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淮巡鹽衙門座落在揚州運司公廨,衙門不大,但管轄范圍很廣,巡視兩淮,統轄江南,江西,湖廣鹽課,除了巡查鹽業外,也有收集情報之責。
除了沒有實際地方實權,應該說是本朝一等一的肥差。
林家又是蘇州書宦之家,但到林如海這一代已沾不到祖上之光。
所幸他以科舉出身,考中探花。在當下,能被點為探花郎,才華是必備的,而且顏值一定要高。林如海可以說是真正的高富帥。
可這位昔日玉樹臨風把酒,身如驥子無雙的林大人,如今日子過的極為悲慘。
三歲幼子早殤,如今已年近四十就只有一位六歲的幼女,愛妻又在病榻之上,想來時日已是無多。
接到前院送來拜貼一看,居然是榮國府大房賈琪和本城通判呂文丙前來拜訪,只好強打精神,來到前廳接待。
“侄子拜見姑父。”“見過林大人。”
林如海見賈琪和呂文丙二人具是儀表堂堂,氣質儒雅之人,心下不由歡喜。“不必多禮,快進來坐。”林如海臉露笑容,叫喚道:“快上好茶。”
三人坐定后,呂文丙笑道:“下官來此揚州任職,只因庶務繁多,還未前來拜訪,請林大人見諒。”
林如海擺擺手,說道:”文丙莫見外,你是琪哥兒的三舅,一會生二會熟,以后多多來往就是了。”呂文丙點頭稱是。
林如海又對賈琪詢問道:“琪哥兒,你這是何時來的揚州?來此有何事?”
賈琪笑著回道:“侄兒昨日下的船,住在三舅家中。他在揚州樂不思蜀,外公他老人家心中頗為掛念,只是公務繁忙往行不便,家中就我一閑人,這不,就打發我來代為探望。”
說罷,三人哈哈一笑,場面頗為輕快融洽。
林如海見賈琪小小年紀相貌俊雅,應對從容,心中又增了幾分好感,問道:“現在在家讀了哪些書?”
賈琪在科場大老面前,自是不敢胡言亂語,回道:“外公家藏書頗多,前幾年讀了大學中庸,近年來開始讀古文觀止和范曄的后漢書。”
“哦,沒有想到已經學到了如此地步。”林如海大為驚奇,上下打量了一番眼前少年,不過十一二少年,居然如些了得。
當下便考較了起來。二人你說我答,從王充的《衡論》到馬融的《廣成頌》,呂文丙亦是博學之人,偶爾聊于數言,畫龍點睛。
這一聊,就停不下來了,聊到癢處三人拍案叫絕。直至管家提醒用飯了,這場文聊才打住。
林如海近年家逢大難,一直郁郁寡歡,今天難得如此暢快,頗有點意猶未盡之感。
招呼二人上了酒桌,林如海知道賈琪第一次南下,便講起了江南的風土人情,民風雅俗。
賈琪自來此世界就沒有離開過京城,又與后世的情況完全不同,故而對地方上的事情一無所知,加上林如海口才又好,入情入景,妙語連珠,聽得賈琪大呼過癮。
呂家三兄弟,老大雅,老二嚴,這老三就是個皮猴子。
呂文丙原就是活潑好動之人,揚州城已經被他逛了數圈,這時耐不住,也向賈琪介紹了起來。除了瘦西湖的麗人畫坊避而不談,從棲靈寺的水榭觀魚,說到了壽芝園的松柏古樹。文人騷客在其中的留詩放歌,其樂無窮。
這文人裝起雅來,天馬行空,有多虛就有多虛。賈琪要不是偶爾憑借后世幾句奇論怪腔,輾轉翻折,早已跟不上這兩位的節奏了。
最后,林如海借機發泄心中煩悶,呂文丙本性流露,放蕩不羈。
二人一喝多,徹底放飛,口沫橫飛,肆意揮灑,賈琪就只能在一旁淪為倒酒的份了。
三人在前面喝酒論文,卻不知那林家后宅中人卻對這二位新客人好奇連連。
那林黛玉雖只六歲,可家中這幾年不素凈,她心智早慧,難免多愁善感。
平日里父親視她如珍如寶,見她清秀聰明,早早便教她習文斷字。今天按例去她母親處探望,見其母臥睡病床,心中凄苦,流了些眼淚。
剛出院門,就似聽到前院傳來父親的笑聲,不禁大為驚異。忍不住好奇心,就帶著丫鬟雪雁往前走去。
躲在墻角根,透過屏風間隙就見他父親身側坐著一個白衣少年。看著年紀不大,但長相極為俊朗不俗,高挺的鼻梁上一雙星眸閃閃有神。
此時見他與自家父親對答漢書,也是有來有往,有理有據,毫無半份怯意。心下悍然震動,暗想:“此人是誰?居然有如此才華。父親大人可是探花出身,又經宦海數幾十年,所經所歷哪是一少年可比的?當真是奇事。”
正當她內心起伏,不可名狀之際,只覺雪雁輕扯她衣袖,她才回過神來,這于禮不合,往后退去。
