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泰二年某夜,兗州城郊一處山寺中。
穆元朝推開禪房木門,見一人坐在大殿檐下,清冷的月光照在他玄鐵鑄的面具上,竟有幾分羅漢的威嚴。
那人手中執蕭,原本悠揚的曲子經他演奏卻有幾分悲涼,穆元朝倚著門聆聽許久,曲畢,他才拖著帶傷的腿走過去。
“吹得真好,這首曲子叫什么呀?”
蒙面人見他過來,讓了個位子給他。
“名字不清楚,只是之前聽人吹過,便憑著記憶拼湊了一段。對了,不知仁兄怎么稱呼。”
穆元朝張著嘴猶豫了下,轉頭笑道:“叫我常樂好了。”
“常樂?”蒙面人有意無意拉長了音,“好名字,恕我冒昧問下,追殺你的那些是什么人?”
“額,實不相瞞,我呀本是來這邊做生意的,路上遇到賊人,值錢的物件都被搶走了,而且他們不光搶東西,還想殺人滅口。”
“做生意?再往前三十里就是停戰線了,來這做生意看來你確實不怕死。”
穆元朝撓著后腦勺,嘿嘿笑著這想把這個問題糊弄過去。
“你姓仇,那我叫你阿仇怎么樣?”
蒙面人沒理他。
也不知穆元朝突然從哪冒出的死皮賴臉的精神,追問道:“聽你口音,不像是本地人呀。”
“咳,我是從南邊過來的。”
“南邊?”穆元朝第一反應沒聽懂什么意思,但轉瞬就明白了,南邊不就是梁國?
蒙面人看著一臉驚訝的穆元朝:“怎么,懷疑我是細作?要去告發我嗎?”
男人沒被面具遮蓋的那半張臉清秀溫潤,沖淡了另一側的威嚴。
穆元朝連連擺手:“怎么會,你可一點都不像細作。”
他收起笑容,認真道:“我覺得你是個好人。”
蒙面人怔住了。
從來沒有人會認為他是好人,眼前這個人連他的底細都不知道就稱他是好人?
“我長得這么奇怪,還帶著兵器,你不應該覺得我是壞人么?”
“長相是爹媽給的,又不能自己選擇,至于兵器嘛,有兵器又怎樣,有兵器也不一定是要害人,而且我看到你用的是劍,劍是君子之器,是用來保護人的。”
劍是用來保護人的。
穆元朝起來拍了拍身上的土,探頭看看四周,又移到殿門口。這是一間山中小廟,黃土筑的墻面上斑駁散落著裂縫,里面供著一尊如來佛銅塑,不過比人高了半頭,但供奉的幾案和金身卻纖塵不染,看得出平時供奉之人還是很用心的。
“這么偏僻的地方怎么還有寺廟?”穆元朝好奇道。
“這廟里住著一位老師父和他徒弟,老師父的家原在彭城,后來因為打仗一路北逃,路上撿了個孩子認作徒兒,逃到這里時發現這兒有一座破敗的寺廟,周邊雖空曠卻也難得清靜,便和徒弟在此地定居下來,又在后山辟了一處菜地,倒也能夠自給自足。”
“你對這還挺了解的嘛。”
“我也是之前路過一次。”
蒙面人見穆元朝一直看著那尊佛像,神情肅穆。半天,才聽他開口道。
“你說,戰爭讓那么多人背井離鄉,可為什么好像總也打不完?”
蒙面人想了想:“或許是因為,發動戰爭的人才能在史書中留下他們存在過的痕跡,而普通老百姓只能一代又一代湮沒在歲月長河里。”
穆元朝似乎對這個回答不滿意,他轉過頭看著蒙面人,反問道:“難道你也認為老百姓就像螻蟻一樣?”
