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華夏詩詞寶藏
華夏文化局,龔爽正在主持會議。
這次會議,對于華夏文化局來說十分重要,甚至是重大突破。
因為一批珍貴的文物資料已經由華夏考古協會修復完成,這將是華夏歷史文化的重大突破。
詩詞,本來就是華夏歷史文化中的瑰寶,而這塊瑰寶,終于要重見天日。
此次會議,由文化局龔爽牽頭。
參與者華夏詩詞協會會長易書禮、華夏考古協會會長吳協、華夏電視臺臺長李陽皓、華夏電視臺導演張凱安以及其他相關部門,最格格不入的,還的是李億。
李億在下面聽著龔爽在上邊發布任務。
“李臺長,這些詩詞希望你臺能夠策劃出系列節目。由易會長和吳會長配合,一定要把這些詩詞的魅力宣傳出來。”
李陽皓點點頭,身為華夏電視臺臺長,能力和魄力還有專業是十分強的。
“龔局,我已經有打算了,本來我們準備了一款華夏詩詞的節目,但是聽到這個消息后,我準備把這個節目改成華夏詩詞寶藏,而寶藏,自然是近日所修復的華夏詩詞。”
“行,這件事就勞煩李臺長了。不過我有一個意見,請李臺長聽聽如何?”
“龔局請講。”
“李億在這件事上有不可磨滅的貢獻,我想由他加入進來,華夏詩詞寶藏這個節目定然會有不一樣的光彩。”
“真是巧了,龔局和我想到一塊去了。”
李陽皓聽完龔爽的意見,這完全和自己的想法不謀而合。
此次事件中,李陽皓也知道了李億發揮的作用,而且李億亦是華夏風音樂的開創者,這種新型的表達形式,如果能與詩詞結合,必然會引起轟動。
李陽皓看著李億說道。
“李大師,聽說你有一家理智傳媒公司,能不能和華夏電視臺合作?當然,所有設備資金都由我臺來辦,理智傳媒只需要李大師你這個人就行了。”
李億聽到李陽皓的話,和華夏電視臺合作?
沒做夢吧?
華夏電視臺需要和這才初出茅廬的公司合作?
根本不需要合作,這檔節目,華夏電視臺自己都能搞定,喊上自己合作,那無疑是送功勞給自己。
“那可謝謝李臺長了!”
眾人繼續商議,開始討論如何把唐詩宋詞宣傳開來。
開完會,李億那叫一個舒坦,給王志文打電話。
“老王啊,我剛談成一個合作。”
“啥合作?哎,就是和華夏電視臺共同做一檔節目。”
“什么叫我白日做夢啊!”
“等著,我給你看看合同。”
李億拿起合同,拍了一張給王志文發去。
王志文看到合同,瞬間跳了起來!
華夏電視臺!和這樣的大佬合作?而且大佬分文不取,還要給自己錢?
還要把節目制作單位打上——華夏電視臺和理智傳媒共同制作。
王志文表示要淡定,先給自家飛天傳媒王自在王叔打個電話。
“喂,叔,你們和華夏電視臺合作過嗎?”
“嗨,我說的不是花錢打廣告那種合作,是一起做節目的那種合作。”
“啊?你說和華夏電視臺合作做節目基本上不可能,因為華夏電視臺不需要。”
“嗨,意思是你們沒經驗啊。沒經驗就算了,問了也白問。”
王志文掛了電話,弄的王自在丈二的和尚摸不著腦袋。
自己說的也沒問題啊,華夏電視臺確實不需要合作啊!
李億回到家里,抓緊時間和徐瀟瑩探討藝術,今天一過,恐怕很長時間探討不了藝術了,今天的藝術課題是論JK的必要性。
第二天上午,還是風平浪費的一天,到了晚上七點。
華夏播出一條新聞——在華夏考古協會和華夏詩詞協會的努力下,華夏詩詞的滄海遺珠重見天日。
簡短一分鐘的,是修復這批文物殘篇的畫面。
“華夏十大青年李億,在此次工作中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這對李億來說是重點。對其他人來說不是重點。
重點是華夏新聞聯播之后。
華夏考古協會發布公告——《華夏遺珠——唐詩宋詞重見天日》
并且華夏考古協會在文章結束寫到——華夏考古協會特別感謝李億先生提供的幫助。
華夏詩詞協會發布公告——《唐詩宋詞,璀璨星河不應該被遺忘》
文章末寫道——華夏詩詞協會特別感謝李億先生對詩詞文化不可磨滅的貢獻。
華夏電視臺發布公告——《華夏電視臺將與理智傳媒合作,打造華夏詩詞節目——華夏詩詞寶藏》。
理智傳媒發布公告——《沒錯,我們就是——理智傳媒》。
“已看,請問老李做了什么事,”
“你們只看了新聞,沒看考古協會和詩詞協會最后的感謝嗎。你看了就知道,老李又作妖了。”
“何止是作妖,我姐是詩詞協會的,這件事我給你們說吧,可以進教材的懂吧?”
