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网_好看的小说免费阅读_网文欣阅 - 阅文集团旗下网站

首頁 歷史

大明:我的爺爺是朱元璋

第十章 這仗要接著打

  前排的王公大臣都對朱雄英行禮,他一絲不茍得恭敬回禮。

  見朱雄英彬彬有禮,對老臣尊敬有加,朝臣們都暗中贊嘆。

  朱雄英的回復引得朱元璋眼前一亮。

  好小子,有這份敢打的勇氣,就不愧為我朱元璋的兒孫,合咱心意,朱元璋心想。

  “英兒,休得胡鬧。這等軍國大事,豈是你能隨意諫言。”

  “還不退下!!”

  朱標見朱雄英妄言朝事,呵斥道,是怕他言出有失,第一次亮相就在群臣前墮了威風。

  “嚷什么,再嚇到孩子。”朱元璋瞪了朱標一眼,眼神示意別慌,有自己兜底。

  “英兒,說說你支持打的理由。”

  “是。其實仗打到這份上,我雖然不知道戰事開支的具體情況,但數十萬大軍所需的糧草和餉銀想必是個天文數字。”

  “云貴收復,邊地異族俯首稱臣,說此戰大獲全勝不為過。”

  朱元璋打斷,笑問道:“英兒,你這可不是支持打下去的理由啊?”

  “孫兒的意思是,抱著這種想法是不可取的。”

  “這些異族番邦,對我大明來說就是頑疾。太平時期還好說,有雄勝兵力可威懾;萬一別處起了戰事,云南之兵前去援助,那這些異族必定趁機叛亂,侵蝕我大明疆土。”

  “所以當趁現在兵鋒所盛,一鼓作氣,直接滅掉他們,一勞永逸。”

  朱雄英斬釘截鐵的說道。

  “哈哈哈,雄英啊,你說的有道理。”朱元璋是越看越喜歡這個孫兒,這份氣度和血性像他。

  “可打仗不是靠熱血,咱家也想打下去,打折那些異族番邦的骨氣。”

  “但國庫撐不住了,單單平定云南之戰,就耗費了七百多萬兩銀子,是去年稅收的三成,征發的徭役也是勞民甚多。”

  “就算打下來了,安南和緬甸山高路遠,也不好管理,實為雞肋!”

  他沒有直接否定朱雄英的提議,而是說清其中利弊,幫助朱雄英全面的看待問題。

  朱雄英更是清楚安南和緬甸在此后數百年里將會靡費大明朝無數的國力去平叛和鎮壓。

  他不想等到自己掌權時再去鏟除這塊頑疾,這會拖累他前進的步伐,必須在朱元璋時期就解決這個問題。

  況且以安南等國為跳板,能更快去往美洲,為大明帶回紅薯,土豆等高產作物,迎來人口的爆發,為自己殖民全球打下基礎。

  “皇祖父是擔憂國庫支撐不住。”

  朱雄英撓了撓頭,打仗他不會。可錢糧,徭役,還不好辦嗎?

  搶啊!!!

  這點不得不說大明朝的軍隊和官員還是太仁慈了。

  朱元璋作為抗元第一人,居然沒學到蒙元人打仗的精髓,朱雄英深感可惜。

  又不是中原本土,都是異族番邦啊。沒錢了就去搶,沒徭役就抓,客氣什么。

  可這話不好明說啊!縱兵劫掠,奴役異族,靠以戰養戰的方式打仗,還不震碎這些孔孟之徒的三觀。

  怎么勸說朱元璋把這場仗打下去?

  “皇祖父,你有所不知,安南,緬甸可不是貧瘠之地,其地所種植的稻米,可產三季。”

  “若我大明能擁有此片土地,可解決我朝用糧危機。”

  扔出這個話頭,朱雄英就知道,這場仗是打定了。

  糧食問題,這是將困擾朱元璋一生的難題,由不得他不心動。

  朱元璋呼吸急促,手扶著座椅做勢欲起身,興奮道:“你是說,安南等國,能解決我大明的糧食危機?此言當真!”

  “孫兒豈敢哄騙祖父!您大可詢問朝中知曉的大臣。”

  “你們有誰了解安南的情況,英兒所言可為真?”朱元璋起身下了御階。

  “臣有所知,洪武七年有人貢來安南國稻米,言可產三季。但真正種下去后,卻發現只能產一季,且米黏性極差,故而未上書言奏。”

  大司農張晉出列回復道,他疑惑的看著朱雄英,這位殿下也太博聞了。

  曾經他也為這可產三季的水稻激動過,但最終的結果不如人意。

  “朕知道了。”朱元璋重重落攤手,空歡喜一場。

  看向朱雄英,無力道:“好孫兒有心了,能知曉此說,查閱不少文獻吧!”

  看朱元璋落寞的神情,朱雄英朝大司農一拱手,“敢問司農,您是在哪試種的稻米?”

  “稟圣孫,于京郊農田種植,何出此問?”

  朱雄英繼續追問,“江浙所產稻米比之京畿如何?”

  話音落,司農張晉有如晴天霹靂呆立當場,渾身抖如篩糠。

  隨即跪倒,帶著顫抖的聲音哭喊:“陛下,臣有罪。還請陛下懲治。”

  這一幕看的朱元璋滿頭霧水,但還是先讓張晉起來說話。

  “愛卿這是何故?”

  朱元璋心想,我孫兒雄英也沒咋滴你啊,問兩句話就給弄哭了。

  “陛下,臣辜負了圣恩啊,無顏面君。”

  “還請圣孫代為解釋。”張晉對朱雄英長揖做禮,太子朱標欲言又止,他一向對老臣甚是敬重的。

  大殿上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朱雄英的身上,“各位大臣可知淮北為枳而淮南橘的典故,水稻也是一個道理。”

  “安南之地的氣候適宜種植出三季稻,應天府卻不成。這是地域差異的原因。”

  “安南的稻米到了中原地區,就失去了它的優點。”

  “只有占領了安南國,才會有源源不斷的稻米供給我大明,才能解決我朝缺糧的危機。”

  解釋之余,不忘了引戰。

  “原來如此,你張晉確實該死。”

  “若能早知其中訣竅,我大明子民將少挨多少饑餓!!!”朱元璋近乎咆哮道。

  “皇爺爺息怒,此事不全怪張司農,就算當時您知曉了此事,您還有多余兵力去打安南嗎?”

  朱雄英靠近朱元璋,小聲勸道。

  “那你的意思呢?”

  “罰奉奪職,待滅安南,讓他去管理安南農事。”

  朱元璋點點頭,同意這個建議。

  “謝陛下恕罪。”張晉叩首謝圣恩,轉向又給朱雄英磕了一個,感謝圣孫的救命之恩。

  朱雄英扶他起身,安慰不必如此。

  “安南,糧食,大明百姓。”

  “這仗,朕要打下去,打到安南滅國為止。”

  朱元璋發出了大明最強音,沒人敢質疑他的決定。

  

今天氣哈哈哈

求個收藏和月票!!!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
主站蜘蛛池模板: 舟山市| 望江县| 上饶县| 台东市| 古交市| 五常市| 怀安县| 称多县| 郁南县| 武平县| 卢龙县| 北碚区| 焦作市| 大石桥市| 东港市| 阳江市| 新泰市| 互助| 余庆县| 舒兰市| 华容县| 海兴县| 莲花县| 寿光市| 梅州市| 鄯善县| 余姚市| 广水市| 金昌市| 若羌县| 托克逊县| 潍坊市| 唐河县| 常州市| 盖州市| 肃北| 和田县| 胶南市| 容城县| 罗城| 富裕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