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雪兒微微嘟起嘴,撒嬌般地說道:“我哪有那么貪吃呀??????,只是有一點不太順心,我不能出城去,不然真想回宗門去看看呢。”
葉青鸞眼珠一轉,提議道:“那??????過幾天,咱倆一起偷偷回宗門,怎么樣?”
鄭雪兒連忙擺手拒絕:“還是別了,我要是偷偷溜走,那些伺候我的下人可就倒霉了。”
葉青鸞嘴角上揚,打趣道:“依我看呀,你是舍不得蘇師弟吧?”
鄭雪兒的臉微微一紅,小聲說道:“可別提他了,現在十天半個月都見不著他的人影??????。”
兩個女孩在一旁聊得熱火朝天,龍鈺軒卻靜靜地坐在那兒,一聲不吭。
“喂!你在琢磨啥呢?”葉青鸞見他一副心事重重的樣子,冷不丁地開口問道。
龍鈺軒回過神來,解釋道:“沒什么,我只是在想,長風他到底學的是什么。上次聽他說的那些,我到現在都還有種似懂非懂的感覺,這些東西,以前可從來沒聽說過。”
鄭雪兒歪著頭回憶道:“好像是關于什么物質、成份之類的。上次小蘇講了些稀奇古怪的東西,我壓根兒就沒聽懂。”
葉青鸞提議道:“怎么突然變得這么好學啦?既然想知道,咱們去打聽打聽不就行了。”
“不行不行。”鄭雪兒急忙擺手,神色認真地說道,“這些東西雖然古怪,可都是嚴禁外傳的。雖說不是什么功法秘籍,但聽著好像很厲害的樣子。”
龍鈺軒在心里暗自盤算起來,蘇長風所學的內容,肯定和那些新武器有關,不然也不會如此保密。上次他說都是從一些古籍里學來的,那女媧說不定對這方面了解得不少??????。
葉青鸞撩了撩頭發,撇了撇嘴說道:“晦澀難懂可不代表就厲害,有些文人就愛故弄玄虛。有些事兒明明簡單,非要講得一套一套的,好像別人聽不懂,就顯得自己學問有多高深似的。”
龍鈺軒不禁笑了起來,說道:“咬文嚼字也算是一門學問,有些文章讀起來朗朗上口,這些文人可功不可沒。”
葉青鸞不屑地哼了一聲,說道:“書生嘛,就是這樣,百無一用。做做文章還行,真遇到事兒,還不是得靠別人來解決。依我看,就該讓他們去火云宗做幾天功課,鍛煉鍛煉。”
看著兩人你一言我一語地斗嘴,鄭雪兒在一旁笑得合不攏嘴。
很快,天色漸暗,傍晚時分到了。
剛用完晚飯,蘇長風就來到了將軍府。
龍鈺軒秉持著知道的人越少越好的原則,沒有召集太多人。
在廂房里,只有樂晉、龍鈺軒和蘇長風三個人。
龍鈺軒給三人倒上酒,笑著說道:“來得挺早啊,我還以為你得半夜才來呢。”
蘇長風嘆了口氣,說道:“大哥,你不知道,自從我進了國學府,行動越來越不方便了。要是半夜的話,我根本出不來。就算是現在,每次出門都有人跟著。恐怕再過些日子,想找你們喝喝酒,都成奢望了。”
樂晉皺起眉頭,疑惑道:“這不合常理啊,就算在宗門,也不會因為要保密本宗功法,就限制門人的自由。”
蘇長風喝了一口酒,解釋道:“樂師兄有所不知,這些和宗門功法完全不一樣。宗門功法普通人拿在手里,根本沒用。”
龍鈺軒笑著問道:“這么說,你學的這些,對普通人也有好處?”
蘇長風搖了搖頭,說道:“不好說,我現在接觸的還只是些淺顯的東西。還有些高深的書籍,上面全是看不懂的符號。要說對普通人有多大幫助,目前還談不上。”
龍鈺軒和樂晉對視了一眼,龍鈺軒說道:“長風,其實我們對這些挺感興趣的。你能不能挑些無關緊要的講講?放心,這周圍都布置了戒備,不會有人聽到。”
蘇長風咧嘴一笑,說道:“大哥,瞧你說的,我還能信不過你嗎?不過,我說出來,你們可不一定能聽懂哦。”
樂晉說道:“雖說大道至簡,但天地間的規律何其奧妙,想用言語表述清楚,恐怕不太容易。”
蘇長風思索了一下,開口說道:“其實世間萬物,都是由各種元素組成的,它們的特性,也是由元素決定的。”
龍鈺軒和樂晉的眉頭都皺了起來,這些內容他們確實聽得一頭霧水??????。
蘇長風接著說道:“這只是個概論,我就不往深里講了。上次我說過,推動一件物品后,要是突然停手,物品不會立刻停下,而是還會向前滑行一段距離。這是因為,那件物品本身具有保持運動的狀態,不過它與下面接觸的物體之間,存在一種‘勢’,正是這種‘勢’,讓它最終停了下來。”
看到龍鈺軒和樂晉的眉頭皺得更緊了,蘇長風繼續解釋道:“打個比方,冬天結的冰,表面很滑。物體在冰面上時,產生的‘勢’就很小,所以滑動的距離就更長。當然,這也和物體本身的重量有關。但要是把物體放在土地上,它產生的‘勢’就會很大,滑行的距離就會很短。這是因為,組成土地和冰的元素不同,它們的特性也就不一樣。”
龍鈺軒拍了拍額頭,說道:“是我見識淺薄了,這些確實有點難以理解。”
樂晉問道:“也就是說,要是沒有任何物體接觸,下面也不產生‘勢’,那我推動的東西就會一直動下去?”
蘇長風點了點頭,說道:“即便在空中,也存在一個向下的‘勢’,而且空氣也會與物體之間產生‘勢’。所以,我們平常看不到那種不靠外力,就能一直運動下去的物體。”
龍鈺軒追問道:“你說的這種向下的‘勢’,到底是怎么產生的呢?”
蘇長風又喝了一杯酒,說道:“這個我還沒法解釋,后面還有很多內容沒學到。只可惜,國學府戒備太森嚴了,不然我能帶你們去看看里面的古籍。”
樂晉說道:“我聽說國學府有個文部,普通人也能進去參觀。”
蘇長風說道:“沒錯,文部是國學府的一部分,里面都是些詩詞文章、治國策論之類的書籍,保密性不高。我學習的地方,是國學府的理部。理部的規矩極其嚴苛,人數也有固定限額。據說整個理部,學生加上老師一共一千人。只有當里面有人去世了,才會招收新人進來,以維持一千人的數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