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网_好看的小说免费阅读_网文欣阅 - 阅文集团旗下网站

首頁 仙俠

乾心論道

第二十節 踏風來小兒失機(5)

乾心論道 客笑而還 2159 2022-07-25 14:13:55

  無論儒、法、陰陽,大概的法門,陳仲都是有所了解的。

  陰陽家托名為道。

  法家劃地借勢。

  兩者都不為陳仲所取。

  儒家在感應境界之后,“吟、誦、正”三小次第,又被合稱為修身,目的是蘊養出“君子之體”。

  儒家與陳仲道不同,但相對而言,已經是最能看得順眼的了。

  就是這三家當世法門,也沒有哪一家在感應之后,丟一副骨骼圖出來算完事兒的。

  陳仲眉頭大皺著嘗試往后翻頁。

  但果不其然,后面又是空白了。

  一時間沒有頭緒。

  陳仲只好轉去揣摩三枚玉箓。

  釣叟所授《玉清三十六箓》,對于其中單獨的符箓并無命名。

  用途,全靠陳仲自己參悟、揣摩。

  留到最后的這三枚,可以說是陳仲揣摩最多,參悟最深的,也是他自己認為最有價值的,故而一直舍不得動用。

  如今突破了感應,內外交感之下,再來觀看符箓,果然與之前的感受大不相同。

  感應之前,觀看符箓,看到的就是一條條或刻或畫的線。

  說是文字,卻比文字晦澀難解得多。

  說是古字?

  又不比古字的質樸天真。

  說是繪畫,那就更不搭界。

  這樣的符箓,別說不通修行的尋常人,就算是未曾感應的修士看了,也多是費解。

  而感應之后,立刻就不同了。

  陳仲不知道其他感應修士如何,反正他的感受直觀而顯著。

  那曾經看似無當的符文,如今成了一條條具備不同氣息,最后摶煉一體,好似成了活物的“炁”。

  符箓落于玉石,玉石的氣息便不再是“死物”的氣息。

  想來,若是著落在竹簡、絹帛、皮毛、紙張上,也都是一般無二。

  符箓本身帶來的氣息,相比它們著落的玉石、紙張等物,弱小且不起眼。

  即便是陳仲在感應之前,就參悟到了“望氣”的本領,也沒辦法將符箓本身的氣息,從載體的氣息中分離出來。

  如此一來,再怎么觀望,怎么參悟,也都是隔靴搔癢。

  突破感應的如今,卻是不僅能夠直接分辨出這些,更是在足夠用心的時候,可以看到符箓每一條線所散發出的氣息,互相摶煉的過程!

  這對于學習符箓,乃至于今后自己繪制符箓,無疑是巨大幫助。

  怪不得凡是稍有傳承的修行人,都強調說符箓、法術之類,非要感應之后才能真正修煉,在此之前,就算費了再多的力氣,也不過是形似的不入流術法而已。

  此刻想來,當初釣叟授予《玉清三十六箓》,隱含著這就是突破感應后的修行法門的寓意嗎?

  如果真是這樣,陳仲這幾十年來用去其中的三十三枚……

  悔恨之情,旋生即滅。

  就算《玉清三十六箓》真是感應境界之后的法門關鍵。

  就算陳仲早便知道。

  事情就會有所改變嗎?

  不會。

  見到不公不義之事,陳仲依然會出手,因此遭遇難以力敵的對手,他依然會將玉箓用掉!

