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昌三年七月,正是酷暑難耐的時候,但讓人喘氣都難受的季節,卻是沒有耽誤朱常洛的好心情。
京城一代的國債發行,大大超出了朱常洛和內閣的想象,遠遠超出了考核計劃。
各地上半年的考核任務報表,也都陸陸續續上報到了朝廷。
北方行省的流民安置,基本完成。
全國范圍內的國債發行,在考核報表中,都有不俗的表現。
除了云貴陜甘,大部分地區,都完成了任務。
匯總起來,上半年能夠見到的白銀,就是四百五十萬兩。
也就是說,按照年度八百萬兩的考核目標,已經完成了一半多,這還是在有四行省沒有完成任務的情況下獲得的。
有了錢,腰桿也就硬了。
朱常洛馬上讓葉向高撥給了科學部兵械司一百五十萬兩白銀,沒別的,窮的時候挨打,忍著,有錢了再挨打,我可不想忍著了。
不只是遼東,陜甘,山西,邊陲重鎮哪一年不是有敵酋騷擾?
過去,只能是被動挨打,反擊一次,能斬首一定數目,就算是大捷了。
冷兵器時代,騎兵無敵。
很可惜,馬上,就要進入到熱兵器時代了。
兵械司的主事,已經是只有十四歲的鄭隱龍了。
這貨當儲君不行,可當上兵械司主事,就連徐光啟,都得挑大指。
朱常洛下命令,以現有的工藝,不計代價先弄出四千條來。
子彈,要弄出一百萬發,相關零配件,一定要保證三千條燧發槍實戰消耗。
槍弄出來,可不是隨便找個人發了槍就推上戰場。
朱常洛想很久,還是把孫承宗叫到宮中密談。
“孫愛卿,京畿衛戍各方兵馬,整頓得怎么樣了?”
“回陛下,您欽點的人手,果然各個出手不凡。目前,曹文詔吳三桂他們,已經在京畿各部當中站穩腳跟,威望相當高。而且,他們治兵確實有一套,這才幾個月,各部士卒面貌煥然一新,戰斗力,絕對不會讓陛下失望。”
朱常洛點點頭:“這幾個,可都是大明軍旅精英啊,加之有孫愛卿坐鎮,有這樣的成效,朕并不意外。”
“陛下過獎了,若無陛下慧眼識人,調度有方,且雷厲風行,哪有今日局面?”
“哈哈,孫愛卿,咱們君臣,就別在這里互相夸贊了。朕今日找孫愛卿,是有重要事情的。京畿衛戍固然重要,然大明軍旅最緊要的地方,在于邊患。朕已經斥巨資,責令兵械司打造出四千條燧發槍,一千留于京城,三千則準備成立火槍營,孫愛卿以為如何?”
孫承宗大喜道:“陛下,這是天大的好事啊。臣對燧發槍很熟悉啊,組建三千火槍營,任敵有千軍萬馬,火槍營拉出去,戰之必勝啊。”
朱常洛點點頭,但面色凝重道:“孫愛卿,火槍營戰力,自不必說。然治兵須先治將,朕遴選之將官,隨便哪一個,都是能帶隊的人才。可是,朕的火槍營拉出去,第一次亮相,要求戰之必勝,而且能震懾敵膽,這可就不是容易做到的了。”
孫承宗一皺眉頭:“陛下所言甚是,火槍營要想發揮威力,就得是正面面對數量極多的敵人,而且是敵方大規模正面突擊才行。小股敵人,尋常軍旅亦能打敗,展現不出火槍營兇悍戰力啊。”
朱常洛嘆道:“是啊,若非如此,尋常軍旅勢必會有怨言,國家花那么大價錢養火槍營,實際戰力卻不比他們強多少,攀比之心頓起,軍心有異,那就不好了。”
孫承宗想想道:“陛下所慮極是,按照這個思路,這第一支火槍營的帶隊將領,就應該是實戰經驗非常豐富,非常了解自己的隊伍長處短處,善于捕捉戰機,勇猛,又善于審時度勢才行。”
說到這里,孫承宗想了一會兒,接著說道:“如此,唯有將官司培養的人才行。要豐富實戰經驗,則袁崇煥,左良玉,盧象升,孫傳庭四人先與排除。其余人,尚可喜沈世魁太詭,王成允張宏漠太剛,唯吳三桂和曹文詔,可堪大用。”
朱常洛很滿意孫承宗的判斷,這個結果,跟他不謀而合。
“孫愛卿所供人選,甚符朕意。調你們整頓京畿衛戍各部,也是情非得已,將官司所培養之人,還須用在打造新軍上。這樣,孫愛卿,可與葉閣老鄒閣老商議,選拔可靠將領,逐步替換將官司之人,卿之京衛指揮使司都指揮使……孫愛卿,朕想聽聽你的意見。”
孫承宗趕緊跪倒道:“陛下,臣若想升官發財,留在太學院多好?陛下乃有為之君,臣唯愿輔佐陛下,匡扶大明社稷,陛下覺得把臣放在哪里合適,就放在哪里。”
朱常洛趕緊攙扶起孫承宗,大笑道:“朕恨不得有十個百個孫愛卿才夠用啊,可是,即得隴,安望蜀?燧發槍的出現,勢必帶來劇烈的軍事變革,舊有軍旅被淘汰,也是大勢所趨,朕需要的,可是將官司要走出無數的人才,而培養這些人才的,非卿莫屬啊。”
“臣謝陛下信任,只要陛下需要,大明需要,臣百死無悔。”
朱常洛欣慰點點頭,想了一會兒道:“還是抽調曹文詔吧,孫愛卿,你辛苦些,京衛指揮使司的司職,你可放手吳三桂兼職,你把控,你的職責重點,要放在火槍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