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筆64 成長中的“綠苗”
散漫在書中,活絡在腦海,那棵“小綠苗”總是徜徉在思緒的海洋里。
他與我,師生一場,時間看似一年,實際上除去寒暑假,又遇特殊的疫情假期,授課時間也就六七個月。在這些時間里,去他們班,每周就三節英語課,其余時間寥寥無幾。在這樣的相處模式下,要對一個學生印象深刻,實屬不易。不過,他是個意外。
他不是個優秀的男孩,脾氣暴躁,成績平淡。初次去他們班,就看到他剛被某老師批評后的神情:一臉氣憤,似乎很想揍誰。我不知道他又犯了什么小錯誤,也沒有多了解,只是很自然地把他看成和大家一樣的學生。我請全班同學坐端正,聽清楚今后上英語課的基本要求。除了他,大家都能照做。為了不浪費時間,我還是繼續說道:英語課上進行大組比賽規則,只要有一個學生不認真,組里的比賽分數就跟不上。可他依然故意趴在桌子上,假裝聽不到。
這時,與他同組的一個學生很生氣地舉手,還沒等我邀請他,就大聲說:“這樣的比賽沒法進行,我們組的棟棟(化名)同學不聽話,他就喜歡和老師對著干,還會生氣,生氣的時候還會亂發脾氣。”
“是的,是的!”好多同學都附和著。
“要你們管啊?誰叫你們煩我!”棟棟忍不住大吼起來。
“嗯?我覺得這中間是不是有些誤會?我感覺他也挺好的。”我趕緊救場,“棟棟,如果你能和自己組的同學一起與別的組競爭,大家肯定會看到你的表現。請在英語課上好好展示一下你的潛力,給出出一個全新的你,好嗎?”我微笑著看他。
他聽完后,就悄悄地把背挺直了一些。可喜的是,之后的英語課上,我感覺他不僅沒有搗亂,還把姿勢坐得很端正。而我也盡自己的努力,尋找他可以表揚的點滴,從不吝嗇對他的鼓勵。我覺得他是有點調皮,但是很有分寸。估計大家對他的肯定不夠多,在他的印象中,同學們都是嘲笑他,多數老師也是嫌棄他調皮又愛搗亂,甚至還會和老師頂嘴。其實,他只是想引起旁人的注意,想得到他人的肯定,能收獲別人對他的鼓勵。可表現的方法似乎不太理想。
當然,我愿意接受他,不挑剔他,對他在英語課上的每一點進步就給予鼓勵,肯定,這使得他很開心,愿意與我友好相處。漸漸的,他喜歡上了英語課,而且也很想把英語學好,聽說還默默地與班里最優秀的一位男生暗暗競爭。
后來,我看到了他在英語課上很明顯的進步,雖然聽其他任課老師還是說,棟棟脾氣很大,一般老師都不敢惹他,但是人很聰明;如果他自己喜歡學習,成績肯定很出色。
我很希望他能在任何課上都好好表現,能發揮他的潛力。所以,只要我遇上他不開心時,或是發脾氣時,我會私下與他談幾分鐘,請他告訴我為什么發脾氣,靜靜地傾聽他說出原因,等他基本不生氣了,我再告訴他:可以怎樣控制自己的脾氣;如何把自己好的方面展示出來;如何改變自己生氣時的不好想法。他很樂意接受我的建議,也喜歡和我交流一些他的想法。悄悄地,六年級的學習,在比較平常的過程中,他與我一起圓滿完成了所有的英語課程。
畢業的他,上初中后第三個周五,突然回來看望小學的老師。他來我辦公室時,我剛好坐著改作業。一臉陽光的他,見到我就笑瞇瞇,在我背后,雙手做了一個大大的擁抱姿勢,又有些害羞的沒有碰到我的肩膀,而是湊到我耳邊,叫我:“Miss Liao,還認識我嗎?我是棟棟。”接著告訴我:他在初中學習很開心,當了數學課代表,英語課代表,總之都是很歡喜的事情,幾乎變了一個人。
我微笑著鼓勵他:在初中繼續好好表現自己,努力奮斗,爭取考到理想的高中。他點著頭,臉上那股蓬勃向上的勁兒顯露十足。
緊接著下一個周五,剛下班,我走到校門口,就看到放學回家,需要路過我們學校的棟棟,他跳到我的面前,大聲喊我:“Miss Liao!”我真嚇了一跳:“你放學了?準備回家?”
