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世紀的法國巴黎是世界藝術中心,這一時期法國涌現出了諸多藝術流派和大批的藝術家,雖然每一個藝術流派存在的時間都不是很長,但是這些藝術流派對現代藝術的發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出現了一個新的藝術形式—野獸派,震動了整個藝術界。馬蒂斯是野獸派的創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法國著名畫家,同時也是一位雕塑家、版畫家、作家和演說家。馬蒂斯是一位才華橫溢的藝術家,是現代藝術的先行者,他是十九世紀之后法國藝術史上的一顆最璀璨的明珠。
亨利·馬蒂斯(Henri Matisse,1869—1954),1869年生于法國東北部的Le Cateau-Cambresie,一個富于的商人之家,父親是一位商人,母親是皮革商的女兒。
馬蒂斯是一位金發碧眼,身體強壯,皮膚紅潤,談吐不凡的紳士,他非常擅于和人交流,幽默風趣的馬蒂斯可以把平淡無奇的事情娓娓道來,講的生動有趣,令人印象深刻無法忘記。馬蒂斯知識淵博,愛好廣泛,喜歡閱讀詩歌、散文、小說、哲學和理論等方面的書籍。馬蒂斯接受過正規的傳統教育也學習過法律,他有著很好地思辨力和良好的口才,擅于表達自己的藝術觀念,是一位出色的演說家。
年輕的馬蒂斯曾經想成為一名律師,但是在他21歲時,一場意外的疾病令馬蒂斯的繪畫熱情一發不可收拾,這個偶然的機緣成為他一生事業的轉折點。馬蒂斯義無反顧地投身到了“將為饑餓哭泣的”繪畫藝術中,用他自己的話說:“我好像被召喚著,從此以后我不再主宰我的生活,而它主宰我。”馬蒂斯一生都在不斷地探索藝術的真諦,他在藝術上不斷地創新,生前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成為野獸派的創始人,有著極高的聲望。1954年馬蒂斯在尼斯逝世。
1887年 18歲的馬蒂斯中學畢業,然后到巴黎學習法律并順利地通過了考試。
1889年他回到家鄉附近的圣—康丹,在一家律師事務所負責抄寫檔案資料。
1888年21歲的馬蒂斯生了一場大病,在他養病期間母親送給他一套畫具用來消磨時間,然而馬蒂斯卻狂熱地陷入了繪畫藝術中,一發不可收拾。
1891年 22歲的馬蒂斯勵志要成為一名畫家,他再次來到巴黎,馬蒂斯在學院派畫家布格羅門下學習繪畫。
1892年 23歲的馬蒂斯轉入象征主義畫家莫羅的畫室學習。馬蒂斯曾經用了10年的時間臨摹盧浮宮中大師們的作品,他認真研習和臨摹藝術大師們的作品,在巴黎街頭寫生,開始探索尋找適合自己的藝術道路。
1896年 27歲的馬蒂斯第一次在“國家美術聯盟沙龍”上展出了《讀書的女人》等5幅油畫作品。《讀書的女人》展示了馬蒂斯深厚的繪畫功底,這幅作品以傳統的學院派繪畫理念為準則,以深褐色、灰綠色調為主,畫面的右側坐著一個身穿黑色連衣裙正在讀書的女人的背影。馬蒂斯細致地刻畫了房間里的家具、柜子上的擺件,椅子以及女人的衣裙和發飾。在這次的國家沙龍展上,馬蒂斯獲得了成功。這幅作品被政府收購,馬蒂斯獲得了無比的殊榮。然而此后,馬蒂斯并沒有按照這種藝術道路繼續走下去,他開始了新的藝術探索之路。
1897年以后馬蒂斯作品的色彩發生改變,色彩越來越明亮,他的作品《餐桌》(The Dinner Table 1896-1897)是馬蒂斯早期以靜物為主題的作品,這幅作品表現的是馬蒂斯的女友卡蜜兒正在餐桌前做晚餐前的準備工作。餐桌上有鮮花、水果和各種熠熠生輝的餐盤和刀叉,各種的玻璃酒具,光彩奪目,美麗的卡蜜兒神態自若地站在桌前精心地布置著餐桌,畫面溫馨、恬靜。
《餐桌》這幅作品,馬蒂斯采用三角形構圖,構圖平穩,傾斜的桌面讓畫面的空間更加飽滿。在繪畫技巧上,馬蒂斯在創作《餐桌》時特別注重室內的色彩在自然光線下的瞬間變化。畫面以白色調為主,卡密兒腰上圍著白色的圍裙、白色的桌布、白色的盤子和白色的鮮花等,馬蒂斯對這些白色進行了精心的處理,不同角度的光線照射在同一種顏色上會對同一種色彩產生不同的影響,白色在自然光下呈現出不同層次的色彩變化。馬蒂斯在中間還穿插了紅色的水果、卡密兒身穿紅色的上衣和紅酒,紅色調使得畫面生機勃勃,洋溢著溫馨活躍的氣氛。
馬蒂斯的這幅作品畫面的色調非常的輕快、明亮,畫中的筆觸粗獷有力,在這幅作品中我們也可以看到塞尚的影子,修拉的色彩理論被馬蒂斯運用其中,這時的馬蒂斯已經脫離了學院派的理念,由此可見馬蒂斯吸收了印象派的創作理念,這幅作品的技法和繪畫理念已經不同于他前期的作品《讀書的女人》。
《餐桌》這幅作品被視為馬蒂斯向印象主義致意的作品,他開始了自己新的藝術創作歷程,他的作品以色彩明亮、艷麗和大膽而著名。
在馬蒂斯的藝術道路上,他開始學習古典繪畫,1897年之后馬蒂斯受到后印象派畫家梵高、修拉、塞尚和納比派畫家博納爾等人的影響很大。在不斷地藝術實踐中,馬蒂斯認為印象主義的審美和盧浮宮大師的作品已經不能滿足他的審美了,他需要更直接的方法表達自己的想法。
馬蒂斯開始研究東方藝術和非洲藝術,他把浮世繪、中東的裝飾藝術和非洲的原始藝術相融合用平涂法表現在自己的藝術創作之中。這個時期馬蒂斯創作了《奢侈、寧靜和快樂》(1904)、《圣·特羅佩的港灣》(1904)、《靜物1號》、《靜物2號》(1904)《敞開的窗戶》(1905)等作品。在這些作品中馬蒂斯改變了自己以前的繪畫風格和創作理念,他從修拉等人的色彩理論中吸取營養,色彩成為他創作中表現繪畫主題的手段,他開始嘗試純色的應用。
馬蒂斯大膽地把純色平涂于他的作品中,這些純色在他的作品上和諧統一,渾然一體。純色的應用使他作品的畫面充滿了張力,他的色彩對人們的視覺沖擊和心理沖擊都很大,人們一下子就被這濃烈、鮮明的色彩所吸引,把人們的思想引入一個色彩繽紛的世界。
馬蒂斯這種表現手法超出了傳統繪畫對大自然進行簡單的模仿和表現,他從三維世界走向二維世界,在藝術創作中注重自己的感受,他跨越了印象派光與色的理念,他用自己的主觀意識替代了自然界的客觀存在,打破了人們傳統觀念,重塑了繪畫理念。他的藝術創作又進入了一個新階段。馬蒂斯在探索藝術的道路上越來越大膽,他研究各種繪畫技巧從各種風格吸取營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