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章 擠兌
“說到底還是我那女兒命苦,生了孩子卻沒有能夠帶大……讓自家閨女白白受了這無端的委屈。”
沈老夫人一邊說著一邊四處看著,明眼人都知道老太太說的這句話是在指誰了。
“我覺得母親你也不用這么說吧,我們大家哪個人是對蕭鳳儀不好?哪個人又敢對蕭鳳儀不好呢?”
沈氏到這句話之后,氣得臉紅脖子粗的感覺自己好像受了什么很大的委屈一樣。
“這里面誰又知道呢?可憐我這外孫女從小沒了媽媽過著寄人籬下的日子。我這外祖母呀,也是護不過來了。”
沈老太太這句話就更加明顯的意有所指了,在場的所有人都明白這句話到底是什么意思?很明顯就是說這表面上的繼母遠遠沒有親生母親來的體貼溫暖。
“是不是親生母親做的事情一眼就能看出?對自己家的孩子跟旁人家的孩子到底是不一樣的這個細心程度呀,就連我這個老眼昏花的老婆子都能看得出來。”
“母親,你說這句話之后叫人多心寒呀我向來對待蕭鳳儀都是當作自己親生孩子一樣的而且清音有的蕭鳳儀那樣是沒有的,只會更多好嗎?我從來沒有虧待過蕭鳳儀一點一滴不知道母親這些話是從哪里得來的。”
沈氏覺得自己十分的委屈,明明就不是自己的女兒,自己稍微有點偏心,這難道不是情理之中嗎?這老太太還想著讓自己一碗水端平,或者是更偏向她那外甥女。
這很明顯就是不可能的呀,而且自己也是做不到看著自己的女兒受委屈的。
“你說這句話難道是在苛責我嗎?還是說你覺得我說的話不對是在冤枉了你了我這老婆子一把年紀了,雖然說老眼昏花的,但是心里面跟明鏡似的,誰做的什么事情,我真的是一清二楚。”
沈氏聽到這句話之后更加生氣了,非常想要反駁,但是被自己的女兒攔住了。
不明白為什么女兒要攔著自己明顯這件事情自己就是受冤枉的,而且在這么多人的面前讓自己下不來臺自己這臉面從今以后往哪擱呀?
“母親,不可!”
蕭清音看著自家母親很生氣的樣子,立馬搖了搖頭用手抓住了母親的衣袖,就怕母親到時候做出一些出格的事情讓人口舌,到時候沒有的事情也變成了有的事情,更加讓人說不清楚了。
本來還想說些什么,但是看到女兒極力的挽留自己還是就此做作罷。
這頓飯吃了大家心里面都跟明鏡似的自然明白老太太為什么生氣還不是因為偏向蕭鳳儀嗎?
在這個院子當中,誰能比得過她那個外甥女呢?
大家就這樣沒滋味的把這頓飯給吃完之后就散了。
楊氏倒是一個聰明人,雖然什么話都沒有說,但是幾乎已經明白了里面的一些暗流涌動也知道老太太心里面是哪里不高興了……
所以當時也沒有再說什么,只是心里面一直在打著算盤思考怎樣去把這件事情讓自己妥善解決掉,讓老太太對自己也是有個好印象嘞。
老太太護著蕭鳳儀護得跟眼珠子似的,所以說要想得到老太太的歡心,那就要從關鍵的地方下手也就是說要和蕭鳳儀搞好關系這樣子的話,老太太肯定是會對她們這一方有所青睞的。
“待會你吃完飯之后就趕緊去找蕭鳳儀找蕭鳳儀聊聊天,放松一下心情問問有什么不開心的地方可以和你說的分享一下,兩個人之間關系靠近一點,嘴巴甜一點。”
楊氏吃完飯之后,立馬拉著自己的女兒開始交代吩咐一些事情,想著利用自己的女兒去討好蕭鳳儀和蕭鳳儀結交一下……
但是沈惠雪哪知道自己母親的心思呀,本來一天到晚就知道貪玩,突然母親讓自己去做這件事情,那肯定是有所指。
“母親為什么要讓我去結交蕭鳳儀呀?我們兩個人本來就不熟的呀,要是讓我直接插過去講話的話肯定我會尷尬死的,而且我跟她也是合不來的,不知道怎么樣與這樣子的人交流。”
看到女兒做都沒有做,就直接拒絕了,自己的臉色非常難看,不過女兒也是個懂事的看到母親的臉色變了之后立馬就轉移了話術決定去結交蕭鳳儀了。
“好的母親,你先不要生氣,我現在馬上過去,然后順便找丫鬟打探一下,到底是什么樣的情況,讓老太太如此生氣,到時候回來跟母親您如實匯報。”
楊氏聽到這句話之后才滿意地點了點頭,覺得自己的女兒雖然說天真活潑了些,但也不至于什么東西都不懂。
“鳳儀姐姐今天老太太生這么大的氣到底是因為什么呀?到底是下邊的人不懂事?做錯了什么?要苛責嗎?”
蕭鳳儀看到來的人皺了一下眉頭自己好像跟這個人一點都不熟吧為什么莫名其妙就貼上來了而且還這么突然要是沒點什么東西自己都不相信。
而且看到沈惠雪這個樣子,就不像是自己會過來的,一定是受到了楊氏的安排。
“能有什么事情呀?不過是下面的人不懂事、犯了一些小錯誤而已,正好祖母最近心情不太好,所以說這不就撞槍口上了嗎?導致了一下子就遷怒到別人身上了其實沒有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不要太擔心。”
沈惠雪聽到蕭鳳儀就這樣子搪塞過去了,心里面有些著急,本來自己就帶著任務過來的,要是什么都沒有打聽到的話,母親回去一定會責怪自己的。
“原來是這個樣子呀,我就說老太太為什么突然這么生氣在飯桌上面就有點陰陽怪氣的,我差點連飯都吃不下去還真的是有點嚇人了。”
蕭鳳儀聽到這句話之后就想笑了,你可能是真的連飯都吃不下去你母親的話估計是在想著如何打探到這件事情的真實情況吧,所以才把你叫過來。
“倒也不用如此緊張的一點點小事情而已,趕緊回去吧,沒有什么大問題。”