  既然事情無論如何都不會有變化。

  那又何必悔恨。

  更何況,《玉清三十六箓》,也未必有那么重要。

  陳仲于定靜中撫平雜念,挑了那枚使他悟得“望氣”的符箓,入微觀察。

  那符箓本身的道道氣息,越是細觀,越是顯出玄妙意趣,好似內中藏有無窮道理,時時刻刻都在露出冰山一角,勾引著觀者,不舍得挪開絲毫注意力。

  但這“不舍”一起,陳仲當即警覺。

  此是修行妄念。

  任何修行人,心齋之后都會遇到。

  入定靜時,有難以言述的歡喜之情生出,若是沉迷其中不知節制,便將步入歧途,最終肉身枯死。

  這是伴隨修行始終的一種考驗,也可以稱之為劫難。

  心齋之后的嬰寧、坐忘,實質上都是在教修行人如何對抗、化解,同時也從中使人獲得成長。

  陳仲幾十年的圓融境界,區區妄念哪里還能為害?

  當即斷去了不舍,結束了這一次的入微觀察,但結束之后并不離開定靜,緊接著便又換了一個角度,再次入微細觀。

  如此反反復復,歡喜也好、警醒也罷,都不過是一出一入的時機把握。

  就這樣不知道多少次過去,陳仲長出一口氣,真正停下了這一番參悟。

  原來,留下的三枚符箓,本質竟是一般無二的!

  望氣!

  都是望氣。

  不同的是,陳仲參悟最深,讓他早早取得望氣手段的那枚,是憑借雙眼望氣。

  而余下兩枚,一枚講述的是如何以雙手望氣,一枚講述的是如何以外物望氣。

  三者殊途而同歸,路徑雖不同,目的卻無不同!

  陳仲心底忽地回想起《劍術》新出現的那一頁內容,僅有的十個字!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

  人生歲月有限,求道的方法卻是無限,若一味求全貪多,最后恐怕結局不妙。

  有此明悟,陳仲立時便肯定了,《玉清三十六箓》并非當下境界的修行法門的關鍵,它只是一種提醒,同時應當也是相當強大的護道之術。

  要知道,陳仲未破感應時,僅僅是領悟了些望氣的皮毛,就憑之具備了強橫的斗法之能,多少感應境界的高修、大妖,都不敢輕易招惹他。

  而突破感應之后,陳仲更是憑此,輕輕松松便模仿出九環貍的滑翔之術,靈機一動就開創出原始、簡陋的飛劍之術。

  望氣本身,并無什么威力,但它是諸般神通法術的根基,從中領悟到什么,端看個人能為。

  既然肯定了《玉清三十六箓》并非修行法門的關鍵。

  那么,就還是要在《劍術》中參悟。

  陳仲當下靈機一動。

  《劍術》會根據他的修為層次而顯露內容。

  這內中蘊含的是什么道理呢?

  那玉箓中,便有一枚,說的是以外物望氣。

  是以,《劍術》是否在觀望著陳仲的“炁”呢?

  反過來,陳仲又是否可以通過望氣,來了解到《劍術》中更深層次的東西?

  想到便做!

  陳仲再次坐觀。

  而這一坐,便不知過去了多么久的時間。

  直至九環貍和蘇元明趕了過來,兩個小的仍舊看到陳仲端坐石臼,那荒廢村落中,曾因尸魅寂靜無聲,此刻卻已蟲鳴陣陣。

  有輕風吹過,廢村周圍的樹冠如波濤般起伏。

  一朵粉合歡跌落下來,飄至陳仲肩頭。

  有松鼠豎尾空降,搶到花朵,扭頭瞪著來到不遠處的九環貍和蘇元明,威脅他們不許再靠近,卻是渾然不覺,它自己便站在一個人的身上。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阿城市| 聊城市| 裕民县| 宜城市| 永仁县| 永安市| 桑植县| 天等县| 成安县| 襄城县| 弋阳县| 鄂伦春自治旗| 三江| 行唐县| 景谷| 南和县| 宁晋县| 扶风县| 丘北县| 敦煌市| 沧源| 津市市| 鹰潭市| 乾安县| 泾川县| 秦皇岛市| 保德县| 奎屯市| 永顺县| 永春县| 综艺| 孟津县| 昌平区| 双峰县| 鹤庆县| 马边| 朝阳市| 宁蒗| 巩义市| 上林县| 思茅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