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風平浪靜
宋澄拼命的賺錢做繡活,是想早日修建自己的園子,眼看著周圍的空地一座座的宅院,商鋪都起來了,宋澄心里的謀劃越來越多了。
出了她們繡房所在的巷子,一直沿著長樂街往南走,就來到了曲江邊,這里和年初已經截然不同。長樂街和曲江的夾角處,矗立起一座四五層高的大樓,足可以和百花樓想媲美。
這樓是豐樂樓,吃食歌舞住宿只比百花樓更精進,沒有不足的。再加上門前的曲江水清柳綠的,還有游船穿梭期間,道路寬敞,這里比百花樓更加的熱鬧。
謝鴻帶著三人,熟門熟路的走進一個雅間,吩咐小二上了好酒好菜。恍惚間宋澄覺得眼前的表哥有些陌生,二表哥雖然性格開朗,但是這短短的時間就能在這新開的豐樂樓里,這樣熟悉,還是讓人覺得不可思議。
“表哥經常來這里應酬?”宋澄輕聲問道。
謝鴻聽見表妹問,有些得意的說道:“這個地方是當初紀王府的人,從我手里買走的,紀王感激我把這么好的地方留給他,就給了我這里的優待,只要我來這里,都是記在紀王的賬上,算是自己人。”
“表哥和紀王已經這么熟悉了?”宋澄有些驚訝,可是她好像聽說這豐樂樓并不是紀王開的,“這豐樂樓是紀王的產業?”
“不是,這是景王的產業,這里的管事是叫孟坤的。”謝鴻把自己所知的都告訴表妹。
宋澄不再言語了,這里面和關系好復雜,孟家是景王的外祖家,他們是一體的,可是紀王和景王的關系什么時候這樣密切了。
謝鴻看到表妹不言語,忙轉移話題說道:“我今天剛得到一個好消息,這個人表妹也見過。”
“哦,是誰?什么好事?”
“蕭樸得到了朝廷的嘉獎,自從他去了江安郡做一個小縣令,還不到一年的時間,就做出來政績了,真是可喜可賀。”謝鴻是真心為好友高興。
“受了春訓災害的江安郡嗎?沒想到他竟然要去那個地方做一個小小的縣令?”宋澄有些意外,福王爺家的兒子,沒有在京城里做閑職,偏偏去了剛剛受災的小地方。
“是啊,我也沒有想到,他在江安郡的臨縣,那里受災嚴重,后來又是旱災,他組織人挖渠引水,總是沒有造成大面積的百姓流離失所。”謝鴻興奮的說道。
宋澄心想:看來沈婆婆所說非虛,沒想到有蕭樸這樣的好官,能防止一方百姓的苦難。
“那朝廷沒有給他升遷嗎?”宋澄接著問道。
“他不回來,等著三年后考核政績了再回來。”謝鴻有些惋惜的說道,這么好的升遷機會就錯過了。
宋澄心里想著,蕭樸是個內心明白的,而如今太子和景王分庭抗禮,爹爹的立場好猜,不知道謝鴻表哥是不是站在了景王一邊?還是他不自知的已經被人拉攏了呢?
這樣的而場合,宋澄不敢多說,她也不敢問,因為她也不明白里面的情勢,中立自然好,可是非此即彼的派別,中立不是很容易的吧?
宋澄不管窗外事,一心賺錢要修園子,修園子的事情終于能提上日程了。
施工隊都是現成的,因為整個曲江周圍都在建設,宋澄自己設計的園子,取名“澄園”。
澄園里面的設計都是按照宋澄的想法設計的,大面積的綠草坪可以在上面搭建舞臺,下面有露臺,各種裝飾的燭光,最讓人喜歡的是中間的位置上有一個大大的夜明珠,一到晚上,熠熠生輝,很是應景。
當然這些露天的地方,只適合夏日消暑,在中心位置還有一個圓形的罩子似的的建筑,這和其他的園子截然不同。
其他多是亭臺樓閣,室內雅致,而宋澄這樣粗獷有余,雅致不足,其實不以為然,四周的座位里面確實大有文章。
除了一覽無余的排排座,還有圍起來的雅間,以供客人使用。粗中有細。
宋澄這樣做其實是有目的,她不想把澄園變成一個高檔的私人會所,雖然那樣能招待達官貴人,可是她知道達官貴人里面的齷齪太多,她招待不起。
她想服務的是平民百姓,雖然利潤低,但是人多,不和那些人爭生意,但是宋澄知道這樣的市場最大。
老百姓有了有了幾個閑錢的時候,會有娛樂需求,但是他們去不起高檔的地方,那個地方他們去了也會不自在,不如大家都坐在一起樂呵。
宋澄的園子就這樣開起來了,起初她只是經營舞臺演出生意,每天固定時間的舞臺演出,大家拿一定得錢就可以進來看舞,然后會附贈一盤水煮花生什么的。
慢慢的客人的需求越來越多,有要茶水的,有要飯食的,又要點心的,于是宋澄的營業范圍就越來越豐富。
現在澄園已經是曲江邊上有名氣的玩耍之地,宋澄的生意開始好起來。
可是朝堂上并沒有像宋澄這樣的風平浪靜,一件突發事件讓大家措手不及。
五月,西戎來國書,西戎要與大夏和親,延續十幾年來的和平,來和親的人是西戎公主慕容明珠。
這慕容明珠的身份不簡單,她是二皇子慕容烈的胞妹,他們的母妃是慕容老皇帝跟前最得寵的嬪妃,她來和親?她是為了西戎和大夏的和平?還是為了自己的哥哥?還是來探聽虛實?這就耐人尋味了。
大夏的周邊除了西戎,還有北邊的幾個部落,這幾年沒有戰事,想必他們也都在壯大,如果西戎和他們聯合,大夏又要陷入曠日持久的戰爭里了。
所以,皇上明知來著不善,但是大夏也需要時間休整兵力,也只能同意了。
慕容明珠如一顆耀眼的草原明珠,踏著六月天邊的彩虹,來到鳳城,人人爭相觀看這為西戎公主的容顏。
轎子四周的帷幔全都掀起來,珠簾叮叮當當的隨風撞擊,發出清脆的響聲。慕容明珠一身珠翠也看著鳳城的人們,毫無羞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