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网_好看的小说免费阅读_网文欣阅 - 阅文集团旗下网站

首頁 歷史

三國:從夷陵之戰重寫

第二十六回 奪郿城漢相用巧策 避戰危魏主移洛陽

三國:從夷陵之戰重寫 竹心餅干 3700 2023-02-12 08:43:58

  卻說孔明傳令,教大軍出安定,復歸主軍寨中,依序進兵。姜維曰:“丞相何不自安定往南,與斜谷之兵兩面夾擊長安?”孔明曰:“吾料曹真棄了安定,必沿路設伏,就此輕進,恐遭其害。不如自歸祁山,依斜谷徐徐而進,郿城若破,長安難守也。”維拜服。

  不說漢兵回軍。曹真一路兵馬自棄安定郡后,恐郿城有失,急還長安。孫禮曰:“諸葛亮取了安定,恐來追趕。依某之見,當于要路伏下兵馬,彼若敢來,自然中計。”真從其言,乃令魏將董禧、薛則二人,各引五千兵馬,伏于來路,只待漢兵來時便擊之。一連數日,未見有軍馬至。曹真方安心,乃撤去二將,星夜保駕而來。

  卻說夏侯楙等自領了曹睿圣旨,發兵以來未曾出陣,只各處點看,以防有變。先主居于武關,攻打青泥隘口,魏兵憑險拒守,久而未下。一日,先主于帳中正計議間,飛馬來報說諸葛丞相已盡取隴右之地,將出斜谷,以擊郿城。馬良奏曰:“郿城不似武關,畢竟無險可守。丞相大軍來到,必可破之,長安易得。”

  先主曰:“既如此,朕當何以進兵?”良曰:“丞相兵臨長安,使為險地,曹睿乃孺子耳,未經戰事,必然避而往洛陽去。陛下可回樊城,出南陽以向洛陽,以斷其歸路,則中原可一舉而定矣。”先主大喜,即下諭旨,令嚴密把守武關,自領中軍回樊城。

  卻說司馬懿在鄧城一帶,屯兵守御,以作久計。司馬昭曰:“劉備兵臨長安,久攻關隘;近日又聞諸葛亮已盡收隴右,大敗曹子丹,將取郿城。情勢危急,父親何故不去保駕?”懿笑曰:“國中軍馬,如盡發長安,倘劉備取別處,又何以拒之?吾聞劉備連攻青泥不下,必有別圖,故屯兵于此,防洛陽有失。”

  昭等聞言未肯輕信。忽報漢帝辭了武關,自領兵向南面來,不知何意,左右皆驚。司馬懿笑曰:“劉備果將取洛陽而來。吾料長安難以久守,圣上不日必移駕還都,宜早作區處。”遂令全軍嚴守,每日快馬出百里,哨探三次,早報漢兵動向。

  卻說孔明前令馬忠、楊儀來魏延營中,起疑兵以向郿城,每日鼓噪進兵。費曜、戴凌一面差信使報曹真,一面自引兵拒之。漢兵見魏軍來便走,魏軍撤時又歸而作攻城狀,如此反復。費曜謂戴凌曰:“漢兵有異,某以為只詐取郿城耳,未必真心相攻。”凌曰:“縱如此,亦不可輕。既已請曹都督歸,可先駐此,待主軍至,便與漢兵決一死戰。”曜然之。

  未及旬日,曹真率部歸。二人于帳前說漢兵攻打郿城之事,真方醒悟:“此是諸葛亮疑兵之計,專門賺吾回師也。”當下謂眾將曰:“如今漢兵作勢,頗有大取長安之意。吾等須并力拒之,保圣上磐石之安。”皆對曰:“愿聽號令。”真當下喚了董禧、薛則二人,引一萬兵馬為前部先行。自與眾人領余部坐中軍接應,大起三軍,徑助郿城而來。

  卻說孔明至軍中,魏延等迎入,具言魏兵之況。孔明曰:“汝等屯兵于此,久未出陣。如今既知敵之虛實,可敢一戰否?”延曰:“愿聽丞相號令。”孔明曰:“近日得圣上書,將移主軍以向宛、洛。吾等宜速取郿城,以通長安,不可延怠。”當即盡起兵馬,直叩城池。并喚姜維、張嶷二將,曰:“曹真已回,必無坐視之理。汝二人可領一萬兵馬,以拒魏兵來援。”