“百姓當然不是螻蟻。”他站起身,走到穆元朝身旁,盯著佛像:“青史留名又怎樣,若沒有那些赴死的兵士,他們憑什么能建功立業成為英雄;若沒有百姓的支持擁護,他們又憑什么獲得足以彪炳的權力與威望。他們享受著普通人耕織勞作的成果,便以為自己如同高臺之上的神明,可以肆意攫取奉養,可他們忘記了,若人民有一天不再信任他們,他們就會像這土墻一般,生出裂隙,而后轟然倒塌。”
穆元朝靜靜看著他,這一刻,在這個人身上,好像見到了另一個人的身影,是自他出生起就沒見過的人,卻總是聽別人說起他的故事。
兩人在寺廟中又住了幾天,小和尚教蒙面人澆菜做飯,穆元朝則同老師父一起誦經參禪,偶爾他也會提出幫忙一起做飯,卻因為笨手笨腳而被他們嘲笑回去。
這些都是他們未曾體驗過的生活。
等穆元朝的傷勢完全恢復,他們拜別師徒二人,往定陶方向去了。
他們走了一天,遇到一個村子,見一個八九歲大的男孩倒在村口,便趕緊上前。
小男孩兒奄奄一息,嘴里斷斷續續說著,餓。
穆元朝趕緊從布袋里掏出一個餅,這還是臨走前小和尚塞給他的,說夠他們吃到定陶。他掰了一塊塞到小孩兒嘴里,男孩兒閉眼咀嚼著,慢慢恢復了力氣,他坐起來,又盯著穆元朝手里的剩的半塊餅,咽了咽唾沫,穆元朝摸了摸他的腦袋,把這半塊遞給他。
“吃吧,不夠我這里還有。”
男孩兒正大口吞咽著,聽他說這話,突然停下來,瞪著一雙大眼:“真的嗎?”
穆元朝笑道:“真的呀。”
男孩竄地一下起來,穆元朝嚇了一跳,只見男孩大步朝村子里跑。
穆元朝和蒙面人覺得莫名其妙,這小孩兒怎么回事。不過兩人也沒多想,正當他們要離開的時候,剛才那小孩遠遠地朝他們跑過來,身后還帶著二三十個小孩子。
“快,他們那有吃的!”
二人瞬間被團團圍住,孩子們叫嚷著跟他們要東西吃。
穆元朝著實被這場面嚇了一跳,有些犯難,心里嘀咕著,我說是夠你吃的,誰想你叫了這么多人來......
有個小女孩用哭腔叫喊著,蒙面人蹲下身子安慰她。
“乖,大家不要吵,聽我說。”蒙面人用極其溫柔的嗓音說道,“要想吃東西呢,就先回答我的問題。”
孩子們瞬間安靜了,就聽他問道:“你們的父母呢?”
剛才領頭的小男孩回答道:“我們都是孤兒,是被夫子收養的。”
“夫子?那他人呢?”
“夫子上個月得病死了。”男孩兒摸了摸眼淚繼續說道,“我們自從跟夫子來到這就沒出過村子,夫子走后糧食很快就吃光了,我們便采些果子充饑,我原想今天出去找找周圍有沒有其他村寨可以尋點吃食,結果剛走到村口就餓暈了。”
穆元朝聽了這話心里五味雜陳。他把自己的布袋解開,里面還躺著三張餅。
蒙面人想了想,拉起小男孩兒:“你跟我走,其他人找些柴火,天黑之前,等我把吃的給你們帶回來。”
穆元朝問道:“太陽馬上就落山了,你上哪找吃的去?”
蒙面人會心一笑:“我自有辦法,你在這看好他們。”
說著,他拉著男孩兒的手朝后山走去。
孩子們的速度很快,約摸半個時辰就堆起了篝火,又過了半個時辰,只見小男孩拎著幾只兔子跑過來,蒙面人緊隨其后,肩上扛了一頭野豬。
他把野豬摔在地上,讓男孩打些水來。
今晚的村莊好不熱鬧,火架上的野豬肉被烤的滋滋冒油,這是孩子們從未享受過得饕餮。
穆元朝與蒙面人在池塘邊洗著兔子,他們背對著不遠處的篝火。
“你可真行,你是怎么想到去打獵的?”
“不是你說的嘛,劍是用來保護人的,那也該讓它發揮下用處。”
穆元朝聽到這話,竟有些臉紅,低下頭假裝認真洗兔子。
“不過呀,你可得長長記性,雖說是好心,可輕易給了人承諾,若是超出自己的能力范疇,就像今天這樣,要是沒我,看你怎么辦!”
