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蘇不知道此時的劉信,心中在想什么。
他本來顯得謙和沉穩,此時卻掩飾不住地興奮,聽到治國理政的好文章,使他沉浸在喜悅之中。
“劉信,我要把你說的這篇賈先生的文章,馬上派人記載下來,送回咸陽給父皇參閱!
父皇正在和李斯丞相醞釀,要在全國各地興建糧倉,儲存糧食。你介紹的這篇文章,會幫助父皇做出決策!
以攻則取,以守則固,以戰則勝!說得好啊!
只要我大秦帝國,到處都是糧倉,百姓沒有饑饉之憂,戰士不受糧草之乏,那自然是千秋萬世,江山永固!”
別千秋萬世江山永固了!你們家的這個大秦帝國,才兩世就得玩完啊!
不過,劉信知道,扶蘇所說的秦朝到處都是糧倉,百姓沒有饑饉之憂,戰士不受糧草之乏,這個目標,秦始皇確實是做到了的。
統一六國之后,秦朝很快就在全國推行郡縣制,而從都城到郡縣到鄉邑,層層級級都建有自己的糧倉,分別叫太倉、縣倉以及鄉倉,并且全部填滿。
不僅如此,秦朝還有兩種性質較為特殊的糧倉,一為負責轉運糧食的運輸倉,例如敖倉、宛倉、成倉等等;二為用于祭祀上天、祖宗及神靈的糧倉,其名為神倉。
僅僅敖倉所儲存的糧食,就足夠后來劉邦、項羽雙方爭斗時,幾十萬上百萬的軍隊經年累月食用,可見存糧之巨!
秦始皇統治期間,乃至延續到秦二世時期,秦朝雖然大興土木、到處征戰,卻沒有發生過饑荒,沒有出現眼中的糧食問題。
秦朝末年,陳勝、吳廣乃至天下英雄群起造反的原因,并不是由于老百姓都沒有飯吃了,而是有著更為復雜的因素。
這與后世皇朝發生的各種造反,往往是由于百姓已經吃不上飯所導致,有著很大的不同。
“報!公子,大秦沛縣令單復求見!”
外面傳來的聲音,打斷了劉信的遐思。
是沛令來了。
看起來,是沛令獲悉公子扶蘇來到沛縣,特意出城去迎接拜望。但,扶蘇卻只帶著幾個貼身侍衛,離開大部隊,悄悄地進入了沛縣城,搞起了微服私訪。
民以食為天。他來到這個糧食鋪子,為的就是從糧食這個與民生最緊密的領域著手,調查了解沛縣一帶的經濟狀況。
不料,卻在這里,遭遇到以魯勾踐兄妹為首的刺客組織設伏刺殺。
得到這個消息的沛令,差點被當行嚇死。要是扶蘇這次真的喪命,只怕他的九族都會遭殃!
急匆匆趕來,跪在外面,心膽俱裂。
沛令其實是秦朝末年的一個非常重要的人物。因為,劉邦集團就是在他的眼皮底下,逐步發展壯大的。
但,后世史書上,并沒有記載他具體的姓名。相比起許多更微小的人物都有名有姓,這么一個重要的人物卻不記載姓名,這其實是件很奇怪的事情。
劉信也是穿越過來后,由于與沛令和沛令身邊的人如蕭何等有更多接觸,才知道他姓單。
盡管史書上沒有記載沛令的姓名,不過,卻記載了沛令和呂公、也就是呂雉的父親、劉邦的岳父,是舊交故友。
呂公是單父縣人。秦朝時,單父縣有呂姓、單姓。所以,沛令姓單,倒也不足為奇。
聽到沛令單復已經到來,本來還想與劉信多多交談的扶蘇,終于決定離開。
再繼續停留在這間糧食鋪子,那只會更加擾民了。
但他還是意猶未盡,還想邀請劉信,陪他一起走,繼續和他交流一些治國理政的話題,特別是那位“賈先生”的文章。
對于這位公子扶蘇,劉信的印象不壞。甚至,越來越有好感。作為一個業余歷史愛好者,也有更多好奇。
正要答應,再和他一起走,繼續聊上一聊,也好了解更多有關扶蘇、乃至有關秦始皇和整個秦朝的情況。
“報!大秦皇帝急詔,請扶蘇公子速回咸陽復命!”
門外,又傳來急切的傳令聲。
扶蘇頓時面色一變,整個人的氣質都剎那間變得十分嚴肅起來,看上去比之前遇到刺客的生死關頭還要緊張。
“劉信,你等著,我回到咸陽,一定會迅速稟報父皇,為你請賞!”
言罷,在侍衛們的簇擁下,匆匆離去。
劉信自然也就不再久留,離開了這間剛剛發生刺殺大事的糧食鋪子,徑直回自己的健身館。
他沒有再去打探魯勾踐兄妹的情況,包括尸體如何處理,等等。
這次出來,本意是為了搭救這倆兄妹。
然而,陰差陽錯,在臨死之前,這倆兄妹只怕都已經把他當做了背叛者、敵人!
再去打探,也沒有意義。
劉信想過去給兄妹倆好好安葬一下,但最終還是作罷。
糧食鋪子離劉信的住處,其實已經不遠。拐過一條小巷,就能直達王婆酒樓的后門,再繞過去,就是劉信的健身館了。
就在要拐進那條小巷的時候。
“嗖!”
一聲微弱而凄厲的風聲,驟然響起。
盡管剛剛才受過傷,從中毒昏迷中醒來,但,起碼的警覺和反應,依然還在。
劉信猛然側身,耳朵上一涼,隨即傳來刺痛。
一支利箭,貼著他的耳朵掠過。“鐸”地一聲,深深地扎進前方的土墻之上。
循著利箭射來的方向,迅速回頭。
“嗖!”
還來不及看清,又一支利箭,直奔咽喉而來。
這次是正面應對,成功地閃身避過。“鐸”的一聲,利箭再次射入身后的土墻。
土墻雖然柔軟,但利箭沒入近半,可見力道非常之大。
劉信迅速地往旁邊一滾,隱身在一堵矮墻之后,確保安全無虞,探頭再往利箭射來的方向望去。
但見遠處一棵大樹,枝葉繁茂。此時無風無雨,整棵樹卻微微搖動。
看來,射箭之人剛才就是藏身在那棵大樹之上,隱藏在繁茂的枝葉之中,伏擊劉信。兩射不中,已經逃去。
“沛縣城內,還有刺客!”這是第一時間,劉信的直觀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