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戰敗
好不容易熬到江安郡,終于能安營扎寨,這時候大軍里面就有一多半中暑了,軍醫對此束手無策。因為除了暑熱,還有水土不服。
直到蕭樸來勞軍,才解決了這個問題。真是多虧了他,才解決了眼眉之急。
眼看著軍中穩定下來,太子著急出戰,大家也不好說什么,反正早晚都要打,早打早結束。大家都是這樣的心里狀態,晉王很是憂心,和蕭樸在一起商討解決辦法。
因為北方的戰士對水站不是很熟悉,雖然他們在河里訓練過,但是真的到了大江上面,戰士們就被著滔滔不絕的江水給震撼住了。
還多人站在船上就要暈船,雙方的擂鼓剛剛打響,大夏的軍士射箭都沒有準頭,一支支都射到江水里面。
眼看著南越的小船在水里穿梭過來穿梭過去,人家毫發無損。大夏著急鳴鑼收兵。
首戰不利,這是很傷士氣的。太子他們只是一味地發怒責備他人。蕭樸和晉王在營地外面談話。
“你說,這戰怎么打下去??”晉王也是看不到希望。
“先不要著急,如今這個狀態,還是速戰速決比較好,咱們大夏的軍隊不可能長久在此,時間長了必生事端。”蕭樸冷靜地分析,他好像沒有對這場戰爭抱什么希望。
兩人你一言我一語的瞎聊,夜幕降臨,沒有星光,兩人也不想回去。
突然一人一騎悄悄立刻營帳,晉王和蕭樸立刻會意,悄悄跟上去。
“你看清楚了嗎?”蕭樸問道。
“看不太清,大約是斥候張安國。”晉王因為離的遠,看不太清楚。
但是他倆把這件事放在心上,悄悄留意。
不久之后,南越境內二皇子暴亂,大夏想要趁此機會,再來一戰。
大夏把所有的軍船都停泊在岸邊,所有的船艦都用繩索鏈接在一起,這樣軍士們走在上面如履平地。
大戰在即的前一夜,晉王和蕭樸看到張安國悄悄出營,立刻上前去追趕,一面舉劍,一面捉住他提到馬上,他的蕭樸扔過來繩子,晉王把他綁到馬上,飛奔而去。
此時此刻,非常時刻,晉王和蕭樸,知道大事不妙,兩人立刻回營,可是還沒有走到,遠遠的就看見大營那邊火光沖天,兩人心道:不好!
晉王急中生智,對蕭樸說道:“我們現在不能回大營,回江安郡,找人來。”
蕭樸立刻調轉馬頭,兩人直接到江安郡點齊兵馬,可是才有幾百人,根本起不到作用。
“分出一隊人騎上馬,后面綁上樹枝,再分出一隊人舉旗吶喊助威。”晉王冷靜分部。
“好主意!”蕭樸明白了晉王的想法,這是要用疑兵。
果然,南越的人看到這邊狼煙四起,煙塵滾滾,以為援軍到了,紛紛撤退。
就這樣,一場傷民勞財的戰事就這樣草草了事。
但是太子卻不這樣以為,他覺得是最后的奇兵打跑了南越的人,還是大夏取得勝利,他是一路鼓吹著自己的豐功偉績。
軍隊還沒有回到京城,英勇事跡已經傳遍了整個鳳城,說是太子派晉王做的后援,以備萬全之策。
呵呵呵,人不要臉到這種程度就基本上天下無敵了。
宋澄當然也聽到了這樣的英勇時刻,當她知道這樣有勇有謀的故事主角是晉王的時候,心里一顫,想象著他嚴肅認真的樣子,該是怎么樣?
在大夏的軍隊班師回朝的歡迎儀式上,宋澄率領著晉王府的舞娘們跳著他自己編排的《蕭將軍滿堂勢》,舞姿雄健,突出了將士們的勇猛的氣勢,和矯健的身姿。
這次晉王終于得到了皇帝的表揚:“栩兒,這次表現不錯,多聽你哥哥的,以后更要多建功。”
晉王一高興,晉王府里就更熱鬧了。
慶功宴的歡樂還沒有消失,晉王的臉上就笑不出來了,西戎要求和親。
“他們哪是要和親呀?這就是赤裸裸的下戰書!知道我們剛打了一戰,元氣大傷,他們是成心的,故意的。”晉王氣呼呼的嚷著。
可是,有什么用呢?既然已經締結了和親的條約,就得遵守否則只有開戰一條路。
朝堂上以休養生息的名義要求晉王去和親,晉王無奈又走上了新的棋子之路。
但是晉王畢竟是晉王,他可不會乖乖的就這樣上路,他知道戰爭是早晚要開始的,不如早點做好準備。
這次他帶上了追風,帶上了路一鳴,就連晉王府里的管家都恨不得把能帶的東西都給晉王帶走,府里籠罩著一層憂傷的濃霧。
晉王慢悠悠的磨蹭到西戎的時候,正是草原上水草豐美的時候,他就走的更慢了。
當然西戎并不是真的在等這位遲到大王,他們只是在等一個借口,當晉王遲遲不如西戎,他們正好以此為借口開戰。
膘肥馬壯的西戎人簡直像是直入無人之境,一日之內就破了西洲的府城,梁斌的人馬損失慘重。
晉王,看著梁斌毫無應對之策,心里著急:“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你就這樣拿著這么個破陣圖去打戰,能打贏才怪呢!”
“那我也沒有辦法呀!不按這個打戰到時候,被人參了,我的項上人頭都保不住,還談什么軍法兵法?”梁斌無奈說道。
晉王被迫和梁斌一起逃到西洲大營,戰敗的消息很快會送到京城,梁斌想著再取的一些勝利,否則,又派來新的監軍,還不知道要怎樣應對?
晉王的收下有個叫陳英迪的小將,頗是靈活聰明,“常規陣法適用于步兵,遇到西戎的騎兵就不行了,采取步兵,騎兵相配合的靈活戰法,”
陳英迪:“小敗之后連兵結陣,透徹敵情,就可再造勝勢,一鼓而定。這樣的善敗將軍,比那項羽雖然百戰百勝,卻在烏江一敗涂地,不是要好的多嗎?”
于是有了戰法的改變,他們多次擊敗敵軍,屢建奇功。悄悄的改變著處境,但是這些都不長久晉王和梁斌都等待著援軍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