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讀《窮查理寶典》365/190 芒格的學習筆記
今天分享的,是芒格重讀第四講《關于現實思維的現實思考》的總結,算得上是他自己的學習筆記了。
通常而言,芒格會用
“我沒有什么要補充的”
“我一個字也不想改動”
來評論,但是針對第四講,芒格重新補充的這些信息,無異于一個非常詳細的導讀。
這個導讀,源自
1、聽眾的真實反饋:大多數聽過的人都無法理解,和
2、相應的行動
001 聰明、仰慕芒格的人慢慢閱讀這次演講的文字稿
002 連讀兩次
003 感到有點困惑,然后就放棄了
如果你是芒格,你會選擇怎么做?
無視:“聽不懂?肯定是你的問題。”
改正:重寫一遍,把長篇大論改為一次講透一個點;把書籍內容的排版按照邏輯來重新組合
補充:寫個導讀,告訴讀者如何讀更有幫助
顯然,這個打造萬億市值企業的案例,是個芒格在書里反復強調的那種lollapalooza效應相關的解決現實問題的復雜案例。
雖然這是個“馬后炮”般的總結,但是對于我們綜合應用重要學科的重要原理來解決復雜問題很有啟發。
按照正常的邏輯,這一講應該放到最后,類似成甲老師在《好好學習》里,先把重要的思維模型講一遍,再說自己是如何綜合應用這些思維模型的。
但最后,在《窮查理寶典》再版時,芒格還是保留了原來的順序,而不是把他自創的“人類誤判心理學”放到這一講的前面。
不過,芒格也說了自己保留這種“教學缺陷”的原因——他整理了個檢查清單。
反過來想,芒格這種所謂的教學缺陷,也帶給了愿意長時間細致閱讀《窮查理寶典》的人一個很好的機會。
怎么說呢?
我們可以把這本書大卸八塊,讓“六經注我”,根據正常或者方便理解的邏輯重組這本書,對于困惑如何閱讀《窮查理寶典》的人而言,這個努力是有價值的。
某種意義上講,我自己在做的,就是把書里的智慧寶石一顆顆地找出來,至于你喜歡用什么方式來把它們串起來,那就得看你自己的偏好了。
啥?你還需要放在皇冠頂上那顆bling bling的大鉆石?
——自己磨一顆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