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住宿學校】
轉學,最令人頭疼的地方便是:你不是順其自然同其他學生一起開學,而是中途插人他們的生活中。
在他們習慣沒有我的生活時突然闖入個我,他們的記憶中從此也多了個我,這人生路上從此多了個同行的人,當我們手拉手一起走向其中一里程碑時,便是她們容納了我。
曾經我一度以為,我在大多數人心中一定是個過客……
而轉學這個過程不管有多少次,對于我都像第一次,只因每次都有新的故事。
第一次轉學是小學四年級那年,那年我轉入新建的小學,不堪回首的往事不想再提,只遙記母親第一次來看我時送我一盒餅干,她臨走時我忍著淚,那一刻,我看到了與我一樣忍著淚的小伙伴。
那是一個不能再小的教學樓,一年級只有一個班,當時我們班只有十五人。那小學和幼兒園連著,騰出一間幼兒園的教室作為我們宿舍,一開始住很小的里房,床是幼兒園兒童的床,很窄小。教室是第二學期才騰出來住人的,搬床位的那天,宿舍漆味很重,我們捂著鼻子忙里忙外,狼狽不堪。
依舊是提大水桶給宿舍孩子打洗臉水,到時一人一瓢熱水和著涼水洗,暖氣是水暖,不容易干燥,但也不是很暖和,我們經常在那窄小的床上縮成一團,天亮后賴在被窩不想起來,但終于還是隨著隔壁中學那沉重的鈴聲醒來。我們學校的鈴聲響的有點晚,所以我們必須提前起來,因為萬一遲到就代表天翻地覆一發不可收拾,后果不堪設想。
不過后來,那中學的鈴聲還是換掉了,換成了快節奏的歡快曲子,我們也不至于那么神經繃緊了。不過,早在那個時候,我就是最愛遲到的一個了。
教學樓的一樓提供者大電視,有時晚自習我們回去集體看電視,最后都到了移至幼兒園教室看電視的地步,那時我們看得不亦樂乎,連保育員阿姨都盡量給我們多爭取些看電視的時間。那時我們有說有笑一起看同一個電視,很有氣氛,看累了隨時可以去睡,里屋就是宿舍,那經歷在我接下來的人生中不會再有第二次,其實人生很多事本就是如此,也正因如此,才深深地印在腦海里,令人難忘,令人懷念。
至今猶記,開學那天第一次在學校吃飯,第一次偷偷倒飯,第一次和一群人在僅有的兩個龍頭上搶著洗碗,第一次扭扭捏捏進校長房打電話,還是為了領吃一包糖中獎的糖!(當時忘了領獎,便打電話讓爸爸拿中獎的那卡片去換一包糖==對,一包糖!)第一次知道校長奶奶是個慈祥親切的人……
【搬學校】
五年級那年冬天,新學校建好了,我們便集體拿上笤帚、簸箕、垃圾桶卻搞大清掃,那天新教室還未供上暖氣,很冷。其實即便之后有了暖氣也還是很冷,教室始終無法像以前那小教室般暖和。打掃完回來的路上,只覺陽光明媚,一路景致不錯,寒風雖凜冽,飄來的空氣卻也很清新。
給我印象最深的,便是那牛頭形的公寓樓、那種菜種葫蘆的小壇(那時覺得葫蘆萌萌噠,其他人壓根沒興趣,然而面對一大堆葫蘆我始終沒勇氣摘一個,晚上去洗腳,夜里去上大廁所,都沒膽量摘)、那多出的商店(最容許學生暫時欠賬的地方!)和變得寬廣幾倍的操場。
不久我們便抱著被褥枕頭不遠數百米地搬了進去,那時不像現在這樣感傷搬遷,看慣了教學樓和宿舍樓從拂曉到深夜的景,便漸漸覺得那里還是挺不錯的。
雖說那里是我去的第一個建在墳上的學校,當然,聽聞這其中是有講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