“是是是,小生這廂感謝仇公子仗義相救。”
兩人有說有笑把洗好的兔子拎到火堆旁。
“來來來,準備加餐啦。”
孩子們發出雀躍般的歡呼聲。
穆元朝坐到下午領頭的孩子身邊。
“你叫什么名字?”
“我叫懷義。”
他掃了眼,見大家吃的津津有味:“你們接下來有什么打算?”
“我想好了,留在這兒也是等死,不如帶著弟弟妹妹們走出去,說不定能尋到個活路。”
“你是這里年紀最大的吧。”
“是。”
“好!懷義,你相信我嗎?”
男孩點點頭。
“你們幾乎沒接觸過外面的世界,貿然出去怕是會吃很多苦,如果你們相信我,就跟我走,我保證一定能讓你們吃上飯,還能繼續讀書。”
男孩蹭地一下站起來,朝其他孩子們喊道:“別吃了,都跟我來。”
穆元朝和蒙面人一臉懵圈,只見不一會孩子們集體從屋里走出來,他們整齊劃一地走到穆元朝跟前,刷地齊聲跪下。
穆元朝二人嚇得站起來:“你們這是干什么?”
懷義跪在最前頭抱手道:“這世上除了夫子之外,從沒有人對我們這么好,我們相信您,也愿意跟您走。”說著,他朝二人磕頭,身后的一眾孩子也跟著磕頭。
“快,快起來。”他們上前把孩子們一一抱起。
穆元朝拍拍懷義褲子上的土說道:“好孩子,你放心,有我在以后不會再讓你們挨餓受苦。”
他對其他孩子們也說道:“今天早點休息,我們明天就出發。”
兩人帶著二十多個孩子沿著山間小路行走,小孩子走得慢,原本一天的路程,他們足足走了兩天半才走到定陶城下。
穆元朝離得老遠就看到城門口自己的部下。
“哎呀,王......”那人剛想開口,就被穆元朝捂住嘴,笑著拉到一邊——還好他沒穿軍裝。
“王爺您可嚇死我了,您知道嗎,您失蹤的這半個月我們派了幾路人馬在周邊搜尋,一點消息都沒有,您這要是有個三長兩短我回去要怎么交代呀。”
“哎呀,你看,我這不好好地回來了嗎。”
那人看穆元朝身后這么大陣仗,一時摸不著頭腦。
“那這......”
穆元朝把他的手摁回來,一臉嬉笑道:“幫我個忙,先把這些孩子安頓到城里,回頭我再慢慢跟你解釋,記住,一定不能怠慢他們。”邊說著,邊把他推到孩子們中間。
“來來,聽我說孩子們,你們先跟著他進城,他會給你們安排住的地方,晚上帶你們去吃好吃的,我一會就來找你們好不好。”
“好!”孩子們齊聲回應。
那人也沒辦法,畢竟主子都發話了,只能硬著頭皮先領著這幫孩子進城去了。
蒙面人見孩子們走了,也跟著松了口氣。
“走吧,我們也進城。”穆元朝想伸手去攬蒙面人的肩膀,卻被他錯身躲開。
“送你安全回來我就放心了,我也該走了。”
走?穆元朝聽到這個字突然有些錯愕,一時間心頭像落空似的。
“我以為,你是從那邊逃過來,是打算留在這里......”
“天下之大,我還想去其他地方轉轉。”
穆元朝看著他,心中有些不舍,他本就沒有幾個朋友,好不容易遇上一個知心的,卻又......
“.那.....你想好去哪了嗎?”
“還沒有,邊走邊看吧,說不定有一天,遇著一個喜歡的地方,就安定下來了。”
“那,我們還有機會再見面嗎?”
“我想,應該會的。保重。”
蒙面人說著,轉身要走。
“等一下。”
穆元朝攔住他,從懷里掏出一個玉佩。
蒙面人看了先是一驚,繼而笑道:“你不是說,身上值錢的物件都被賊人搶去了嗎?”
“唔,總有例外嘛。”他抓起蒙面人的手,把玉佩塞他掌心里。
“這是我打小就帶著的,送給你。你記住,我住洛陽城西壽丘里,從東數第二個十字街北,門上掛著‘長樂’兩個字的就是我家,假如有一天你去到洛陽,一定一定要來找我。我等著你。”
蒙面人看著他,攥緊手中的玉佩。
“好。一言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