“我擦,進教材這么牛逼?”
“對了,不止李億進教材,那些詩詞,恐怕進教材的不會少,幸好我畢業了。”
“什么,呸!垃圾老李!虧我偷偷拿手機支持你!你竟然又想讓我背誦全文?”
不過李億也沒空看這些消息了。
在這些新聞開始發布之后,李億開始忙碌起來。
忙什么,那當然是和華夏電視臺做節目!
我是歌手熱度不減,每期播出收視率居高不下,已經成為現象級綜藝,而且參加我是歌手的所有歌手,再次爆火,無與倫比的爆火。
所有歌手的邀約滿的不能在滿。
只是看這些歌手愿不愿意參加而已。
我是歌手第五期錄制完成,所有歌手準備走時,李億出現在了錄制間。
看到李億來,所有歌手都熱情的招呼。
特別是林子華,身為粉絲,見了偶像那必須激動。
“你怎么有空來看我們啊。”
李億十分不好意思對眾人說道。
“實在不好意思,還有事情麻煩各位。如果各位有時間,我們找個地方坐坐。”
這些歌手本就是李億找來的,自然很給李億面子。
找到一處包間。李億開始說正事。
“各位老師是這樣的,我們公司與華夏電視臺正在共同打造一款節目。”
“我想邀請各位老師擔任嘉賓參與錄制。”
“而錄制的內容就是唱歌,華夏詩詞遺珠,將譜曲由各位老師演唱。”
“不知道各位老師愿不愿意。”
李億這么一說,頓時幾位歌手開始震驚,他們自然有渠道,知道華夏電視臺最近的大動作。
華夏電視臺為了這次節目,可謂是不留余地。
甚至動用了3D成像技術,就是要打造一個完美的視覺盛宴。
至于李億說的內容,就更加震撼了。
詩詞遺珠?
那不正是文化界的重大發現嗎!
華夏文化源遠流長,這段歷史重現人間,這是一種榮耀!
想想遺落的詩詞,將由自己口中唱出,被所有人知曉,那是何等殊榮!
沒有人拒絕,即便要參加我是歌手的錄制,只要時間不沖突,好好安排來得及。這種事,沒有人會拒絕!
李億當即和幾位簽署了合同。
然后帶著合同回到了華夏媒體大廈。
“張導,搞定了。歌手這邊我安排完畢了,所有歌曲已經安排妥當。”
李億和張凱安打著招呼,張凱安也沒有閑著,為了此次節目,先前的舞臺可謂是來了一個大升級,甚至搞到了3D成像技術。
并且張凱安和華夏歷史協會、考古協會、詩詞協會相關人員開了無數次會,討論如何把這些詩人的故事展開。
張凱安為了這個節目,發量明顯變少了。
而李億,負責其中一個板塊,如和把詩詞與歌曲結合。
一切在緊鑼密鼓的進行著。
一條一條細節被敲定決定。
終于,《華夏詩詞寶藏》迎來第一次彩排。
彩排完之后,所有人意猶未盡。
在場的工作人員,除了李億、易書禮、張凱安等人,其他人根本知道這些華夏詩詞,從來沒有聽過。
但是聽到之后,只有一個反應——打寒顫。
不是因為冷,是雞皮疙瘩!
究竟是什么樣的詩人才能寫出如此豪邁的篇章!
所有神秘的面紗,將在《華夏詩詞寶藏》開播時,全部揭開!
李億此時吸溜著泡面,張凱安在一旁也端著泡面吸溜。
吸溜之后,張凱安夸獎道。
“嘿,不得不說,魯菜大師泡的泡面,果然與眾不同。”
李億白了張凱安一眼,兩人這些天早就混熟了,知道張凱安在和自己打趣呢。
“嘿,說了忙完了請你吃飯,咋就天天念叨著呢。”
“不念叨不行啊,泡面外賣吃的都快吐了,需要美食來改改口味。”
雖然嘴上說著吃吐了,但是張凱安嘴上還是停下。
“老李,你說,這第一次錄制如何。”
“總體來說,確實震撼,特別是3D成像。但是我覺得有一絲美中不足。”
“美中不足?我當導演這么些年,我可覺得畫面已經達到極致了!”
“不,我不是說畫面,我說的歌。”
“歌?我覺得結合的挺好,怎么就不足了。”
“等我想想,錄制的時候可能就想出來了。”
“行了老李,差不多得了,你這是精神潔癖。”
“不,這是對這些詩詞的尊重。我想它們一出現,就震驚整個華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