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演習
馬文升的話無形間提醒了朱厚照一件事,那就是鐵礦。
大明現在既然已經初步掌控了澳洲,那么接下來就該開采鐵礦石了。
要知道澳洲可是世界上鐵礦儲量最多的一個地區,同時那里的鐵礦還埋得很淺,因而十分容易開采。
不過說來說去,澳洲距離大明還是太過于遙遠了,要想解決燃眉之急恐怕不太靠譜。所以,關于鐵路的鋪設方面,朱厚照還是不得不放慢一定的速度,有選擇的規劃鐵路。
就比如目前,大明只是開通了京城到天津衛的鐵路,這是因為天津衛對大明極其重要,其中有許多先進的戰艦都是從天津衛被制造出來的。
當然,通往其他地方的火車路線也已經在計劃之中了,待來年開春之時,從京城至太原的鐵路就要開始動工了。
這條鐵路說起來對大明也同樣很重要,首先太原城作為抵抗草原人的橋頭堡,自然意義非凡。
因而,一旦太原到京城一線的鐵路通暢,其后的物資運輸和人員輸送的效率,也就要提高多了。
…………
馬文升覲見完畢之后,便回府養傷去了。按照朱厚照的猜測,估計要養小半個月才能康復。
話說這位馬愛卿前腳剛走,朱厚照就又無聊的癱坐在了御案前,打開了系統面板。
事實上,他幾乎每天都會打開系統面板瀏覽一番,就當是打發時間了。
【弗朗基艦隊與印度文明展開激烈戰斗,死傷慘重,后占據錫蘭國。】
【印加文明形成聯盟,開始在南美大陸擴張。】
【非洲諸部落形成聯盟,共同抵抗奧斯曼土耳其。】
【弗朗基與波蘭立陶宛公國夾擊西羅馬帝國。】
……
一條又一條的消息浮現于朱厚照的腦海中,他將這些消息逐一看完,然后認真分析了起來。
首先是弗朗基人的動作,這一世他們的殖民過程并不順利,不僅沒有征服美洲,就連印度次大陸的難以染指。
想來他們會選擇控制錫蘭國,也是迫不得已的情況下,唯一的選擇。
而這個所謂的錫蘭國,其實也就是后來的斯里蘭卡,礦產資源什么的本國并不是很豐富,唯一的優點就是風景比較漂亮,很適合度假旅游。
之后是印加文明,這個文明其實分布在南美洲的西部地區,在世界歷史上的存在感不是很高。
不過就目前而言,整個南美還只有他們這一支文明,因此競爭并不會太激烈。
接著是非洲諸部落的動作,朱厚照看完幾乎想給他們點個贊,干得漂亮啊!
奧斯曼土耳其在未來,對大明來說絕對是一個勁敵,而現如今非洲諸部聯合在了一起,無形之中就拖慢了奧斯曼土耳其擴張的步伐,對開明而言是一件絕對的好事。
而在最后,弗朗基人與波蘭立陶宛的做法,實際上出乎了朱厚照的預料。
弗朗基人難道是因為在海上占不到什么便宜,所以就轉而把自己的目標放在陸地了?
歷史上的西羅馬帝國后來確實面臨著崩潰瓦解的情況,如今弗朗基人與波蘭立陶宛無非是在加速這個過程。
想來要不了多久,西羅馬帝國就要被他們兩方給蠶食干凈了吧!
想到這,朱厚照的心情愈發沉重了。每個文明都在不斷發展,大明也絕對不能止步不前。
所以,不能再拖下去了,大明必須加速朝著美洲進發,趁著涉足美洲的文明還不多的時候,大明必須搶占先機。
于是,朱厚照猛地一拍桌案,叫道:“劉瑾,劉大太監何在?”
劉瑾聽到動靜,屁顛屁顛的從外面進來,問道:“陛下,何事啊?”
“我大明的艦隊回來了嗎?”朱厚照問得很急切,畢竟他現在急需一批艦船向著美洲進發。
劉瑾想了想,然后搖頭,“回陛下,艦隊前幾日才去了東南諸國展開軍事演習,想來還要過幾天才能回來。”
朱厚照一想,隨即苦笑了一聲,果然是自己太過著急了。
…………
與此同時,汪洋大海之上,數百艘蒸汽戰艦正在向南航行。
它們的速度很快,隊形整齊,正是大明派遣出去負責軍事演習的部隊。
作為整個演習的指揮官,尚真王此刻顯得有些緊張,他站在主艦的甲板上,手持著一個望遠鏡,不斷朝著遠處張望著。
不多時,在望遠鏡的鏡筒里出現了一片陸地。這時候,尚真王放下手中的望遠鏡,對船上的士兵下達命令,“前方距陸地一千米處停航,開始演習。”
士兵們得了命令,便緊張的開始忙碌去了。
而另外一邊的陸地上,一座小型港口內,也有士兵發現了海面上漂浮的諸多艦船。
于是,這些士兵開始用本國語言大叫了起來,“敵襲!敵襲!”
隨著這些聲音的響起,整個小港口內都炸了鍋,原本這些負責守衛的士兵還準備英勇迎敵,可是當他們見到海面上漂浮的艦船數量的時候,徹底傻眼了。
只見在遙遠的海平面上,竟然密密麻麻排著一長隊艦船,初步估計,足足有數百艘之多。
好家伙,這么多的戰艦數量,那艦船上的士兵該有多少啊!
于是乎,這些港口的內士兵直接就失去了戰斗欲望,紛紛跑的跑逃的逃。畢竟他們也都不傻,在這種敵我差距極其懸殊的情況下,根本沒必要抵抗。
然而,預想當中的襲擊卻并沒有發生,海面上漂浮的那些艦船似乎并沒有要進攻港口的想法。
這就讓原本準備逃跑的士兵有些疑惑了,他們不禁心想,難道這些艦船不是來襲擊的?
“轟隆!”
突然,一道又一道的巨響從遠處傳來,只見海面上的那些艦船,竟然開始了火炮齊射。
只不過,他們發射火炮的方向并不是瞄準港口,而是在海上空打。
“轟隆!轟隆!”
一時之間,海平面上火光沖天,無數的水抗被激蕩起來,飛起老高再落下。
而這種場面,在之后的幾日,又不斷在東南諸國面前上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