“是的。Miss Liao ,你看,你看,98!98!”他激動地拿著一張試卷給我看,“英語,英語,這次我考了98,年級第一!年級第一!”重復地說著,笑著,根本掩飾不了他的興奮。
“嗯,挺不錯。初中的你進步很大。”我對他微笑著點頭。
“還有,這道題,全年級就我一個人對。”他用手指著試卷上的一小題,“你的英語課上說的,我記住了。”他已經忘記這里是公共場合。
“真不錯,要繼續加油,爭取更大的進步。”我打心底里為他高興。
看著高個又稚嫩的他,我又忍不住想笑。此時,已經有些家長來我們學校接孩子,看著他的興奮,聽到他對自己取得好成績的激動,估計也覺得很暖心。只是這些家長不知道,這個孩子曾經很普通,給老師的印象也不是這般“可愛”模樣。如果他們知道曾經的他,就更能理解此時,他為何如此激動了。
我想,他會把“激動”帶回來與我分享,是肯定了我對他的肯定,是記住了我對他的鼓勵。也許還有一些我都不曾記住的細節,給他的改變帶來了非同一般的影響。
他,我很多學生中一個非常普通的學生而已。但是,我想他會走入我的心里,如我,會走入他成長中的某個“段落”中一樣。希望自己還會給更多的孩子帶去“春風”,滋潤他們幼小的心靈,灌溉他們溫暖的未來。
卡耐基一書,讓我深深地讀懂了一些“人性的弱點”:在很多情況下,當大人批評之后,小孩反而不會變得更好,只會變得更差。
我們為什么不用贊揚來代替責怪呢?哪怕是最小的進步,我們都應該給予及時的贊揚,這樣就會不斷激勵別人繼續進步。
贊揚就像陽光一樣會溫暖人們的靈魂。我們的生長,成熟離不了它。……
書與他,居然引我入了“境”。
隨筆65 “讀”漫畫
——無題
陽光在窗外,白云在藍天,風吹不到我的臉。靜靜地躺在床上,與外面隔絕。一幅兩幅一大片,就那么漂浮在腦海。我知道,我不會畫,哪怕用火柴人都不行,可也趕不走,一日又一日。我想,我知道了,文字可以嘗試記錄:
第一頁:曠野,城市,森林,郊區,人群擁擠。一顆糖果從空而降,降到很多人都能觸及。蜂擁而至的人們,開始爭搶。糖是活的,會飄,會躲避,會尋找“目標”。在大家筋疲力盡之后,落在了漂亮女人嘴里了。人群散去。
第二頁:某天,空中又來了一顆糖哦。大家依然重復原來的搶奪。糖果尋找到了大腹便便的一位中年男子,吃了。人群中有散去,有反思,有發呆。
第三頁:哪天,糖果又降下來了。一部分人懶散地追逐了幾下,多數人不再起身,看著糖果落到了小李子的嘴里。
第四頁:偶爾,糖果又來,可人群沒有了,看的人都極少,糖果自己會找到能吃的人,小王吃了。
第五頁:后來,空中不會降糖果了,只聽說誰吃了糖果,小二吃了,小李子又吃了,小安子也吃到了。
第六頁:然而,很久了,一個靜悄悄的日子,天空中又降了一顆糖果,很低,很低,似乎誰都可以采摘。沒人?不,一個傻呆看著它發呆。傻呆也是以前的人群中的那個傻呆。
第七頁:傻呆想,我去追,我愿意陪跑;我可以充當人氣;我追著看風景;我去給人當風景;我去當看客,我……
第八頁:傻呆開始追逐,追著一米,追去一百米,追了一千米,追它萬里也無妨。偶爾有人看他,搖頭;偶爾有人笑他,傻蛋。傻呆不在乎,他只想追逐,順便看看路上的風景。
第九頁:很遠了,糖果都快累了,這糖果都要被傻呆追瘋了。糖果終于停了,傻呆的頭上掉到了一坨液體。抬頭一看,原來糖果上有隱形的細線,原來上帝冒汗了。
第十頁:糖果被吃了,傻呆自己回來了。他說,追逐很開心,路上有風景,吃不到糖果沒有什么,但是他看到了很多不追逐的人看不到的東西。
終于,我的漫畫可以淡化去了。它似乎被釋放,不再糾纏相隨。
有時真的好奇,難道一個人真有多個“我”?自從看了電影“超級的我”,主角的話總是響在耳畔:本我,自我,超我。那么自己能擁有幾個我?我能控制多少個我呢?
