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司捷將他人請入府中,吃酒不對腹、飯茶食難進,“我曾帶兵入城尋帝,只可惜那時帝都正亂,貪官賊寇同謀,元帥府之兵力如草芥,敗兵而逃?!?p> 孫武端著酒杯詢問敵方總數(shù),“對方概數(shù)如何?”
“賊人約有三十萬,貪官侍衛(wèi)約有十二萬,天定山、暗礁林、小口山、裕菱山均有賊人看守,一山由一頭目看守,每日在四周巡查,燕州有我坐鎮(zhèn)那賊人們不敢到此,聽聞水南渠已被三聚占領,唉~不知百姓現(xiàn)在如何?!?p> 孫武起身,“水南渠現(xiàn)百姓安居樂業(yè),我前些日去那尋俠客令,可見那白淺對民不薄,只是定了些規(guī)矩。”
“何規(guī)何矩?”
“白淺棲身水南渠自稱一城之帝,更改女強男弱之法,索性對民還如同往常?!?p> 馮司捷起身,“妄想自立帝位,可按老夫所想,那白淺不入眼底,方叔悲為三聚之首,他之手法便是得這天下,陸丘珩只是枚妄想棋子?!?p> “陸丘珩已死!”孫武作揖
馮司捷恍然落坐,“已死?!”馮司捷起身左右行走,像是愁著思緒“誰做的?”
孫武說道“我與俠義盟合力而為。”
“唉殺早了。”馮司捷背手思考,“陸丘珩雖不足為慮,可此人正是除賊人之要,眼下陸丘珩已除,那賊人此時已坐入城中皇位,三聚應已在帝都合謀。”
“我已號召天下義士,在此處匯合。”孫武看著馮司捷背影說道。
“義士?如今風起云涌,真的會有義士協(xié)助嗎?”馮司捷說完孫武陷入沉思。
翌日,燕州城外一十二人被守城官兵攔在城外,“爾等何人?”
“飛俠山鸞云宗劍士?!睘槭椎陌滓律賯b下馬告知。
“容我前去稟告”官兵說道。
“師兄,新令尊告知天下,似乎并未與這城中呼吁啊?”一劍士說道。
“師弟莫急,此次布告也可為密告。”劍士眉頭一皺似乎也無言所述。
俠義盟一俠士出來作揖相迎,“各位少俠,我乃俠義盟四道首徐邵信,各位可是視布告來尋?”
“正是!我等正從飛俠山而來?!笔讋ψ饕?。
“哦?飛俠山!敢問師承何人?”
“飛俠山鸞云宗第二代掌門妙道仙人張?zhí)斓馈!笔讋φf道。
“師父!”
那一行人愣住,“師...師父?”
首劍問道“莫非你便是師父所說的大師兄?那個威名遠揚師父疼愛的首徒?!”
“眼云隨風,哪里是威名遠揚,只是隨手做些義事罷了,師父他老人家可好?”徐邵信問向首劍。
“師父日夜思敘大師兄早日回去一見,已是雪發(fā)白鬢?!?p> “唉,眼下守武帝之事還未解決,待天下已轉(zhuǎn)態(tài)勢,我必回山參拜,對了,師弟何名?”
首劍作揖“哦大師兄,我名張紀情?!?p> “薛凱”、“李凌悅”、“崔霄”、“葛云祥”、“王賢”.......
“各位師弟師妹,隨我入城歇息?!?p> 不知從何時起,城外稀稀拉拉不斷有俠士入城,未得到通說的俠士們在燕州城客棧、驛站居住下來,等待著新令尊的號召指示。
孫武與孫文斌、馮司捷等人,正在城中與俠士們商議著,孫武說道“如何除去賊人之策,除賊之前又該如何保民護糧,帝都城掌牢內(nèi)不知有多少酸苦的鄉(xiāng)民正受著非人折磨。”
“一切都是定數(shù),而又一切都是負數(shù),因為無人知三聚其策為何,民命忌于自身手中,俠客令能召天下義士卻不能操控他人性命,顯然帝都已是是非之地?!?p> “若不救朝恐帝都便是第二個白玉,一個朝代若想立地百年必然要有大臣輔佐,既然不能左右他人性命,不如就盡我等所命,竭盡所能,我等并非茍延殘喘之輩,我輩必將付出紅纓之氣浩瀚無窮!”
“忠矣!
鐵馬見忠魂,瀝血笑鋒碑。
天蕩我江湖,忠義嘯長青!”
這一刻吼聲震撼人心,天下俠士異口同聲“謹遵令尊號令!”
孫武作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