為日后的矛盾增磚添瓦。
都以為走向社會,相處關系就跟校園里的一樣單純。但是,現實總是在噼啪打臉。以為說錯話做錯事,只要再次改正過來,盡力挽救,那便過去了。卻沒想到,經歷、穿著打扮甚至生活習慣,都要按照所在圈子設定的那樣來,否則就是異類,要么被驅逐或者選擇同化。
看了熱播劇中剛出象牙塔走向社會的大學生的生活時,也在思考是否當初自己也是如此膽小而又自以為是。
不畏將來,不念過往。生活也不僅僅是眼前的茍且,但只要活著就得承擔起責任、履行好義務。
不是真心實意求取的,到最后只能慘痛收場。那個無辜的孩子,以私利為由來到這個世界,也不是在眾人期待中到來。所以,他也好似知道了,只待了了三個月就走了。
痛到麻木,想和他去醫院,卻沉迷游戲毫不關心。無奈只能向婆婆求助,也是一拖再拖。直至最后,來到醫院,卻是聽到噩耗。
孩子已經沒有胎心了,建議做刮宮手術。眼淚猝不及防的流出,見狀醫生也是不忍的安慰道“你還年輕,孩子還會有的。”
是啊,孩子是會有。可是作為母親,慢慢感受到他離你而去,自己卻又無能為力的那種絕望,經歷過的人心中都會留下痛苦回憶。
自那以后起,才明白,只有自己是自己的靠山。住院一晚上,看著早上醫生查病床時還在睡的他,能理解白天工作的他陪床的辛苦,卻也在心中豎起一堵厚厚的墻。

海巖海
不要輕易傷害為你生育孩子得那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