  姜維、張嶷疑曰:“曹真本部擁十萬之眾,區區萬余兵馬,如何可破?望丞相教之。”孔明笑曰:“吾今已有取郿城之策,不過數日便可得也。汝等不必全勝,只制其勢可也。”二人遂轉憂為喜。孔明又曰:“汝等莫以此事為易耳。郿城為長安咽喉,曹真必有應對,須小心行事,不可大意!”二人領命而去。

  姜維謂張嶷曰:“曹真雖通兵法,卻素輕慢,可用計拒之。”嶷曰:“計將安出?”姜維說如此如此,嶷大喜,遂依計而行。

  卻說董禧、薛則二人起前部軍馬往郿城來,哨馬來報,說西面有一枝漢兵,為首張嶷,當道以待。禧曰:“有多少軍馬?”對曰:“約二三千之數。”則笑曰:“諸葛亮如此輕視吾等!量彼區區數千人,安能當大軍?”催令前去交戰。

  卻說張嶷守于道中,見魏兵來到,鼓噪而進。董、薛二人見漢兵少,不以為意,驅兵廝殺。張嶷稍一交鋒便退,魏兵趕來,追了數里,忽聽金石大作,側面一軍放過張嶷,截住魏兵,視之,乃姜維部也。二人見維只領二千余人,遂不作提防,又戰了一陣,維一交兵亦退。董、薛當下引著全軍趕上,不多時已追去十余里。

  二人只顧迤邐追趕,要圖頭功。不料待到僻靜之處,只聽一聲炮響,兩側伏路軍馬驟出,董、薛大驚。正躊躇間,姜維、張嶷回馬四下殺來,魏兵大亂。維飛馬截住薛則,戰不數合,一槍刺則于馬下。董禧引殘兵殺出,望中軍而走。姜、張收了得勝之兵,就地扎住軍馬,只待孔明取城。

  卻說孔明號令,以馬超領前軍,兵進郿城。并謂所部曰:“吾自隴右歸寨以來,一路命工匠日夜準備攻城之物,如今皆已完備。汝等可持之,必無往不利也。”眾人不解,孔明乃令左右去取,視之,為萬余土囊也。孔明曰:“每人持一只,充以土石,務須填滿。午后攻城,如無者立斬。”超依令準備去了。孔明又喚馬岱曰:“汝可引一萬兵馬,駐于郿城東側。如伯約二人不敵曹真,可速接應。”岱受命。

  卻說漢兵午后造飯,軍士飽食攻城。郿城守卒見兵臨城下,一桿大旗上書“漢先鋒馬超”,未及交戰,先已膽寒。但見漢兵四面圍定城池,馬超巡了一圈,指西北角曰:“可從此奮力撲城,先登上者頭功。”數千軍士即向城下疊起土囊,不過頃刻,高及城腰。城上矢石如蝗,漢兵肉薄而登,前仆后繼,不多時,早已上去了數十人,城上大亂。眾軍士一齊努力,砍翻守卒,大開城門,馬超用槍一招,所部盡皆涌入。

  太守尹禾見漢兵破城,號令所部死戰。左右曰:“漢兵勢大,太守何不遁去?”禾拔劍頓首曰:“食國家之祿,未盡職守,丟城失地,已是大罪。若再偷生,縱死難贖。”遂率部往。守將高緒與馬超交鋒,只一合便被刺落馬下。尹禾自搏接戰,死于亂軍之中。后人有詩嘆禾曰:

  郿城門下積高土,一戰盡得漢兵入。

  可嘆忠臣徒死節,難阻王師還舊都。

  卻說董禧敗歸,迎面遇上曹真,具言交戰之況。真大怒,催兵來戰漢軍。只見姜、張二人扎于平地之上,約有萬人兵馬,因此并不在意。禧曰:“敵將有謀,都督不可輕忽。”真曰:“郿城緊要,豈能延宕?”驅兵直撲漢陣之中。姜維見魏兵來襲,一聲哨響,列開陣勢抵擋。曹真、郭淮等大殺一陣,漢兵勢微,漸漸不敵,陣腳自亂,只得且戰且退。

  二人正苦戰之際,聽得遠處喊殺聲大作,視之,乃馬岱引兵來助。曹真面色不改,仍倚兵勢掩殺,三人勉力支撐。岱靈機一動,大叫曰:“郿城已破,丞相將來,只作稍待,不必憂急!”漢兵聞言,勇氣大振。真笑曰:“汝何敢詐言?郿城險要之地,諸葛亮便是神人降世,又如何半日取城?”攻之甚急。