前院一場招待云歇雨收,酒足飯飽之后,各自喝了幾口清茶。
林如海對自家內侄極其滿意,說道:“琪哥兒今天就別回去了。在家中多住幾天。現下你姑姑睡下了,不便探望,等晚一些待她醒后,再去給她看看,她心里一直記掛著京城娘家。”
賈琪原本想婉拒,可聽到后面就知道無法拒絕,點頭應道:“好的,難得來揚州,自然跟姑姑好好說說話。”林如海聽后甚喜。
二人送走呂文丙后,林如海就親自帶著賈琪去了客房休息。
賈琪進房后,關上門,就閃身進了空間,一下子就躺在他的小床上閉目養神。暗嘆:“酒雖沒喝,可話說的太多,真是傷神費力。”聞著空間里特有的氣息,沉沉睡去。
卻說林如海回院后,梳洗一番,換了套衣服,先去探視了一番妻子,見她依然沉睡,就輕聲退去。又轉身去了女兒黛玉的小院。
透過打開的軒窗,見自家小女在書桌旁練字,便推門進去。林黛玉見父親走了進來,便迎了上去。
“父親,你怎么來了?”林黛玉上來牽起林海如的手,把他引到椅上,端上了茶。
林如海看見桌上宣紙寫著個“靜”字,字形娟秀,筆勢潤澤。便笑道:“靜者,恬淡,平和。你啊,小小年紀自該歡騰的時候,不該如此心態。”
林黛玉見父親露出久違的笑容,也由衷的感覺開心,問道:“父親,今天有好事?”
林如海笑道:“算是吧,今天咱們家來了個妙人。”
林黛玉睜大了雙眼,奇道:“妙人?如何妙法?”
林如海笑道:“怎么說呢,論長相自是一等一的好。主要是他的才識,四書五經,天文地理,口若懸河,才華橫溢。偶爾說出的一些奇思妙想,咋聽之下,匪夷所思,仔細推敲一番,又覺得有其道理。當真是莫名奇妙的很。”
林黛玉知道父親不是一個拘于俗理的老夫子,否則也不會把她一個大家閨秀當假小子養,處處隨她性子。
“哦?父親既然讓這人住在我家,那是我家親戚?”
林如海點頭笑道:“恩,是你京城外祖母家,大舅父的二公子,賈琪。”
林黛玉心中晃然:“原來如此”,便說道:“原來是他家,賈家名門大族,有出色的子弟也并不奇怪。”
哪知林如海搖了搖頭,說道:“你可不知,你外祖母家是武勛貴族,與國同戚。在文華這方面是一代不如一代,你二舅尚好,其人知書達禮,崇文弄墨。可你大舅,就十足一紈绔性子,斗雞遛鳥,陰晴不定。家里其實并沒有什么出色的弟子。居說你二舅家的寶玉是個詩才天授的人物。這次見到你大舅家的琪哥兒,他竟然也是一塊璞玉。”
林黛玉聽著耳邊的話,心里出現了那個坐廳中皎如玉樹,星光神射的身影。忍不住喃道:“玉在山而草潤,崖生珠而山秀。”
林如海哪知道自家丫頭心思飄在哪方,聽后點頭贊道:“就是這意思,這樣看來,你外祖母家后輩有人,倒是還可以光華一代。”
要是他知道林黛玉的真實想法,估計直接叫賈琪滾蛋,順便幫他把晚上的船票訂好。
林如海說了二句,便起身就走,到門口回頭說道:“晚上吃飯你也一起來見見,都是自家親人,倒也不必忌諱太多,你們表兄妹認識認識。”說完扶簾就走。
林黛玉自小除了上山進香,就沒見過什么男子,現在想想晚上要見那個表哥,只覺心中莫名有些喜意。
卻說賈琪在自家空間熟睡一陣后醒來,只覺神清氣爽。
閃出空間后,打開房門,便見墨菊也已來到了林府,在她房間收拾東西。看她忙綠,也沒有打擾就走了出來,在林家府中隨意看看。
林家其實是鹽政衙門后院,只是占地挺闊。一水的江南水鄉風格,黑底白墻。跟北方混元大氣不同,南方的房屋都透著股曲幽細婉之意。
走出幾步,便見一個小院,院墻邊種著幾排翠竹,細細的白石鋪在墻根。院門上居然有一小匾,上面書著“雨讀”二字。
“有意思,聽雨讀書,讀書聽雨。”賈琪品著二字,越品越有味道,只覺得這二字與這小院風雅共存。
他在匾下獨自沉思,神游天際,卻不想雪雁已叫來了林黛玉,說道:“小姐你看,這個書生好生奇怪,看著那塊匾發呆。說著什么讀書,什么聽雨?”
林黛玉見此情景哪不知道這個表哥估計是呆悟了。想想反正他住在家里,以后也會碰見,索性出去見見也無妨。
“這是想到哪兒了?”她走近門口便脆生生的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