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98 預言詛咒貶宮女
不過是和長孫無忌私下合計之后,長孫無忌臨時所作,又教他故意趁機念給李世民聽的。
唐太宗李世民聽了,命李淳風書其姓氏詩句,藏于盒中,加上皇封,置于金匾。
候揭榜之日,取出一對,如果不差,即廢才人武氏并著令削發為尼,永遠長伴青燈古卷,再不得起復。
說罷,李世民退朝入宮,是夜有疾,臥病在床,次日罷朝。
可是不久,宮中就接二連三發生宮人失蹤事件,絕對是憑空失蹤的那種。
要不是徐惠比較細心,根本不會注意到的那些小事,而且更可怕的是不見的人不是姓吳,就是姓伍,再或者姓烏……
那些人失蹤之后,宮里居然一點動靜都沒有,就是燕德妃也三緘其口。
這下連徐惠也緊張起來了,關心武媚娘的緣故,警告她日常要格外小心謹慎,不得再觸霉頭。
武媚娘本人更是懵逼了,再傻的人也能明白這事件是沖著那個‘女主武王‘來的!
看來李世民果然還是沒有放棄,即使許多年之后,在宮中又開始新一輪的肅清可疑人選……
這種‘寧可錯殺一千,也不放過一個‘的行動,讓武媚娘本人更是心驚肉跳,生怕哪天在睡夢里,不知不覺地就被清算掉了,再也醒不過來……
正是在武媚娘這種噩夢般的膽顫心驚中,朝廷的科舉考試終于開始了,李亦璽將狄仁杰親自送入了考場。
此時,唐太宗李世民漸漸龍體有所好轉。
及至放榜日期,首名狀元姓狄,名仁杰,二名楊炯,三名盧照鄰,傳臚王勃。
唐太宗看罷,吃了一驚,心中想道:“我只道李淳風是狂言,誰知連一字也不差,豈非天意!”
即召李淳風進便殿,問道:“卿說狀元名姓不對,何也?”
李淳風奏道:“臣一時不敢泄露天機,將狄仁杰三字分開,所以說‘火犬二人之杰’,乃是狄仁杰也。臣罪該萬死,求殺武氏。”
唐太宗道:“武氏在朕宮中,服侍一場,并無過犯,豈可賜死!朕自有主意,將她遣發便了。”
不日,兩儀殿中,李世民單獨召見了武媚娘,當時武媚娘還在后宮中賣力工作,承擔著收集皇宮中所有宮女們紅鉛的職責。
盛夏的天氣中,正忙得不亦樂乎,滿頭大汗。
驟然受李世民召喚,武媚娘心里忐忑不安,她早已經料到是有關“女主武氏”的事情而找她,卻不知道等待自己的命運審判會是什么結局,一切都只能由李世民作主,并且說了算。
等武媚娘在內侍監陳玄運的引領下,神精恍忽,腳下踉蹌地來到兩儀殿,李世民早端坐在文案后等候她多時了。
“朕一直覺得你是個很特別的女人……”他眼中閃爍著復雜的光芒,像是在思考著什么,十分矛盾的樣子。
“其實宮里頭弱小的孩子和下人們都很喜歡你,惠娘把你當成最要好的姐妹,也總是維護你……還有其他的外臣,朕的兒子……喜歡你人品的大有人在,證明你本性善良,為人和氣,人緣極好……”
李世民說這話時,已經慢慢走到武媚娘跟前,單手捏著她的下巴,托起她的頭來,仔細端詳著她寫滿憂郁之色的臉。
那并不是一張特別美麗動人的臉,五官雖然也清秀精致,但卻有著天皇伏羲的天生異相,有些女兒男貌。
尤其身材太過高大雄峙,又性格倔強剛毅,喜好表現,為人果決大膽,總顯得和男人一樣明快強勢了些。
身材相貌首先都不是李世民所鐘愛的類型,尤其武媚娘那男人一樣的性格,更不討李世民待見。
但男人好色而圖新鮮感,只愿多多采擷年輕的少女滿足一己之色欲,所以并不影響當初他臨幸她。
時至今日尤不得不感嘆一句:一夜夫妻百日恩,昨日種因,今日要承擔后果,人非草木,都是肉長的,孰能無情……
所以李世民嘆了口氣,有些虛弱的說:“朕有的時候,真的不知道該拿你怎么辦才好……”
“……”武媚娘聞言忍不住渾身一抖,她不是被李世民這句故作于心不忍,憐憫的話給雷的。
而是她分明感到,面前這個男人雖說在捏著她的下巴,其實分明更想掐住她的脖子吧……
武媚娘擔心的事并沒有發生,李世民捏著她的下巴看了半天,當然不是因為武媚娘長得太好看了,傾國傾城令李世民移不開目光,
而是因為“女主武氏”的謠言,他想要真正看清楚,究竟武媚娘會不會是真要在將來斷送他李唐江山的那個罪魁禍首。
但李世民越是想要尋求答案,卻越是得不到答案。
不說武媚娘只是一介弱女子,此時看,分明對誰都構不成任何威脅性,更不要說看出來絲毫有顛覆大唐江山的能力。
就是這樣的一個女子會是未來的代唐女主?打死他也不會相信,何況從古至今就沒有女人能登基稱帝的。
而且武媚娘已經年紀二十五、六了,不說過了女人最美好的花樣年華,便是容貌也并不算出色,不是那種能夠狐媚男人的女子。
如果自己撒手西去了,武媚娘也沒有子嗣,后宮沒有子嗣的嬪妃,唯有殉葬終結和入感業寺落發為尼了此殘生兩條路,她今后的出路還能在哪里?
她只是失陷委身于他這個真龍天子的成千上萬女子其中的極可憐普通的一員,注定了一生的悲涼落幕,怎會是將來的女主?
這玩笑實在是開大了,太可笑了。
如果沒有那個什么‘女主武王’的讖語,只怕更加難以令人留意到她的存在。
忽然,李世民放開了手。
武媚娘只會泯然于成千上萬的后宮女人堆中而已,李世民終其一生對她留不下什么印象。
“武媚娘,因為‘女主武王’的預言,朝中的許多大臣一再勸諫朕盡誅宮中和朝中武姓之人,但朕始終不忍心,認為這樣太過有違天和,太過殘忍,”李世民終于下定了決心。
“尤其為朕煉制仙丹的妙嘆伽藍李愛卿更是勸阻朕要順天應人,體諒上天有好生之德,戒殺戒嗔,向天求壽才能長生,朕更是深然其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