電影里的主角說:失之東隅,收之桑榆。
隨筆66假日小思
每逢假日,總能興奮的想去哪里,想干些什么。估計一個月前就開始等待它的到來。
可是,假期到了,假期真的開始了。便想著先滿足一個懶覺,半天就過去了,再帶娃去參加一個生日Party,回去后洗了衣服又洗被子,晚飯又是一聚,匆忙得來不及記點什么,一天就過去了。接著,孩子的作業要搬出來開工。不多,可一口氣也是完成不了的。陪著在家,做做作業,批一批,免不了訓一訓,又是一天。心里急著想出去,總覺得時間又是緊張。發現假期好短,依然沒有時間出去瀟灑一圈。
也罷,趁著白日的烈日,窩在家里陪娃;趕著夜晚的月色,星星,欣賞寧靜的夜空,只要欲望不多,心是知足的。想要更加充實自己,便是動手記錄一些感受,記下幾筆假日的“賬目”:
孩子真的在長大,大娃叛逆的影子開始接近,生氣時喜歡用一些重重的聲音表示,也會繃著臉,狠狠地回應“為什么?”;“人家都是怎么樣的”;“干嘛要打我”……還有哭鼻子,抹眼淚。而乖巧時,卻能幫忙做很多事了,作文里能表達出他自己的點滴。這些,似乎是一夜之間的感覺,其實是一點點成長起來的,只是我沒有時間跟隨,沒有那么多時間關注他的變化。
至于小娃,個子長高許多了,去年的衣服,都開始淘汰,自理能力也在我的“懶惰”中增強,上廁所,洗屁股,刷牙洗臉都自己可以獨立完成。更有意思的是,怎么就模仿我的“形象”到了極點,她會對著哥哥說:“好好做作業,字要寫仔細。”;“不要就知道逃去看書,能自覺做作業嗎?”;“看來是要拿衣架伺候你了。”這是我的小娃嗎?她還要穿漂亮裙子,自己挑,自己穿,不同意時就哭著說同學都是這樣的。如果隨她穿著,可以開心地跟著哥哥看書,亂涂亂畫,一天都能自己美美的過著。
還有他,突然在那天早上對我說,好像今天是咱們的“陶婚”呀,隨后來了一個紅包。是啊,這么多年了,似乎沒有記住這是一個特殊的節日,沒有記住,也沒有儀式。那年那日,那個禮儀,那場轟轟烈烈的場景,那些司儀為我們主持的誓言都快忘干凈了。
這個假日,沒有遠游,沒有太多的“隆重”。但是,我看到了孩子,看著他們有了些許的變化;看到了他,這個彼此風風雨雨,辛辛酸酸,更多的是吵吵鬧鬧,也在成熟,長大吧。其實,也看到了自己,可以默默的接受一些事實,學著看淡人生很多不必要的東西。
炎熱只會繼續,更會濃烈,因為夏日來了;星空隨時相約,因為我們就在星空下;蟲鳴蛙聲再次光顧,因為四季的交替不會為誰錯亂。
假期,在家,挺好。沒有太多奢望,可也收獲多多,因為我心在自己的心窩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