  又戰了約半個時辰,眼見漢兵危急,又聽后面殺來一路軍馬。曹真視之,乃馬超也。魏兵見了,盡皆心慌。超曰:“郿城已破,奉丞相將令,特來相助。”三人大喜,一并殺出。馬超策馬一道殺入亂軍之中,只見那桿銀槍上下,鮮血飛濺,青光閃動,好不利落。魏兵多不敢接戰,徐徐后退。曹真見馬超英勇不減,心下自怯。但又不信郿城失守,故號令拼死抵敵。

  片刻,又一枝漢兵來,中軍簇擁著一輛小車,上面坐著一人,羽扇鶴氅,正是孔明。孔明令左右懸起尹禾首級,指曹真曰:“郿城太守尹禾已亡,汝等休要作困獸之斗。”真見之大驚,回馬引軍便走。馬超等掩殺一陣,奪得軍器輜重無數。孔明曰:“曹真必逃往寨中,連夜回見曹睿,不必追趕,只徑取長安便了。”收了軍馬,便向長安進兵。

  卻說曹真率殘部歸寨,謂眾將曰:“如今郿城已失,長安危矣,如何解救?”郭淮曰:“漢兵方克城池,士氣益盛,恐難與敵。都督宜回師長安,再議固守。只是輸了數陣,恐天子見責。”真曰:“吾為主帥,主上如有重責,一肩承擔便是。大事不過生死,又有何懼?”遂從郭淮之言,令孫禮、董禧領兵,星夜啟程回長安。真與郭淮自帶數人,輕騎先行。

  卻說曹睿在長安,得知郿城已失,頓時手足無措。正計議對策間,人報大都督曹真請見。曹睿喚入,真跪于階下曰:“臣蒙陛下授都督之職,托以討賊退敵之責,卻累失關口,損兵折將。伏請陛下降罪。”睿問左右曰:“諸卿以為何如?”太傅鐘繇奏曰:“漢兵勢大,更兼諸葛亮素曉謀略。何況勝敗兵家常事,敢情陛下從輕議處。”睿納之,傳旨降曹真官階兩級,去其大都督之位,令暫領其職。真叩首謝恩。

  曹睿問群臣曰:“如今郿城已陷,漢兵必來取長安,如何可敵?”司徒王朗進曰:“我大魏雄兵數十萬,破漢兵易耳。只是陛下萬金之軀,不宜身臨險境。臣請陛下速回洛陽,再另遣良將御敵。”郭淮曰:“不可。若士卒知陛下回,必無戰心,又如何抵敵?”

  曹睿正遲疑間,鐘繇奏曰:“臣有一兩全之法。陛下可乘夜間,素服輕馬,密歸洛陽,不用車駕鑾輿。則一來遠避戰危,二來不損士氣。”睿大喜,當下依計安排,令作準備,乘夜便行,密而不發。并使人持書往鄧城,告知司馬懿,教緊守城池,勿得漢軍過來。

  是夜,曹睿帶幾個近臣侍衛,持令牌從城東而走,輕騎奔向洛陽。眾人皆著平民服飾,又值夜間難辨,故無人識破。時已深秋,一路寒風漸凜,明月空照,荒草破敗,實令人生孤寂凄涼之感。

  行了數十里路,只聽得一聲長嘯,群臣大駭,以為野獸妖物。目視遠處,見樹木間一團黑影,徐徐而來。武士拔劍護住曹睿,睿心中驚異,當即喝問:“何物在此,竟敢阻攔?”話音正落,那黑影竟自散去,化為一陣陰風,吹倒樹木十余株。直嚇得曹魏君臣,不敢稍動。

  正是:才避戰事還都去,正遇怪異行將來。

  欲知此物為何,且聽下回分解。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安国市| 措勤县| 楚雄市| 会同县| 鸡东县| 炎陵县| 苍山县| 岳池县| 宁南县| 天等县| 浪卡子县| 大竹县| 嘉祥县| 西华县| 灵璧县| 田阳县| 盐源县| 阳信县| 瓦房店市| 连云港市| 原平市| 县级市| 庆安县| 河津市| 广河县| 曲阜市| 柘城县| 锡林郭勒盟| 昭苏县| 孟津县| 台北县| 西充县| 临泉县| 南部县| 偏关县| 长沙县| 宁晋县| 阿拉善左旗| 太康县| 汤阴县| 青神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